鄭彬
摘 要:“工匠”精神日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是職業院校不可推卸的責任?!肮そ场本裰挥锌繉嵺`才能培養出來,實訓課是職業院校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實訓教學中,不能只是單純關注產品是否完成,重要的是產品制作過程是否精益求精,具體為操作嚴謹規范、工藝符合要求、注重細節、提高用戶體驗等。只有教師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工匠”精神。
關鍵詞:“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嚴謹規范;細節
隨著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進行轉變,“工匠”精神成為制約我國制造產業升級的一個短板。近年來,培養“工匠”精神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整個社會的重視,職業院校作為我國產業工人最重要的培訓基地,擔負著為我國制造產業升級提高優秀技術工人的重任,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成為職業院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是一種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精神內涵包括:
(一)規范嚴謹
操作規范嚴謹,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投機取巧。正是憑著這種工作態度,“德國制造”成為全世界高品質產品的代名詞。
(二)精益求精
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哪怕只是0.01%的細節也絕不放過。憑著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瑞士人把鐘表當成藝術品來做,不斷追求完美,終于使瑞士鐘表成為世界高端和奢侈品牌的代表。
(三)以人為本,不斷完善產品
以人為本,永遠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蘋果手機以用戶體驗為最終目的,對產品不斷完善,以只占不到20%的市場份額卻賺取了超過80%的市場盈利。
二、職業院校是我國培養“工匠”精神的起跑線
“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職業院校作為我國產業工人重要的培訓基地,在整個培訓鏈條中處于“起跑線”的位置。只要學生具備了這種“工匠”精神,即使技能沒有練好,將來進入企業后,在更為完善的工作環境下,其技能也會很快提升,成為一個高級技術工人的概率也更大。
三、實訓教學是職業院校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
“工匠”精神是一種意識,它的培養靠說教是不行的,必須在實踐操作中一點一滴、長年累月地培養與積累。因此,在職業院校中,實訓課就是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
利用實訓課培養“工匠”精神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在職業院校教學中,由于條件所限,學生制作的產品通常不會達到很高的品質,這時我們要將注意力從最后的產品轉移到制作產品的過程中,對制作的過程精雕細琢,在制作的過程中對學生潛移默化“工匠”精神。
四、實訓產品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產品制作的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以制冷專業的“分體式空調的組裝與調試”來進行闡述。
(一)操作規范
操作規范嚴謹,嚴格遵守工藝要求,不投機取巧是“工匠”精神的基礎。實訓教學中的很多制作產品只是短時間保存,即使其工藝不符合要求,往往也能夠運行,這樣就容易忽略其工藝是否規范。因此,我們應將關注重點放在學生操作是否規范、是否符合工藝要求??照{組裝中的電氣系統部分,主要內容就是線路連接,雖然簡單,但也有嚴格的工藝要求。其中,導線對接時,本設備要求采用對頭繞接方式。采用這種連接方法,焊接點較小,利于套上絕緣管,既可靠又美觀。實際組裝中,很多學生為了加快速度,往往習慣采用并排繞接方式,這種方式焊點過大,絕緣管不容易套上,長時間運行也不夠可靠。但是,這種連接方式短時間內并不影響使用,因此容易被忽視,長此以往會給學生造成一個錯覺:線路連接只要連上能用就行,不需要什么工藝規范。
(二)精益求精,注重細節
“工匠”精神的一個主要內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在空調的電氣連接中,當連接完成后,為了美觀,通常要用扎帶將導線固定在線槽內,這里就有一個細節:固定后的扎帶多余長度要剪掉,首先美觀,其次過長的扎帶容易傷到人的手。盡管每次實訓前都強調這個問題,但還是有很多同學忘掉。為什么?原因主要有下面兩點:一是學生平時普遍不太重視細節的處理;二是學生缺乏為他人著想的意識。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盡量每次上課都要強調,每次實訓都要檢查點評。教師對做得好的學生一定要表揚,對他是一種鼓勵,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鞭策。
(三)增強以人為本意識
以人為本、提高用戶體驗是一個產品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保證,也是企業員工“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在空調的電氣系統組裝中,有這樣一個要求:在導線兩端加號碼管,兩個號碼管上的數字方向一致,且便于識讀。這個要求是方便維修人員的,屬于提高用戶體驗。在實訓中,大部分同學都能記住套號碼管,但是數字方向一致且便于識讀就往往顧不上了。當教師向學生提醒這個問題時,學生往往不以為然:號碼管已經套上了,維修人員也能讀出來,這樣就行了。殊不知,高品質電氣系統組裝中的號碼管,不僅能讓維修人員讀出數字,還要讀得方便,這就是一件產品中0.01%的細節,具有“工匠”精神的操作人員是絕不應該放過的。
(四)整齊美觀
只有把產品當作藝術品來做,才能做出高品質的產品,塑造出國際知名品牌,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實訓產品的具體情況,做到產品外形和布局整齊美觀,培養將產品當作藝術品來做的意識。
五、教師是利用實訓課培養“工匠”精神的關鍵
利用實訓課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除了要有上述的方法和設計,最重要的還是具體措施的執行,這樣教師就成為實訓課培養“工匠”精神最關鍵的因素。
首先,教師要真正認識到“工匠”精神對我國制造業升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職業院校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次,教師要對實訓教學進行針對性強同時切實可行的設計,凡是能體現“工匠”精神的教學點都要充分挖掘、精雕細琢,并在實訓過程中嚴格要求、反復強調;最后,“工匠”精神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教師要愛崗敬業、持之以恒,只要我們堅持利用實訓教學進行培養,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一定能逐漸形成這樣的意識。簡單一句話,要想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教師必須首先具有“工匠”精神。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工匠”精神正是這兩句話在制造領域內的具體體現。職業院校作為我國重要的產業工人培養基地,只要我們認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教學過程中所有可利用的環節,精心設計,嚴格執行,就一定能完成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