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趙 玥
視點
找準核心優勢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九江石化公司黨委書記王彪
○ 文/本刊記者 趙 玥
在規范市場秩序的前提下,找準核心優勢是企業的重要殺手锏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煉化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九江石化公司黨委書記王彪認為,在規范市場秩序的前提下,找準核心優勢是企業的重要殺手锏。作為中國石化4家智能工廠試點企業之一,九江石化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煉油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支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中國石油石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最近一兩年備受關注的關鍵詞。能否介紹一下作為石化行業龍頭企業,九江石化有哪些改革經驗,優勢在于什么?
王彪:作為長江沿線的中等規模煉油企業,我們積極落實中國石化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各項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效益目標。我們的兩大核心競爭優勢一是“綠色低碳”、二是“智能工廠”。
2016年,九江石化原油加工量接連邁上600萬噸、700萬噸兩個臺階,累計加工原油725.01萬噸,實現利潤19.15億元,創投產36年以來最好成績,賬面利潤、噸原油利潤繼續位列沿江同類型煉化企業首位,成為江西省第一納稅大戶。
中國石油石化:現在國家對環保的要求一再提高,九江石化是怎樣把“綠色低碳”作為企業優勢的?
王彪:“綠色低碳”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2016年,九江石化外排廢水達標率100%,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31.7%,總量減排獲得江西省環保專項補助資金81萬元,實現了生產發展增產減污、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的目標。
此外,污泥干化裝置作為中國石化首個合同環境管理示范項目實現開車一次成功。干化污泥送CFB鍋爐摻燒,每年節約危廢處理費用近千萬元,作為重點示范技術在行業推廣。
2016年是國家優惠政策出臺的密集期,減輕企業負擔、引領創新驅動、保護改善環境是聚焦點。九江石化通過抓住并落實了一批優環境、降成本的企業減負政策,減負增效1922萬元。全年圍繞14項重點費用制定178項降本減費措施,實現降本增效超1億元。
中國石油石化:去年九江石化創下投產36年以來最好成績,是怎樣優化運行降本增效的?
王彪:九江石化首先做大總量,優化運行,實現了增產增效。
面對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白熱化,九江石化在保障裝置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提升產品價值增量,搶占市場先機,優化裝置運行,增產增銷高價值產品,做大加工總量。2017年新年開局,九江石化緊盯效益,狠抓全流程一體化優化和高價值產品推量拓銷,1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6.10萬噸,利潤同比翻番。
我們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經營。作為煉油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內容,九江石化通過優化原油采購、加工方案、公用工程,實施動態評價、優化評價提質增效;堅持全產全銷的銷售策略、比質競價的采購策略、適度靈活的庫存策略助推增效,全年共銷售高標號汽油72.47萬噸,同比增長20%,銷量繼續保持沿江煉廠第一,銷售車用柴油(含軍用柴油)211.56萬噸,同比增長102%。同時,為適應國五油品質量升級要求而實施“兩改一建”項目,在提前完成成品油質量升級任務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企業贏利空間。
九江石化開展了降本減費工作,嚴控成本費用。將影響成本效益的噸油邊際效益同口徑增加值、產品出廠均衡性、裝置操作平穩率等納入考核內容,通過優化原料成本、原料油競價采購、降低汽油成本等措施,大大降低經營成本;加強物資需求計劃準確率和積壓物資責任追究管理,從源頭控制物資采購規模,推進工程余料、積壓物資處置利用。

中國石油石化:“智能工廠”是九江石化的另一個核心優勢。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進展?
王彪:推動智能工廠建設也是我們打造競爭優勢的一個重點。
通過5年多的努力,我們探索出了一條石化流程型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之路,實現了生產環境互聯化、生產運行智能化、生產管理協同化、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敏捷化,初步打造了一個集綠色、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于一體的石化智能工廠,每年為企業增效3億元以上。
“十二五”期間,九江石化加工噸原油邊際效益、加工噸原油賬面利潤從沿江煉化企業墊底一躍為沿江首位,并實現1997年以來首次歷史性扭虧為盈。累計加工原油2485.41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73.54 億元,累計上繳稅費291.62億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2015年7月,公司入選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并通過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
2016年,九江石化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啟動實施“深化應用、固化標準、打造升級版”新“三步走”路線圖,一年來,完成《九江石化“十三五”信息化規劃暨智能工廠升級版方案》的編制工作,企業級智能工廠標準規范體系正式出臺,構建了面向石化流程型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的“產學研用”聯盟,建成投用企業級全場景覆蓋、海量數據實時動態交互,集實時泛在感知、工藝及設備管理、HSE管理、機理模型、大數據分析等深化應用于一體的數字化煉廠。
中國石油石化:科技創新是政府及行業當前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在增效方面,九江石化是怎樣做的?
王彪:“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煉油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支撐”,是中國石化對煉油企業的要求。2016年,九江石化圍繞提質增效,推進從原油到裝置操作參數的一體化協同優化,全年優化測算單裝置案例452個、全流程優化案例168個,累計輕質油收率81.78%,同比增加3.61個百分點;高價值產品收率88.55%,同比增加3.18個百分點;綜合商品率提高至94.28%,同比增加1.14個百分點。
同時,九江石化設立陳丙珍院士工作站和錢鋒院士工作站,建立石化智能工廠“產學研用”聯盟創新機制;與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煉油生產過程全局優化運行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為了實現從原油到操作參數的一體化智能協同優化,打造國內首家煉油全流程一體化優化平臺,2016年底,我們召開了“十三五”APC項目開工啟動會,計劃借助石化盈科和浙江中控的技術支持,在未來2至3年內,對所有主裝置實施APC,實現從原油到操作參數的一體化智能協同優化。這將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全平穩運行和質量效益。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