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5月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回顧了2013年倡議提出以來取得的系列成就,擘畫未來發展藍圖,承諾中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響。
“這一偉大勇敢的倡議將極大地改變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的評價成為國際社會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
改變全球對話方式
“此次峰會向世界展示了富有遠見的‘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互利共贏基礎上探討合作提供了歷史性平臺。”肯尼亞總統肯雅塔予以高度評價,并強調肯尼亞愿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祝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力促進亞洲互聯互通和經濟增長,也將為菲律賓帶來就業和繁榮。
“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辦非常重要,取得了很多成果。”西班牙首相拉霍伊15日表示,論壇制訂了切實的行動規劃,提出了改善基礎設施狀況、推動貿易自由化發展、通過人文交流將所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的人民連接起來等目標。他表示:“對西班牙來說,中國政府倡導的這一平臺非常重要,對西班牙企業、對外貿易和旅游業等發展都意味著新的機遇。西班牙不應當錯過這一機遇,應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我確定‘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們這代人平生所能經歷的最重要的工程了。習近平主席做了非常重要的演講,如果有人還沒有看,我建議他好好看一看。”澳大利亞全球基金會秘書長史蒂夫·霍華德表示,“‘一帶一路展現的是全球性愿景,而非地區性愿景。他的講話談及了文明,不僅僅是簡單的經貿問題,從中展現的關于全球化的思考,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全球化2.0。我本人則更愿意將之稱為‘合作性全球化。通過這次論壇,我們清楚地看到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十足領導力的國家,正在推動全球性對話。”
“這次論壇的成果文件應該用頂天立地、繼往開來來形容。”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趙磊總結說,“‘頂天就是對‘一帶一路的頂層設計進行國際版本的規劃。‘立地就是它有很多具體的行動方案和推進措施。‘繼往開來就是指明確對‘一帶一路作了系統總結。”
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不僅延續了中國與世界開放、聯通的歷史,更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給動蕩的世界帶來和平與發展。這是一個寄希望于和平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倡議,也是一個創新的、擁抱全球化的倡議。”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這樣評價。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表示,習主席的演講不僅闡明了各國要如何共享繁榮,也發出了警告:如果把自己孤立起來,你就會失敗;如果向世界敞開大門,你就可以參與進來一起繁榮。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發起,但受益者是各參與方,它惠在當下,利在久遠,令人充滿期待。”英國卡迪夫大學政治和法律教授羅杰說,中國敞開胸懷,熱情接納嘉賓,不但向古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而且向一切感興趣的國家和地區開放,中國在國際上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這有著特別的積極意義”。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加強智庫合作與交流,創造與智庫相適應的智慧和思想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指出,作為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庫間交流也達成了12項重要成果,智庫專家經過充分討論,形成了推進智力絲綢之路、共建智庫合作網絡等共識。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以及互利共贏的合作必將造福各國人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正因為如此,倡議提出4年來,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為應對挑戰提供了思想力量,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標,為應對挑戰指明了正確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這4年來,最重要的是促進了民眾的交流。”十分關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法國戴高樂基金會主席雅克·高德弗蘭十分贊同習近平主席所說,“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他認為,通過亞歐非國家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的合作,在當地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身上,一定能夠建立起更加穩固的民意基礎,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與溝通更加頻繁,各國和諧發展,共同構建美好未來。
非洲政黨理事會秘書長、蘇丹全國大會黨前主席納菲阿·阿里·納菲阿也認為,習主席所有主張的核心都包括了“人”這個因素,呼吁國家之間一起和平共處、分享好處,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
尼泊爾大會黨中央委員會國際關系部執委、尼泊爾國關學院秘書長什雷斯塔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通過促進發展,為解決全球性挑戰提供方案。他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將合作共識轉化為“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
“‘一帶一路倡議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結合了一個宏大的愿景和實現這一愿景的每一步。”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資深研究員馬丁·雅克對本報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內容豐富、思路開闊,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回顧成果還是展望前景,都體現出強烈的務實精神。“從這一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是自信而強大的,它必然成功”。
“‘一帶一路建設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我們要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習近平主席的信念,贏得世界的共鳴。絲路精神就像種子一樣播撒在世界人民心間,“一帶一路”建設事業必將像古絲綢之路一樣流傳久遠,澤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