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利
(陜西省佳縣農廣校719299)
淺析佳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高麗利
(陜西省佳縣農廣校719299)
簡述佳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無公害蔬菜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無公害蔬菜,現狀,問題,對策建議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6.024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佳縣委、政府出臺一系列無公害蔬菜發展優惠政策,為農民吃上放心蔬菜做了積極貢獻,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不少問題。筆者通過對菜農的調研,掌握了全縣蔬菜生產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無公害蔬菜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1.1 自然條件
佳縣地處黃河沿岸,是典型的山區旱作農業縣,年均降雨量395mm,平均氣溫10℃,平均無霜期159天。地下水資源分布不均勻,16個鄉鎮中只有5個鄉鎮有水澆地2000畝,適合無公害蔬菜生產發展。
1.2 佳縣蔬菜生產現狀
1.2.1 蔬菜生產基地規模擴大,大棚蔬菜發展迅速,無公害蔬菜基地出現。近幾年,在王家砭、通鎮、峪口等地也出現了不少蔬菜種植戶,2016年全縣蔬菜種植0.8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基地500畝,特色蔬菜基地500畝,大棚蔬菜20畝,拱棚1000畝。
1.2.2 開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基地示范推廣多層覆蓋、嫁接育苗、滴灌、沼-菜生態栽培等5項新技術,推廣大白菜、辣椒、茄子等蔬菜新品種10個,品種體系逐漸優化。
1.2.3 蔬菜發展生產模式逐漸改變,蔬菜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初具規模。佳縣從事蔬菜種植業的45家,占合作社總量的40%。合作社經營服務內容逐步延伸到蔬菜產品銷售、加工、倉儲、運銷等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我縣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佳縣佛店山振軍特色蔬菜專業合作社等蔬菜類龍頭企業組織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生產示范基地不斷擴大。
2.1 無公害蔬菜生產基礎設施差
蔬菜設施建設主要靠農戶自身投入,先進的設備購買不起,舊設備逐年老化陳舊,基地田間道路況差,溫度、排灌設施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蔬菜生產基本處于粗放經營狀態,直接影響到了無公害蔬菜的發展。
2.2 無公害蔬菜生產宣傳不到位,蔬菜的安全問題認識不足,影響菜農種植積極性。
蔬菜質量安全宣傳不到位,人們對蔬菜的安全問題認識不足,無公害蔬菜價格不高、經濟效益不明顯,菜農種植積極性不高。
2.3 蔬菜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多數種植戶不掌握蔬菜種植標準化,加之蔬菜生產的多樣性和連續性,新技術推廣范圍不廣。
2.4 無公害蔬菜生產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
佳縣水澆地少,蔬菜生產仍以單家獨戶生產經營為主,缺乏必要的技術標準,菜地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產業化程度低沒有突出無公害蔬菜經濟效益優勢。
2.5 蔬菜檢測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檢測儀器設備不全,技術手段落后。
蔬菜農藥殘留,從蔬菜外表是看不見,主要依靠儀器設備檢測,而我縣沒有儀器檢測不先進,技術手段的落后增加了市場監督的難度。
3.1 整合現有技術資源,建設蔬菜產業隊伍
縣農業局要整合現有技術資源,制定蔬菜發展中長期規劃,形成“層層有目標,人人有責任,個個有壓力”的蔬菜生產局面。在技術力量方面,努力培養懂政策、有技術、能力強的蔬菜產業隊伍,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服務。
3.2 轉變觀念,加強蔬菜產業宣傳
轉變觀念,是發展我縣蔬菜產業的思想基礎。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抓標準化生產、拓展消費市場、建立銷售渠道,使蔬菜生產取得了較好發展。同時,加強宣傳,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突破口。同時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力度,進一步闡明企業是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企業也是守法經營、規范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企業要用足用好法規,對資質、信譽、品牌等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3.3 加強蔬菜標準化體系建設,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
3.3.1 加快蔬菜標準體系的建設,建立健全《農藥合理使用標準》,《農藥殘留檢測標準》,制定符合本縣的《無公害蔬菜安全生產技術規程》、推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配套技術。
3.3.2 大力引進新品種,加強蔬菜品種更新換代。發展安全優質農業,提高單位面積種植效益,優良的品種是關鍵。根據本縣蔬菜生產特點,及時引進篩選適銷對路的新品種,加快新品種的應用。
3.4 加大蔬菜安全生產基地的監管力度,強化“三品一標”發展。
3.4.1 加強蔬菜產地環境檢測,基地要配備檢驗員,對農藥、化肥、土壤、水等環境因素進行監測,從源頭上抓好蔬菜安全。
3.4.2 要搞好蔬菜生產投入品的監管,尤其是抓好農藥等科學使用。
3.4.3 培育一批品質優良、受消費者好評的名優蔬菜基地和蔬菜品種,加大蔬菜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定工作力度和地理標志保護工作。
3.5 充分利用榆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逐漸創建現代化的蔬菜營銷市場。
3.5.1 利用榆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積極著力支持蔬菜產品流通企業、專業流通合作社、流通大戶、農民經紀人做大做強,重點打造幾個能夠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的具備我縣特色的蔬菜品牌。蔬菜基地、營銷企業市場建立蔬菜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并按照追溯系統建設的要求,完善企業的產品質量管理措施,健全企業的質量管理制度。
3.5.2 通過建立比較完整的信息網絡,使蔬菜生產、經營、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能夠做到及時溝通和銜接,創建現代化的蔬菜營銷市場。
3.6 建立健全蔬菜產業服務體系
3.6.1 要強化三級科技服務體系。縣農業局設立蔬菜產業服務體系,開通蔬菜專家24小時服務熱線,為菜農提供良好服務。鄉鎮區域站明確分管蔬菜產業負責人和專職人員全面負責。蔬菜生產基地實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增強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3.6.2 增加蔬菜生產保險體系。我縣爭取增加蔬菜政策性保險,解決菜農對風險的應對能力,降低農戶損失,增強菜農種植積極性,促進蔬菜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建立了日常監測、預警、報告等突發安全事故的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置工作,實現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蔬菜安全事故的危害。
選擇積極性較高的農戶,選擇好培養基質和營養液,搞好技術指導,生產出優質、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新鮮蔬菜,提高基金效益,作為全縣的實驗示范,以便大面積推廣,徹底改變傳統落后、效益低下的蔬菜種植栽培模式,徹底消除蔬菜生產安全隱患。
[1]師存烜.現代農業科技[J].2010(16).
[2]吳志行.侯喜林.長江蔬菜[J].2011(1).
[3]王金圣.陜西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西北園藝(蔬菜專刊)》. 2012(03).
[4]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佳縣志》.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

高麗利,女,本科,農藝師,陜西省佳縣農廣校。
地址:佳縣佳蘆鎮暴家洼14號郵編:71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