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天然橡膠,大家或許并不陌生,從生活中的手套、膠鞋,到各類輪胎、傳送帶,橡膠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國防、交通等各種領域,它與石油、煤炭、鋼鐵并稱為四大工業原料,當然相比其他三者,天然橡膠在量級上要小得多。近期,泰國的一場洪水引起市場的關注,并且引發市場對新一年橡膠行情的猜想。
記者了解到,1月初的全球最大橡膠產出國泰國遭遇洪水,正是本輪天然橡膠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此外1月份以來天然橡膠主產國陸續進入停割期,新膠供應可能持續下降。自1月10日滬膠開始出現反彈,并于1月17日創21 760元/t的3年半新高,截至1月19日,滬膠漲幅達14.79 %。
不過,伴隨著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上漲,泰國近期橡膠拋儲拍賣,市場分析人士建議,臨近春節市場多頭應該逢高減倉輕倉過節。受泰國拋儲影響,1月20日,滬膠主力1705合約價格有所回落,開盤報價21 110元/t,最終報19 735元/t,下跌1 490元/t,跌幅6.7 %。
泰國洪水重創產膠區
據記者了解,自2016年12月以來,泰國連續經歷了2次持續性降雨,從而導致2次洪災爆發。其中第一次集中降雨自12月1日開始到12月10日,總受災11個府;第二次集中降雨12月28日至1月上旬,影響南部12個府,目前部分地區還有大到暴雨。
“當泰國洪水消息被報道后,我們就開始持續關注,特別是1月5日當天的降雨量超過1 000 mm,該地區去年全年降雨量也僅5 000多mm。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東海岸也不同程度地發生水災,最嚴重的是北部東海岸。”國信期貨廣州營業部總經理張福超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
張福超表示,1月的水災是從泰南開始往下延伸到馬來西亞的,整體影響區域大,雨量強,受災情況遠超12月。全年泰國產量可能減少3%-5%,幅度可能在40萬-50萬t左右。此次洪水比往年來勢更兇猛,影響更深遠。
此外,由于泰國南部是天然橡膠的主要生產區域之一,種植面積占泰國天然橡膠總種植面積的62 %-64 %,從目前開割面積來看,泰國總開割面積為314萬hm2,其中65 %集中于南部;從產量占比來看,南部產量可占泰國天然橡膠總產量的70 %-71 %。
卓創資訊分析師吳偉茹表示,尼娜氣候影響可能是造成冬季降水偏多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次嚴重的洪水災害,已經令當地橡膠生產暫停,運輸也被阻斷,這將有可能讓春節前后到中國主港的船期推遲,并且很可能造成需求與供應節奏的斷檔。
而且,吳偉茹表示,嚴重的洪水災情可能會大概率導致膠樹提前落葉,就是今年一季度的高產期可能會縮短。現在泰國東北部已經進入落葉期,預計2月中下旬全面停割,疊加這個因素,2017年上半年的產量或將會整體下降。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表示,正是由于此次洪水的影響,本輪滬膠價格也于1月17日創21 760元/t的3年半新高。
與此同時,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也表示,由于洪水影響到泰國的割膠活動,2017年第一季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可能會下降,第一季天然橡膠產量預計同比下降0.8 %,至244萬t。
張福超表示,雖然洪水對泰國生產廠家的影響還有待評估,但是整體破壞性很大,影響跨年度的供應。對于滬膠價格創新高,起因于洪水引發的炒作及國內期貨資金不斷涌入。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滬膠期貨主力合約持倉量從23萬余手增加到30萬余手,價格也同步出現新高。近日由于泰國拋儲影響,開始橫盤震蕩。同步的外盤期貨也跟隨走高,現貨持續走強。
供應或出現短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 811.9萬輛和2 802.8萬輛,比2015年分別增長14.5 %和13.7 %,產銷總量再創歷史新高。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下游乘用車以及重卡銷量大幅好轉,預計2017年這種趨勢仍將持續。
與此同時,根據瑞達期貨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輪胎廠全鋼、半鋼開工率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且2016年12月國內重卡市場共約銷售各類車輛7.6萬輛,比上年同期的4.9萬輛增長56 %,但環比11月下滑了17 %。“輪胎”是橡膠的主要消費領域,占據著70 %的橡膠消費市場,且主要以天然橡膠為原料。
“由于中國天然橡膠主要依賴于從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進口,進口比例高達75 %。這次天氣事件非常明顯地在市場大多數人的預期之外。”上海私募基金經理楊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外,受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石油副產品以及生產工藝變化的影響,合成橡膠主要原材料丁二烯價格大幅上漲帶動合成膠價格快速上揚。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在下游輪胎領域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由于合成膠成本相對較低,歷史上合成膠價格基本處于天然橡膠價格之下。合成膠此輪快速上漲出現的大幅倒掛,將極大地增強天然橡膠上漲的確定性,提高天然橡膠上行安全邊際。對此,張福超表示,中國國內產區進入去年12月之后,海南、云南割膠已經基本停止。
近日,合成膠價格已經高于天然橡膠3 000元/t,從天然與合成膠的替代關系看,輪胎廠原料使用上會更傾向于價格低的天然橡膠,變相又增加了天然橡膠的需求。臨近年底,橡膠價格創新高后,業內人士提出疑問,今年一季度滬膠是否還會有一波上漲?
對此,張福超表示,目前國內輪胎廠的庫存數一大部分還是船貨,由于洪水的影響還將繼續發酵,同時,輪胎廠提價已經從2017年1月份開始,幅度多數在3 %-5 %。前一輪原料上漲的風險已經開始傳導到下游進行釋放,市場接受之后,原料再度上漲空間就打開了,而且很有可能在資金的再度介入下被放大,天然橡膠價格可能往25 000元/t一線繼續運行。
(摘自《華夏時報》,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