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世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實踐療效。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依序交叉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甲組和觀察乙組,各58例,對照甲組患者皆予美托洛爾治療,而觀察乙組患者皆予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結果 觀察乙組患者的用藥總療效率98.28%(57/58)明顯優于對照甲組49(84.48%),差異統計學意義鮮明體現(P<0.05);用藥前,兩組患者心電檢測指標顯示比較差異無鮮明體現(P>0.05);而用藥后,組內各項心電指標存在鮮明的統計學差異意義(P<0.05),組間心電指標差異也存在鮮明性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乙組發生的不良應激反應總比率為1(1.72%)明顯低于對照甲組的9(15.52%)(P<0.05)。結論 應用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療效顯著,可高效改善臨床各項心電指標,具有極高的實踐應用價值。
【關鍵詞】穩心顆粒;美托洛爾;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1..01
冠心病的治療應多選擇具有預防心律失常的臨床用藥,但這類藥物很易促發不良應激反應,所以在實踐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時,存在一定的用藥治療難度[1-2]。為了探尋更為有效的用藥方案,本文對5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應用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與58例應用美托洛爾患者的療效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為此項研究實踐的療效觀察對象,其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齡介于48~73歲,平均年齡(44.36±1.47)歲;BMI介于24~29kg/m2之間,平均BMI(26.42±2.21)kg/m2;病程介于1~17年之間,平均病程(6.42±1.85)年。經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冠心病,24 h動態心電檢查證實為室性心律失常(24 h室性早搏5000次,伴/不伴室性心動過速)[3]。按照依序交叉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甲組和觀察乙組,各58例,兩組患者到院檢查發現均伴胸悶、心悸、氣促及一定的胸痛等明顯癥狀。選擇的病例中均排除嚴重低血壓、心動過緩、心力衰竭及腫瘤類等嚴重疾病者。經觀察統計得出,兩組上述各項資料的比較差異值P>0.05,可進行分組實踐研究。
1.2 用藥方法
均予兩組常規治療冠心病,藥物有低分子肝素鈣及阿司匹林腸溶片等。在這基礎上,58例對照甲組患者應用美托洛爾,口服25 mg/次,2次/d;而58例觀察乙組應用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開水沖服9 g/包,3次/d。均以2個月為兩組的治療周期。
1.3 評價指標
顯效:用藥后多種癥狀消失,心電顯示期前收縮減少90%或消失;有效:癥狀有緩解,90% 期前收縮減少50%;無效:癥狀未緩解或嚴重,心電結果不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實踐療效
分組用藥后,觀察乙組的療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甲組的,檢驗差異具有確切的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心電檢測指標
用藥前,兩組患者心電檢測指標顯示比較差異無鮮明體現(P>0.05);而用藥后,比較組間上述各項指標差異存在鮮明性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用藥前后甲乙兩組組內述各項心電指標也存在鮮明的統計學差異意義(P<0.05)。
2.3 不良應激反應
觀察乙組發生的不良應激反應總比率為1(1.72%),表現為用藥后上腹部不適、惡心明顯低于對照甲組的9(15.52%),表現為用藥后頭痛惡心5例、血壓低2例、心動緩慢2例,其差異意義極其顯著(P<0.05)。
3 討 論
目前,美托洛爾成為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療的一種常用性藥物,但據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可發現,其長期療效仍不是特別理想[4]。而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可增加療效,兩種藥物不僅可通過各自的機制作用于改善心肌缺血,有效降低用藥劑量,還可減少不良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應用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療效顯著,可高效改善臨床各項心電指標,具有極高的實踐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梁俊琦.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7):145-146.
[2] 劉建強.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6,29(13):99-10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