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的滲漏現象,建筑防水的專業人士勘查后就能知道大概是哪里出問題了。比如下雨的時候窗戶漏水,可能是窗戶防水體系出了問題;比如衛生間頂面墻角有陰濕,則可能是樓上衛生間防水層出了問題。但是對于墻面發霉,尤其是根本接觸不到水的墻體發霉,就連很多專業人員也會犯難,往往治而不愈,一年修一次。這到底是為什么?
家住北京大紅門某小區的王先生就遇到了上面的問題。一到通暖的時候,墻面就發霉嚴重,連續幾年請人進行防水處理都不管用,每到冬季,墻上的霉點仍如期而至。2016年3月,王先生找到了筆者公司,技術人員上門勘查后,對王先生說:“發霉的這面墻體只做防水處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應該先做防潮,再在室內做保溫,方可保證每到冬天這面墻不再發霉。”
王先生很好奇,仔細問了原因才明白,原來這面墻的另一側是樓梯間,冬天室內通暖后,室內外溫差較大,墻的內表面會形成冷凝水(也稱結露),墻面長期潮濕就會引起發霉。對于這種情況,如果只在室內做防水,防水層只能阻擋外界水進入室內,但不能治理因墻體表面冷凝水而導致的發霉問題。如果在室內做了保溫,阻斷外界冷空氣進入室內,墻體表面溫度與室內溫度就不會相差太大,墻面也就不會再產生冷凝水,出現發霉。
施工過程簡述如下。
1、進場施工前鋪設保護膜,對現場進行軟保護。鏟除發霉墻面膩子層、原防水層至結構面,并在此范圍做防潮、保溫處理;鏟除發霉墻體相鄰的頂面及立面墻體300mm至結構面,該范圍做防潮處理。鏟除過程中涉及石膏線與踢腳線的拆除,后期將予以恢復。防水工人在鏟除過程中發現,前一次維修的做法是直接在原膩子層上刷防水涂料,防水層一揭就掉,背面還粘掉一層膩子。這種直接在膩子層上做防水的方法不可取。
2、墻面鏟除完畢,對基層進行局部修補,確保基層平整、干凈,涂刷防水灰漿至1.5mm厚。涂刷時遵循薄涂多遍的原則,待上一遍涂膜完全干燥后再進行下一遍涂膜的涂刷。
3、防水涂膜完全干燥后,用砂漿粘結劑粘貼保溫板,掛網并用抗裂砂漿做保護,然后恢復石膏線與踢腳線,再恢復膩子層、乳膠漆。
2016年冬季通暖一段時間后,客服人員對王先生做了電話回訪,王先生高興地說:“墻面真的沒有再發霉,室內環境比往年好多了!”今后遇到王先生家的這種情況,您學會了嗎,就用這招!
(供稿 張爽,東方雨虹民用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