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祖文
劉信章,廣西欽州市欽南區那麗鎮土地田村(以下簡稱“土地田村”)黨總支部書記,自1991年7月當選村支書至今20多年來,認真按照黨中央“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不等不靠,通過“通、領、帶、幫”,使土地田村的各項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通”
土地田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南北二級公路穿境而過、依山傍海,農產品及海資源豐富。為了更好地發展本村經濟,讓農戶“心通”、村中“路通”,劉信章組織黨員干部身先士卒,集資10多萬元,積極投工投勞,并向上級交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70多萬元,建了一條長7公里、寬8米的村級道路(新村至大坪埇路基),這條路關系1600多人的出行及5000畝蝦塘、11000噸甘蔗、8000畝速生桉的運輸,此路的修建為土地田村經濟發展騰飛奠定了基礎。同時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利用“一事一議”“BT”海防路修建、人飲工程、電網改裝等項目修建村級硬底化道路19公里、灌渠3000米、村級自來水廠1座。在南北高鐵征地拆遷中,針對部分群眾對政策不了解,不配合拆遷工作的問題,他走家串戶做思想工作,宣傳法律法規和高鐵通車的重大意義。動員涉及被征地黨員戶帶頭先簽征地協議書,同時以黨員和村民之間的親情鄰里關系為突破口,順利完成了南北高鐵項目土地田段的征地拆遷任務,確保高鐵的順利施工。幾年來共為村民調解各種民事糾紛52件。
“領”
作為致富領頭雁,劉信章通過自己先行試種甘蔗、辣椒,取得成功后,在全村大力推廣甘蔗、辣椒種植,并爭取歐亞糖廠扶持和惠農政策,請專家到村頭田邊向蔗農傳授科學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逐步推廣甘蔗新品種,大大提高產量和質量。目前,他本人種植甘蔗85畝、辣椒30畝。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甘蔗種植面積達到6700畝,種植辣椒1500畝。
“帶”
劉信章以該村“黨群服務中心”為載體,爭取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支持,開設電腦計算機操作、家電維修、電工、摩托車培訓等技能培訓專業班,并組織廣大農村黨員、群眾參加免費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就業技能,擴大就業門路,促進群眾增收。近年來,一共舉辦各類培訓16期,培訓學員500多人次,其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310人。在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大學的大力支持下,組織開辦農廣校中專班。開設種植、養殖兩個專業班,累計參加人員156人。通過土地田對蝦養殖協會,向中國農業銀行欽州分行以擔保聯保方式進行貸款,解決46戶養殖戶資金困難問題,貸款金額250萬元。利用海灘圍養對蝦4500畝、吊養大蠔600畝,年產值1200萬元。還帶動了養豬、養雞、養鴨、養魚專業戶47戶。
“幫”
劉信章組織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發動全體村干部黨員主動“認親”,分別與群眾結“對子”、為群眾換“腦子”、帶群眾闖“路子”、促群眾掙“票子”,為他們提供生產資金、信息、技術服務,幫助窮困群眾致富。現全村結成幫扶對子55對,劉信章結對3戶貧困戶。
在劉信章的帶領下,土地田村從20年前的集體經濟空白村到現在收入達27萬元的“富裕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通過帶領村民自發建起土地田新村,現已建成樓房307棟,入住農戶300戶,常住人口2000多人,建設有農貿市場、自來水廠、邊防派出所、村級衛生所、小學、銀行、文化體育中心、農家書屋、計劃生育服務站、路燈、天網、數字化電視等設施,排污管道、自來水廠、新村街道、農貿市場日趨完善。實現街道美化、綠化、亮化,土地田村新農村建設正逐步向集鎮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