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行業中,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具有很深的影響、號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導作用,并對該地區、該行業或者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被稱之為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肩負有開拓市場、創新科技、帶動農戶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能夠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帶動商品生產發展,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只要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能夠進行農產品深精加工,為農民提供系列化服務,帶動千家萬戶發展商品生產走市場的,都可以當龍頭。
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指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或流通為主業,通過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直接與農戶緊密聯系,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規模和經營指標上達到規定標準并經全國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認定的農業企業。
1 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申報程序
根據《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辦法》(農經發[2010]11號),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申報程序如下:
(1)申報企業直接向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對企業所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應充分征求農業、發改、財政、商務、人民銀行、稅務、證券監管、供銷合作社等部門及有關商業銀行對申報企業的意見,形成會議紀要,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同意,按規定正式行文向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推薦,并附審核意見和相關材料。
2 申報國家級龍頭企業基本標準
(1)企業組織形式。依法設立的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或流通為主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2)企業經營的產品。企業中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銷售收入(交易額)占總銷售收入(總交易額)70 %以上。
(3)生產、加工、流通企業規模。總資產規模:東部地區1.5億元以上,中部地區1億元以上,西部地區5 0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規模:東部地區5 000萬元以上,中部地區3 000萬元以上,西部地區2 0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東部地區2億元以上,中部地區1.3億元以上,西部地區6 000萬元以上。
(4)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年交易規模:東部地區15億元以上,中部地區10億元以上,西部地區8億元以上。
(5)企業效益。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應高于現行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企業應不欠工資、不欠社會保險金、不欠折舊,無涉稅違法行為,產銷率達93 %以上。
(6)企業負債與信用。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應低于60 %;有銀行貸款的企業,近2年內不得有不良信用記錄。
(7)企業帶動能力。帶動農戶的數量一般應達到:東部地區4 000戶以上,中部地區3 500戶以上,西部地區1 500戶以上。企業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過程中,通過合同、合作和股份合作方式從農民、合作社或自建基地直接采購的原料或購進的貨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銷售貨物量的70 %以上。
(8)企業產品競爭力。在同行業中企業的產品質量、產品科技含量、新產品開發能力處于領先水平,企業有注冊商標和品牌。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并獲得相關質量管理標準體系認證,近2年內沒有發生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9)申報企業原則上是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摘自《中國農經信息網》,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