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 王?;?/p>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海南 ???570000)
海南地區老年骨質疏松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
李 文 王海花1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海南 ???570000)
目的 了解海南地區老年骨質疏松(OP)健康行為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海南地區的海口市、三亞市、三沙市和儋州市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04例老年OP為研究對象,采用自行設計的OP健康行為問卷進行現狀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 共發放調查問卷304份,回收有效問卷304份。健康行為平均得分(30.31±4.28)分,其中飲食行為(26.17±3.83)分,運動行為(1.82±1.73)分,攝鈣行為(2.32±4.47)分,及格率較低。患者獲取疾病相關知識以媒體和經驗為主,缺少健康指導。單因素分析顯示,性別、文化水平、工作性質和醫療保障與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評分有關(均P<0.05)。進一步多元回歸顯示,性別、工作性質和醫療保障是影響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的因素(均P<0.05)。結論 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水平較低,應大力開展面對面指導、健康手冊、專題講座等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重點加強女性、無醫療保障和體力勞動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行為。
骨質疏松;健康行為;健康教育
骨質疏松(OP)是一種慢性增齡相關性疾病,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形成減慢為主要特征,臨床表現為全身骨結構破壞、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抗骨折能力降低,隨著老齡化加劇,OP發病率逐年增高,影響患者生命質量及壽命,導致極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1~3〕。OP具有病情復雜,病程長,并發癥多特點,易產生憂慮,自信心減退,并伴隨出現行為的變化,健康行為對OP的發展和轉歸具有重要的作用〔4,5〕。健康行為是保持自身健康而采取的積極行為,包括減少或消除健康危害行為的飲食調整、體育鍛煉、藥物預防、 心理調整等多種行為,良好的健康行為可減輕患者癥狀,增強身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6〕。本研究對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現狀調查,分析其影響因素。
1.1 臨床資料 選擇海南地區??谑?、三亞市、三沙市和儋州市4個市,每市隨機選擇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隨機抽取76例老年OP患者,共304例,年齡61~88歲,平均(70.23±8.67)歲,均符合OP診斷標準〔7〕。納入標準:原發性OP患者,骨密度值<-2.5s,年齡>60 歲;交流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意識狀態,具備基本活動能力,能進行簡單的閱讀,患者或家屬同意本調查。排除標準:特發性及繼發性OP患者,溝通交流障礙及意識不清患者,體弱多病及運動功能障礙者,非OP患者,癡呆或耳聾患者。
1.2 調查工具 一般問卷:研究者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職業、文化水平、醫療保險、工作性質及獲取疾病相關知識途徑等資料。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由于目前國內外暫時沒有公認的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參考孫昕霙等〔8〕健康調查問卷設計,在文獻的基礎上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包括飲食行為、運動行為和攝鈣行為3個維度,20個條目,滿分60分,36分為及格。其中飲食行為每周是否飲用牛奶、食用豆制品、食用魚類、食用綠色蔬菜等的頻率計分,不食用為0 分,<3 次/w為1分,3~6次/w為2分,7次/w為3 分;攝鹽量>15 g/d為0分,10~15 g/d為1分,≥6 g/d且<10 g/d為2分,<6 g/d為3分;飲酒、吸煙≥20年為0分,10~19年為1分,<10 年為2分,無為3分。共16個條目,滿分48分。運動行為包含每次≥30 min預防OP負重運動和每次≥15 min戶外照射運動,無為0分,<3次/w為1分,3~6次/w為2 分,7次/w為3分。運動行為共16個條目,滿分6分。攝鈣行為包含吃鈣片和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無為0分,<3次/w為1分,3~6次/w為2 分,7次/w為3分。攝鈣行為共16個條目,滿分6分。經有關專家修訂后,經前期小樣本檢驗,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3個維度的α系數為0.843、0.731和0.743,折半信度值分別為0.789、0.703和0.711,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α系數為0.847,折半信度值0.732。說明編制的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可用于OP患者健康行為調查。
1.3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或接受培訓人員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統一的指導語和面對面詢問調查。①向OP患者及家屬說明研究目的及意義,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發放一般和OP健康行為調查問卷,詳細說明調查問卷填寫要求和注意事項。③OP患者填寫調查問卷,如遇到無法填寫,研究者可協助其患者完成問卷。④在患者同意的基礎上,若患者因老花眼等因素不便填寫者,研究者可逐條詢問調查問卷內容,患者口述答案,研究者填寫問卷?;颊咛钔陠柧砗?,研究者立即回收問卷,隨機抽取 5%問卷進行檢查,發現錯誤和遺漏,及時更正補充,確認問卷有效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F、t檢驗。
2.1 健康行為得分情況 發放調查問卷304份,回收有效問卷304份(100%)。健康行為總分(30.31±4.28)分,飲食行為(26.17±3.83)分,運動行為(1.82±1.73)分,攝鈣行為(2.32±4.47)分。
2.2 健康行為影響因素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婚姻狀況、職業與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評分無關(均P>0.05),性別、文化水平、工作性質和醫療保障與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評分有關(均P<0.05)。見表1。進一步多元回歸顯示,性別、工作性質和醫療保障是影響海南地區老年OP健康行為的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獲取疾病相關知識途徑 OP患者獲取疾病相關知識以媒體和經驗為主,缺少正規、有效的健康行為指導。見表3。

表1 OP患者健康行為單因素分析±s)

表2 OP患者健康行為多因素分析

表3 OP患者健康行為〔n=304,n(%)〕
老年OP是年齡增長、骨骼退化出現的衰老征象,病理機制為衰老中發生的骨組織的生理性退行性改變,受消化功能減退、運動能力減弱及各感官系統能力的減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9〕。OP與高血壓、糖尿病類似,不僅是老年慢性非傳染性病,也是行為相關性疾病,不健康行為可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10〕。目前OP治療方法非常不理想,只能緩解患者的癥狀,但不能控制疾病發病患者的數量〔11〕。密切關注OP易發人群,做到早發現和早診斷,降低骨質鈣的流失率,對防治OP極為重要。因此,深入社區,普及OP防治知識,提高OP的認識與預防,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提示海南地區老年OP 患者的健康行為水平較低,需亟待提高。OP健康行為較低可能與OP的臨床表現隱匿,患者預防疾病的意識薄弱有關,醫護人員應了解健康行為影響因素,指導患者建立健康行為方式〔12〕。本研究提示海南地區老年OP患者獲取相關知識的途徑有限,缺乏醫護人員的指導。利用媒體普及健康知識同時,應加強健康節目管理,防止對患者產生誤導,應強化健康教育意識,舉辦專題知識講座,發放健康知識宣傳資料,滿足患者疾病知識的獲取〔13〕。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健康意識高,對知識的了解增多,易于理解并具有健康行為;體力勞動者工作辛苦難以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無醫療保障患者文化水平較低,缺乏保健意識,無醫療保障患者由于經濟因素而不能長期規律補鈣和維生素D,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行為〔14,15〕。應加強對女性、無醫療保障和體力勞動者開展健康干預措施。
1 劉 強.骨質疏松癥與骨質疏松性骨折〔J〕.中華創傷雜志,2015;31(9):793-5.
2 蘇 正,楊金佶,鄭文嫻,等.健康教育對社區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知信行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2):199-200.
3 劉軍平,李軼煒,龍 云,等.影響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多因素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0):59-62,66.
4 侯武姿,杜雪平,于 溯,等.社區居民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認知狀況及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32(10):1212-5.
5 《中國全科醫學》編輯部.澳大利亞Danielle Mazza教授全科醫療案例分析-骨質疏松癥的管理〔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6):629-30.
6 王 梅.健康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20(4):24-7.
7 張智海,劉忠厚,李 娜,等.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9):1007-10.
8 孫昕霙,劉愛萍,王培玉,等.健康調查問卷設計〔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2):113-7.
9 梁莉萍,唐進先,屈 苗,等.三亞地區自然療法防治老年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學,2015;26(18):2684-7.
10 郭新峰,溫萬鑫,劉少南,等.廣州社區中老年人群骨質疏松知識現狀與影響因素調查〔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20):3430-3.
11 鄭 蔚,張 葦,張利霞,等.臨床骨質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4):2544-6.
12 羅 琳,姚 鑫,黃 嫻,等.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論在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中的應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9):1112-6.
13 羅臻怡,唐艷平.社區老年骨質疏松癥診治和健康教育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2):38-40.
14 趙桂良.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社區診治及健康教育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3):43-4.
15 肖 亮,吳艷平,蔣冬花,等.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識及相關健康行為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31):3505-7.
〔2016-03-17修回〕
(編輯 苑云杰)
李 文(1971-),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骨科疾病研究。
R592
A
1005-9202(2017)10-255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0.090
1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