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銀 柴小青 疏樹華 章 敏 李傳耀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001)
不同阿片類受體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動性和鎮痛過程的影響
武春銀 柴小青 疏樹華 章 敏 李傳耀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目的 探討不同阿片類受體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動性和鎮痛過程的影響。方法 采用小鼠自主活動測定和小鼠熱板鎮痛的實驗方法研究μ、δ、κ 3種阿片在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動性的不同作用。結果 不同劑量的鹽酸氫考酮均能夠誘發小鼠的自發活動明顯增加,且呈顯著的量效關系(P<0.05)。非選擇性阿片受體拮抗劑能夠劑量依賴性地降低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加(P<0.05)。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對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加無影響,而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能夠劑量依賴性地降低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加(P<0.05)。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能夠增強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加。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和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對小鼠無鎮痛作用,而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能夠拮抗鹽酸氫考酮的鎮痛作用。結論 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加的作用可能通過δ受體介導,而其鎮痛作用則可能是通過κ受體介導。
鹽酸氫考酮;阿片類受體;鎮痛作用;自發活動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能夠緩解輕度疼痛,卻對中、重度疼痛無能為力,且禁忌證較多。WHO推薦阿片類藥物可應用于惡性腫瘤導致的中、重度疼痛〔1〕。鹽酸氫考酮是阿片類生物堿蒂巴因的衍生物〔2〕,作為強效阿片類鎮痛藥除了用于腫瘤導致的神經病理性的疼痛外,已廣泛應用于術后疼痛、骨關節疼痛等領域〔3〕。幾乎所有阿片類成癮性藥物均能通過促使紋狀體內多巴胺含量升高,從而使動物的自發活動增加,而高活動性、行為過敏以及成癮之間有密切的關系〔4〕。作為阿片類鎮痛藥,鹽酸氫考酮究竟是通過哪種阿片類受體發揮鎮痛作用,如何導致成癮的機制,目前還未達成共識。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阿片類受體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動性和鎮痛過程的影響。
1.1 藥品與試劑 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氫考酮;非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納洛酮,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以及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均購于Santa Cruz公司。所有用于本實驗的藥品均使用美侖生物生產的生理鹽水進行溶解。
1.2 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體重20~25 g,購于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雌雄各半。小鼠8只一組置于塑料箱中,飼養在SPF級動物中心,小鼠自由飲水進食,在實驗前至少適應實驗環境5 d。所有實驗均在8∶00~18∶00內進行。
1.3 實驗儀器 使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生產的小鼠自主活動測定儀進行小鼠自發活動的測定;使用美國Bioserve公司生產的熱盤測痛儀7280進行鎮痛實驗。
1.4 自發活動實驗
1.4.1 鹽酸氫考酮對小鼠自發活動的影響 小鼠隨機分為實驗組(16只,雌雄各半)和對照組(16只,雌雄各半),實驗組分別皮下注射不同劑量的鹽酸氫考酮(1.25、2.5、5.0 mg/kg),對照組均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隨后將小鼠置于小鼠自主活動測定儀中,每10 min監測并記錄小鼠的自主活動,共測定120 min。
1.4.2 非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納洛酮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實驗小鼠隨機分為鹽酸氫考酮組(12只,雌雄各半)、鹽酸氫考酮+納洛酮組(12只,雌雄各半)和空白對照組(12只,雌雄各半)。鹽酸氫考酮組皮下注射不同劑量的鹽酸氫考酮(1.25、2.5、5 mg/kg);鹽酸氫考酮+納洛酮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劑量的納洛酮(0.125、0.25、0.5 mg/kg),15 min后再于腹腔注射鹽酸氫考酮5 mg/kg;空白對照組均腹腔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注射后立即將小鼠置于小鼠自主活動測定儀中,每10 min監測并記錄小鼠的自主活動,共測定120 min。
1.4.3 不同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實驗 小鼠隨機分為干預組(根據不同的拮抗劑分3組,每組12只,雌雄各半)和空白對照組(12只,雌雄各半)。干預組小鼠首先腦室注射不同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0.4、1.0、2.5 nmol),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0.5、1.0、2.5 nmol)以及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0.3、1.2、4.8 nmol),15 min后再于腹腔注射鹽酸氫考酮5 mg/kg;空白對照組小鼠腦室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注射后立即將小鼠置于小鼠自主活動測定儀中,每10 min監測并記錄小鼠的自主活動,共測定120 min。
1.5 鎮痛實驗
1.5.1 小鼠55℃熱板法〔5〕本實驗使用法國Bioserve公司生產的BIO-CHP型冷熱盤測痛儀進行鎮痛實驗。將小鼠置于55℃的熱金屬板上,立即開始計時,小鼠第1次出現舔后足或跺后足則停止計時,時間計為基礎痛閾。選擇基礎痛閾在5~15 s的小鼠進行試驗。根據不同分組進行給藥,給藥后再次測定痛閾,比較前后痛閾的差別,實驗結果用可能最大鎮痛百分率(PMAP)進行表示,60 s不出現舔后足或跺后足計為鎮痛率100%。PMAP=〔給藥后痛閾(s)-給藥前痛閾(s)〕/〔60-給藥前痛閾(s)〕。
1.5.2 不同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對鹽酸氫考酮鎮痛作用的影響 小鼠隨機分為干預組(根據不同的拮抗劑分為3組,每組12只,雌雄各半)和空白對照組(12只,雌雄各半)。干預組小鼠首先腦室注射不同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劑量如下: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0.4,1.0,2.5 nmol)及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0.3,1.2,4.8 nmol),24 h后再于腦室注射鹽酸氫考酮10 nmol;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組于小鼠腦室注射Naltrindloe(0.5、1.0、2.5 nmol)后15 min腦室注射鹽酸氫考酮10 nmol;空白對照組小鼠腦室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5 min后測定各組小鼠的痛閾。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多組間比較用One-Way ANOVA分析,組間兩兩比較使用Student-Newman.Keuls檢驗或LSD檢驗。
2.1 鹽酸氫考酮對小鼠自發活動的影響 鹽酸氫考酮能夠劑量依賴性地增加小鼠的自發活動(P<0.05)。鹽酸氫考酮給藥后10 min即可使小鼠自發活動達到最高點,5 mg/kg峰值可持續40 min并以較大影響作用持續至給藥后120 min,與對照組相比,全程各時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25、2.5 mg/kg劑量組則在40 min時間點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鹽酸氫考酮對小鼠自發活動的影響
2.2 非選擇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納洛酮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納洛酮可明顯抑制鹽酸氫考酮(5 mg/kg)對小鼠自發活動增加的影響。在60 min以前的每個時間點,與鹽酸氫考酮(5 mg/kg)組相比,其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隨著時間延伸至80 min以后,不同濃度的納洛酮影響效應相近(P>0.05)。見圖2。

圖2 納洛酮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2.3 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不同劑量的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對小鼠的自發活動均無明顯影響,對鹽酸氫考酮(5 mg/kg)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強也無抑制作用(P>0.05)。見圖3。

圖3 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2.4 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自身對小鼠的自發活動無顯著影響,但隨其劑量增加,1.0 nmol的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在40 min時點能夠明顯抑制鹽酸氫考酮的作用(P<0.05);2.5 nmol的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在10、20、30、50、60 min均具有顯著抑制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加的作用 (P<0.05),見圖4。

圖4 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2.5 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不同劑量的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對小鼠的自發活動均無顯著影響,對鹽酸氫考酮(5 mg/kg)引起的小鼠自發活動增強均無抑制作用,反而有一定的增強作用,表現為3個劑量的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組小鼠的運動計數水平均在鹽酸氫考酮(5 mg/kg)組之上,見圖5。

圖5 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自發活動增強的影響
2.6 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對鹽酸氫考酮鎮痛作用的影響 不同劑量的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注射后鹽酸氫考酮5.00 mg/kg組PMAP為80.31%,鹽酸氫考酮+Naltrindlone 0.4 nmol組為76.97%,鹽酸氫考酮+Naltrindloe 1.0 nmol組為69.89%,鹽酸氫考酮+Naltrindloe 2.5 nmol組為64.02%。結果對鹽酸氫考酮的鎮痛作用影響(P>0.05)。
2.7 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對鹽酸氫考酮鎮痛作用的影響 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的各劑量組注射后鹽酸氫考酮5.00 mg/kg組PMAP為59.78%,鹽酸氫考酮+Naltrindloe 0.5、1.0、2.5 nmol組分別為54.45%、50.17%、45.53%。各組對鹽酸氫考酮的鎮痛作用無顯著性差異(P>0.05)。
2.8 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對鹽酸氫考酮鎮痛作用的影響 不同劑量的Nor-Binltorphimine干預組對于鹽酸氫考酮的鎮痛作用均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鹽酸氫考酮+Nor-Binltorphimine 0.3、1.2、4.8 nmol組PMAP分別為50.12%,39.89%、30.21%,與鹽酸氫考酮5 mg/kg組(79.02%)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作為半合成的純阿片類受體激動藥,鹽酸氫考酮的藥理作用與嗎啡相似,主要是激動中樞神經系統內的阿片受體從而起到鎮痛作用〔6〕。本研究結果表明,鹽酸氫考酮能夠明顯增強小鼠自發活動。選擇性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對鹽酸氫考酮的作用無影響,而選擇性δ受體拮抗劑Naltrindloe能夠顯著降低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高活動性,選擇性κ受體拮抗劑Nor-Binltorphimine則能夠對鹽酸氫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動性起到協同作用,μ、δ以及κ受體在阿片引起的動物高活動性的作用是不同的。Grung等〔7,8〕研究指出,μ、δ受體激動可引起動物高活動性,并參與了阿片類藥物的成癮過程。Tsuji等〔9〕在研究嗎
啡引起的動物高活動性實驗中發現,μ受體拮抗劑能夠降低嗎啡引起的高活動性,κ受體拮抗劑不僅能夠降低動物活動性,還能抑制成癮過程。而本研究發現,鹽酸氫考酮與嗎啡不同,其引起動物高活動性可能主要與δ受體相關。此外,鹽酸氫考酮對κ受體的激動作用可能也參與了鹽酸氫考酮引起的高活動性。綜上,鹽酸氫考酮引起的小鼠高活動性可能是對δ以及κ受體綜合激動的作用結果。
已有研究證實,μ、δ以及κ受體激動劑均能產生鎮痛作用,而嗎啡對于μ受體的選擇性遠遠大于δ和κ受體,且μ受體拮抗劑Naloxonazine能夠降低嗎啡產生的鎮痛作用〔10〕。本研究結果提示鹽酸氫考酮的鎮痛作用可能是通過κ受體介導的。
1 Caraceni A,Hanks G,Kaasa S,etal.Use of opioid analges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APC〔J〕.Lancet Oncol,2012;13(2):58-68.
2 Kalso E,Vainio A.Morphine and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in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J〕.Clin Pharmacol Ther,1990;47:639-46.
3 Noble M,Treadwell JR,Tregear SJ,etal.Long-term opioid management for chronic noncancer pai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65(1):CD006605.
4 Dorn S,Lembo A,Cremonini F.Opioid-induced bowel dysfunction: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 ini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J〕.Am J Gastroenterol,2014;2(1):31-7.
5 Coyne KS,Lo Casale RJ,Datto CJ,etal.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 cancer pain in the USA,Canada,Germany,and the UK:descriptive analysis of baseline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and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J〕.Clinicoecon Outcomes Res,2014;6:269-81.
6 Liu JC,Ma JD,Morello CM,etal.Naltrexone metabolism and concomitant drug concentrations in chronic pain patients〔J〕.J Anal Toxicol,2014;38(4):212-7.
7 Grung M,Skurtveit S,Aasmundstad TA,etal.Morphine-6-glucuronide-induced locomotor stimulation in mice:role of opioid receptors〔J〕.Pharmacol Toxicol,1998;82(1):3-10.
8 Bardo MT,Gehrke BJ,Shortridge BE,etal.Effects of beta-funaltrexamine and naloxonazine on single-trial morphine-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and lcoomotor activity〔J〕.Pharmacol Biochem Behav,2003;24(3):617-22.
9 Tsuji M,Takeda H,Matsumiya T,etal.The novel kappa-opioid receptoragonist TRK-820 suppresses the rewarding and locomotor enhancing effects of morphine in mice〔J〕.Ufe Sci,2001;68(15):1717-25.
10 Rauck RL.Treatment of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focus on the peripheral mu-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methylnaltrexone〔J〕.Drugs,2013;73(12):1297-306.
〔2017-01-17修回〕
(編輯 郭 菁/滕欣航)
柴小青(1962-),男,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麻醉研究。
武春銀(1972-),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麻醉研究。
R614
A
1005-9202(2017)10-237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