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張金鐘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河西區社區防控老年高血壓成效評價模式
張曉宇 張金鐘1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天津 300070)
目的 完善社區防控老年高血壓成效評價指標,以提高社區防控老年高血壓的針對性、工作質量和資源利用有效率。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利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05例高血壓患者的知識態度行為進行調查,對117例高血壓前期人群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 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為29.67%,對高血壓知識得分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是高血壓知識得分及格的影響因素(均P=0.000)。健康信念形成率為58.74%,高血壓相關行為依從性為57.81%,控制率為46.9%,高血壓人群滿意率為51.37%,高危人群的滿意率為19.66%。該社區2013年登記患病率為46.3%,管理率為60.86%,健康教育覆蓋率為48.7%。結論 在老年高血壓防控中,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的防控重要、緊迫,應建立包括高血壓前期人群在內的社區防控高血壓評價體系,擴大高血壓防控范圍,增加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的評價。
社區;高血壓;高血壓前期;防控管理;成效評價
社區綜合防治是控制高血壓的最好手段〔1〕。社區管理是高血壓三級預防的具體落實,是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對社區高血壓病人及高危人群實施規范治療、系統干預、動態管理,從而有效促進目標人群采用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延緩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患病率,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質量的健康工作方法〔2〕。我國政府和學者已經意識到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缺乏有效的考核監督,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陷于當前發展瓶頸,是影響其健康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提出要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績效考核制〔3〕。為了建立一套適合我國的高血壓、慢性病綜合防治評估指標體系我國學者已做了大量研究〔4~7〕,但是這些研究僅把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的滿意度進行效果評估,健全社區防控高血壓成效評價模式。
1.1 一般資料 簡單隨機抽取天津市某社區體檢結果確定的高血壓患者605例,男233例,女372例,年齡60~100歲;高血壓前期人群117例,男48例,女69例,年齡60~65歲。
1.2 文獻研究法 在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檢索,閱讀與本研究相關關鍵詞、題目、摘要,得到相關文獻并復習有關文獻。
1.3 現場調查法 ①問卷調查:使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通過面對面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高血壓病人的知信行、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人群的滿意度。高血壓前期人群對預防服務滿意度指標測量通過詢問被調查者以下兩個問題:醫務人員是否告知您是高血壓前期患者需要在生活習慣上予以注意、醫務人員是否給您高血壓預防指導。以上兩個問題回答都為“是”可判定被調查者持滿意態度。調查117人,應答率為99.9%,說明所設置問題清楚易懂,被調查者能夠理解問題,指標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較好,指標所需信息可通過調查問卷直接獲得。②血壓測量:使用汞柱式血壓計,被測者測量血壓前1 h禁止飲用咖啡、茶,禁止吸煙并且囑體檢者排空膀胱,不得進行劇烈運動;體檢者在測量血壓前應安靜休息10 min,消除緊張情緒。測定坐位右上臂血壓,右臂平置于桌面與心臟同水平,袖帶氣囊的下緣在肘上2~3 cm處,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2次讀數相差5 mmHg以上,則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
1.4 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級指標為疾病管理和工作活動評價,疾病管理下設12個二級指標,為治療率、控制率、知識知曉率、健康信念形成率、規律服藥率、服藥依從性、定期檢查率、規律鍛煉率、低鹽飲食率、戒煙率、戒酒率、體重控制率。工作活動評價指標下設6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定期普查或篩查、規范化治療、規范化隨訪、登記患病率、管理率、滿意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檢驗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2.1 高血壓相關知識回答情況 高血壓患者相關知識調查見表1。高血壓危險因素正確回答率為12.68%,其中正確率最高為精神緊張35.54%,其次為高鹽飲食26.78%,高血壓遺傳史17.02%,高脂飲食13.88%,心情低落11.07%,吸煙7.93%,飲酒6.61%,不運動3.14%,睡眠質量差2.98%,最低為超重肥胖1.82%,30.25%不知道高血壓危險因素。高血壓并發癥回答正確率為28.02%,正確率最高的是腦梗、腦出血57.69%,其次為冠心病、動脈硬化47.7%,腎病5.62%,最低為眼睛損害0.99%,不知道高血壓并發癥的患者占23.97%。預防方法回答正確率為16.20%,正確率最高為低鹽低脂飲食(24.79%),其次為精神愉快23.31%,鍛煉身體、控制體重20.17%,規律生活8.10%,最低為戒煙限酒4.63%,35.21%不知道高血壓預防方法。對高血壓知識得分及格與否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是高血壓知識得分及格與否的影響因素(P<0.001)。見表2。

表1 高血壓相關知識〔n(%),n=605〕

表2 高血壓知識得分的單因素分析(n,n=605)
2.2 高血壓態度情況調查 持積極態度的患者占58.74%,其中32.40%接受過健康教育,67.44%在血壓控制平穩后仍會繼續服用降壓藥,72.40%愿意接受醫師建議,93.55%會主動監測血壓,自覺此病嚴重的占27.93%。
2.3 高血壓相關行為調查 正在服用降壓藥的占85.29%,遵醫服藥為64.46%,服藥依從性為53.18%,29.42%能定期測量血壓,94.21%不飲酒,85.95%不吸煙,能規律鍛煉為43.47%,已經改變不良習慣的為44.79%,27.44%做到低鹽飲食。
2.4 滿意度調查 滿意度最高的是監測點可及性(80.83%),其次是定期隨訪的滿意度(51.07%),滿意度最低的(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一項是藥物提供,38.84%對藥物提供不滿意。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對與醫務人員的交流情況表示滿意。在高血壓前期人群滿意度調查中,47.86%的高危人群表示對高血壓預防服務一般滿意。見表3。
2.5 社區高血壓防控工作 社區在2012年和2013年定期普查或篩查分別為6 924人和7 600人;2012年社區規范化治療6 149人,2013年6 942人;2012年社區規范化隨訪7 141人,2013年7 666人;2012年社區登記患病率46.0%,2013年46.3%;2012年社區管理率52.0%;2013年60.9%;2012年社區健康教育覆蓋率44.0%,2013年48.7%。

表3 滿意度調查〔n(%),n=605〕
1)n=117
近年來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行為因素干預,重視高血壓的三級預防。《指南》指出,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和死亡的總體風險〔8〕。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對高血壓進行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實施有效防治措施。更重要的是,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的一級預防,做到三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并存。本研究擴大研究對象,開始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的進行評價,以期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減少高血壓的發病率。
從衛生服務的角度來說,滿意度是指人們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質量等方面的要求而對醫療、保健衛生服務產生的某種期望,然后對所經歷的醫療、保健服務進行比較后形成的情感狀態的反映〔9〕。在本研究中,高血壓前期人群對社區預防高血壓的滿意度不高,甚至表示沒太多接觸預防服務,這與國內〔10〕相關研究結果一致,考慮原因一方面是正常高值血壓患者自覺血壓水平正常,并無不適感,因而忽視了高血壓防治,另一方面,社區缺乏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的重視,知識宣講及行為干預工作欠缺,導致滿意度不高。
1 王永峰.行為因素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研究〔D〕.唐山:華北煤炭醫學院,2013.
2 連燕舒,胡曉江,李 艷,等.采用Delphi法構建社區高血壓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6):928-9.
3 吳 艷,董忠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J〕.社區醫學雜志,2011;9(7):1-4.
4 周海濱.社區高血壓綜合防治效果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學院,2004.
5 章煒穎,杜亞平.高血壓病社區防治的績效考核指標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8;28(10):748-50.
6 馬海燕,郭 清,許亮文,等.社區慢性病管理適宜技術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0;11(11):1095-7.
7 趙 佳,張曉薇,蘇 楠,等.基于家庭醫生制服務的社區高血壓患者綜合控制績效評價〔J〕.醫學信息,2013;26(6):70.
8 馬利偉.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天津市社區衛生服務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管理學院,2011.
9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10 唐燕飛,朱春燕,耿慶山,等.社區老年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度調查〔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4):591-2.
〔2015-12-17修回〕
(編輯 苑云杰/杜 娟)
張金鐘(1953-),男,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醫學倫理學研究。
張曉宇(1989-),女,碩士,主要從事衛生服務研究。
R544.1
A
1005-9202(2017)10-255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0.091
1 天津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