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房屋建筑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行為,不斷提高廣西住宅工程質量水平及住宅工程質量滿意度,廣西自治區住建廳組織起草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投訴處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并于4月26日開始對外征求意見。
該《征求意見稿》提出,廣西行政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各類房屋建筑竣工工程,在質量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圍內,因施工質量缺陷而產生的質量投訴處理,適用本規定。比如市民投訴較多的住宅墻面開裂、天花板滲水等問題。
建設單位為投訴處理的第一責任單位。《征求意見稿》要求,建設單位從接到投訴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組織對質量缺陷進行分析,提出處理方案和處理時限,并組織施工單位按方案實施。也就是說,市民如果在竣工保修期內發現房屋建筑工程存在施工質量缺陷,首先可向工程建設單位或房屋建筑工程保修責任單位提出保修要求,協商處理。如果保修責任單位推諉“踢皮球”,不按規定履行保修責任,投訴人可再向工程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其依法委托的機構投訴。
要確定房屋存在的質量問題,首先要進行檢測和鑒定,由此產生的費用誰來承擔?《征求意見稿》提出,由建設單位(保修責任單位)先行墊付,最終由施工質量缺陷直接責任單位承擔。如在設計單位提出的檢測、鑒定范圍之外,投訴人認為需檢測和鑒定的,若確實存在質量問題,費用由責任單位相應承擔;若無質量問題,相關費用由投訴人承擔。(摘編自南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