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敏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護理標識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采用護理標識管理前和采用護理標識管理后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資料,并依據管理前后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比較分析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15%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36.7%(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5%(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安全管理中應用護理標識管理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而且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護理標識;精神分裂癥;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1..01
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存在較強的抵觸心理,治療依從性較差,容易出現危險事件[1]。為了盡量避免難以預料的危險事件,在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標識管理十分必要。本次探究分析護理標識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依據護理標識管理前后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在46~75歲之間,平均年齡(62.75±7.44)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6±3.17)年。對照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在47~74歲之間,平均年齡(63.73±3.45)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83±2.94)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及安全管理,包括常規護理標識,如腕帶標識性別、姓名、年齡、住院號、診斷結果、顏色區分等信息[2]。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期間應用護理標識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由主管醫師、護士長組成安全管理小組。管理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護理標識的實施方案、評估實施后各項指標變化、安排護理人員的培訓計劃、定期開展討論活動,針對在護理過程中發現的不足進行及時改正,促進標識護理的有效進行。②制定護理標識:將護理標識進行分類,分別制定患者標識、護理標識、環境標識。制定不同標識使用不同顏色、字樣、形狀,注意標識的擺放位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患者使用的標識要采用無毒、防水的PVC材料,腕帶兩端可調節。在腕帶上記錄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床號、住院號等。通過不同顏色的腕帶區分患者的風險級別,紅色表示有自殺傾向、藍色表示有傷人傾向、綠色表示有外逃傾向、黃色表示治療依從性較低、粉色表示易出現墜床、跌倒傾向。護理標識要依據患者的病情建立不同的護理級別,一級護理為粉紅色、二級護理為黃色、三級護理為白色。不同風險類別的患者設計不同的護理安全標識,如有外逃傾向、治療依從性較低患者將標識貼于患者床尾[3],提醒護理人員隨時觀察患者的病情,防止不良事件發生。環境標識是指在易發生危險的位置設置標識,如剛拖過的地板設置“小心地滑”標識牌、水龍頭旁設置“冷”“熱”標識等。
1.3 評估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安全事故發生的情況,例如自殺、傷人、外逃、拒絕治療、拒絕進食、跌倒等。
制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隨機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共10道問題,滿分為100分,包括病房環境、用藥安全、護理態度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所有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使用例(n),百分數(%)表示,用x2進行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15%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36.7%(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安全問題較為嚴重,不良事件時有發生,許多患者因沖動、智力下降、妄想、藥物等因素影響會出現自殘、摔倒等情況。加之精神分裂癥患者受到精神障礙的影響,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通過增強護理標識管理,調動護士、責任護士、護士長之間的相互溝通,加強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從而積極有效的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更加說明了護理標識管理的作用。
綜上所述,設置統一規范的護理標識對于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時刻遵循護理操作規范,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醫環境,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偉卓,王 莉,李 麗.再談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意外事件發生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民康醫學,2014,08(2):125-126.
[2] 孫淑賢.自制護理標識在老年性癡呆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02(8):117-11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