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天心
東晉的一個冬天,大雪紛飛,名士謝安把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談詩論文。見窗外大雪紛紛揚揚,于是,他問子侄們:“這大雪像什么呢?”侄子說:“就像在空中撒鹽。”八歲侄女謝道韞卻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意思是:不如比作被風吹起的輕盈柳絮。眾人大贊。
寬松的家庭氛圍,沒有養成謝道韞的嬌縱和任性,她為人寬厚,氣度更是卓然飄逸。長大后,她嫁給了王凝之,做了“書圣”王羲之的二兒媳婦。《晉書》記載她上敬公婆,下護小叔,嫻雅端莊,贏得了王家人的一致好評。
同為書法家的王獻之和王徽之,都是謝道韞的小叔子。王獻之好清談,常邀友人一塊兒喝酒、聊詩詞,或者開辯論會。
有一次,王獻之組織了幾個文友在家里喝茶辯論,口才不敵,漸落下風。謝道韞正好從前廳經過,見王獻之處于下風,便派人遞過去一張紙條,上書:“愿為小叔解圍!”
王獻之馬上命人在廳里掛起紗帳。謝道韞在紗帳后面坐定,根據王獻之剛才所說的觀點引經據典,談笑應對。只一炷香的工夫,堂下眾人已經啞口無言。
從此,謝道韞才名天下傳,時人評價她“有如‘竹林七賢一般瀟灑的名士氣度”。王家人也對她更加敬重和喜愛。
可是,她并不喜歡王凝之。成親不久,謝道韞回娘家去,不太開心的樣子。叔叔謝安問:“回娘家了怎么還不高興呢?”謝道韞回答:“你看咱們謝家的男人,從叔父您到我的兄弟們,都是才華橫溢的名士。可沒想到,在王家會有王凝之這么一個平庸的人。這樣一個人做我的夫婿,我怎么能開心?”
謝道韞郁悶不樂,王凝之也并不容易。他出身于最好的家庭,有最出名的老爹,又娶了有才華的女子做老婆,卻并不是最幸福的人。自然,謝道韞也不是。
晉末,孫恩、盧循起義,任會稽內史,手握軍政大權的王凝之不備戰不迎敵,而是天天閉門祈禱。謝道韞只好招募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孫恩的士兵們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的后果是,他們殺了王凝之和他的孩子們!
謝道韞傷心欲絕,她穿上盔甲,拿著把刀就沖了出去,連殺數名反兵,終是寡不敵眾,連同幼小的外孫孫濤,都成了孫恩的俘虜。
看到對著孩子都要操起屠刀的孫恩,謝道韞慷慨陳詞,痛斥叛軍無道,讓他們不要亂殺無辜,并自愿請死。孫恩對大名鼎鼎的謝道韞早有耳聞,也敬佩她膽識、文采和謀略,將她送回會稽家中。
此時的謝道韞已經過了知命之年。外人只知道她是一個名滿天下的才女,誰知道她晚年喪夫失子的痛苦?
因為仰慕她的才華,日日有人登門門求教。謝道韞索性在堂上設素色帳簾,每天端坐帳簾后面傳道、授業、解惑、做起了會稽年輕一輩的老師。
因為開館授業,謝道韞晚年成了會稽頗受尊敬的人。她一生率性而為,卻也懂得妥協,天資聰穎,卻不驕縱,用修養學問和氣度風格化解世俗的悲歡。她不但被男人尊敬,也是女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