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軍
乘公交車,車子已經慢慢起步,卻有一個人心急火燎地趕過來,司機本打算停車等等他,但是,那人看到車已起步,于是停下追趕的腳步,司機見他放棄了,也只好發動車子奔馳而去了。
趕車的經歷啟示我們,很多時候不妨再堅持一下,就能達成所愿。
我有一個文友,喜歡文學,在學生時代就有詩歌發表,可以說是很有天分的。這位文友最初是寫散文隨筆的,在散文隨筆遇到低谷,發表困難的時候,他開始學寫小小說,堅持一陣子,也小有發表,這時候網絡小說又開始興起,這位文友又放棄小小說,開始創作網絡小說。幾個月后,一次酒局上,這位文友感嘆,網絡小說實在是無趣,且不說每天的更新就像有人拿鞭子趕你,網絡小說大多是情節雷同,胡編亂造,而且賺錢不易,文友感慨網絡小說的路子實在不適合他。在這之后他又開始做論文代筆,最近又聽說在搞文學微信公眾號。
我是很替他惋惜的,我想,以他的天分,如果在散文隨筆領域多堅持2年,一定會迎來散文隨筆的發表春天,定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說到堅持,讓我想起了一個成功的案例。
上世紀九十年代,英國有個叫布羅迪的教師,在整理自家閣樓時,他發現了一疊練習冊,那是他當年給學生布置的作文,題目是:未來我是……
布羅迪本以為這些東西在二戰德軍空襲倫敦時被炸飛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家閣樓上,并且一躺就是五十年。
布羅迪決定將這些作文重新發到當年的學生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一年后,僅剩一個叫戴維的孩子的作文還沒有發出去,就在布羅迪準備將這個本子贈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布倫克特信中寫到,那個叫戴維的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兒時的夢想一直在我的腦子里,我沒有一天放棄過,五十年過去了,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后來發表在《太陽報》上,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布倫克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如果把三歲時的愿望保持五十年,那么他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人生有時就是去趕一趟即將啟程的公交車,只要再堅持一下,你就會登上人生的公交車,看到美麗的風景,迎來事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