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玉冰
你和搭檔的事業(yè)價值觀吻合嗎?
文/高玉冰
戀愛時,人們會說要找到三觀相符的那個對的人。所謂三觀,就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時候,我們所說的這三觀也不一定具體是指對事情具體的觀點,而是指看待問題的方式。戀愛婚姻時的兩個人的三觀相符如此重要,那么在事業(yè)中呢?有些人可能在事業(yè)中與搭檔、助手能夠達成默契,一帆風順,也有一些人在事業(yè)上升過程中,屢次遭遇痛心的背棄、絕望的爭吵和不被理解的茫然。
其實,在事業(yè)中的價值觀相符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亞于戀愛與婚姻。因為,我們一天中有大半以上的時間與工作相陪,能有與你志同道合、價值觀取向接近的搭檔,一起開創(chuàng)事業(yè),是件很美妙的事情。
可惜,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更加不知道對方的,所以才不斷有誤會、遺憾在發(fā)生……


Christin,女,廣州某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

Tina,女,同公司副總經理
Christin是一家知名的管理咨詢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她以高水平的專業(yè)能力和一支優(yōu)秀的團隊而贏得眾多客戶的認可,在業(yè)內做得風生水起。這段小故事發(fā)生在幾年前,當時她與公司副總Tina一同前往上海出差拜訪某客戶。
在客戶的會客室稍作等待的這段時間里,Christin正在檢查自己所帶的資料,為接下來的會面、談判作最后的充分準備,她看到Tina很悠閑地坐在旁邊,既不打開資料作檢查,也沒有任何想要打開的意思,心里暗自就有點不太高興。很快地,客戶一行人進入會客室,雙方就合作事宜展開討論。
在這個過程中,Christin想要就一份資料進行補充深入說明,她指著Tina手上的資料袋,想請她拿出來,誰也沒想到的是,Tina臉色一沉,重重地將資料袋打開,又啪地一聲放在桌子上,這可讓Christin嚇了一跳。這還當著客戶的面呢?怎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呢?她的心里躥起一把無名火,笑容凝結在臉上,難堪與尷尬交集,氛圍一下變得奇怪起來了。還怎么能夠好好地談下去呢?客戶見此情況,緩緩地說,要不,我們改個時間再談吧。
只能這樣了,Christin強力維持著臉上的微笑,收拾東西離開。在回程的路上,她們同坐一車,卻都氣呼呼的,互相誰也不理睬誰。一陣氣過后,Christin開始細想,她與Tina結識十幾年,兩人以前在同一家外企共事,專業(yè)能力不相伯仲,正是因為互相有欣賞、有認可,所以當Christin決意辭職創(chuàng)業(yè)時,第一個想到的搭檔人選就是Tina。而在公司起步最困難的頭幾年,兩個人攜手合作開發(fā)市場,可謂默契十足,開了掛一般火力沖刺,這才在業(yè)內站穩(wěn)腳跟。
當公司步入良性發(fā)展,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了,為何Tina會出現這樣的不滿情緒呢?對此Christin百思不得其解。作為管理咨詢大師,Christin很清楚她與Tina之間的情緒小問題,將有可能嚴重影響到公司未來發(fā)展,她不愿意看到這個糟糕的走向,她愿意主動與Tina作溝通,了解她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些什么。
Christin拿出一套《價值觀》卡,雖然這套卡她曾無數次地讓客戶選擇,為他們作價值觀傾向分析,而對于自己及重要的搭檔,卻還是第一次。她把紫色-職業(yè)傾向型的卡片取出來,請Tina和自己分別從中抽取自認為在事業(yè)中最看重的三張價值觀卡。
Christin選擇的是“專業(yè)、專注、勤奮”,再看Tina選擇的則是“專業(yè)、自主、平等”。
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把專業(yè)放在了第一位,確實,她們都是很有水平的專業(yè)人士,一直力求帶給客戶最具專業(yè)的幫助和支持。但后兩張卡的不同,才真正揭示出兩人原來在價值觀取向的不一致。
作為公司創(chuàng)始人、總裁的Christin,對公司上下有著強烈的責任和壓力,她以更多的專注力和勤奮,投入在公司建設上。而漸漸忽視了公司的得力干將、自己的左膀右臂Tina的需求,原來她除了同樣注重專業(yè)能力之外,還有一份自主意識的需求,希望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一面,而不是長期在Christin的光環(huán)籠罩下,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時在上??蛻舻霓k公室里,其實Tina已經作好為客戶作下一步資料解釋說明的準備,當Christin提醒她時,長期以來壓抑在她心底的“我不受重視、我什么都要聽你的、我什么也做不好只有你能行”等心情,頓然爆發(fā)。
話已至此,Tina索性敞開了心扉,她告訴Christin:有一次我們外出喝咖啡,你拿出200元錢叫我去買咖啡是個什么意思呢?還有一次,去見某某客戶時,你老是不斷地提醒我下一步該做什么、該說什么了,難道我是第一天出來工作的實習生嗎?……
Tina的連珠炮似的話語令Christin著實震驚,原來矛盾竟然出自這些她做夢也想不到的細節(jié)上。出于一貫的謹慎,她的確是習慣性地喜歡叮囑員工,她認為這是一種工作的認真和負責,而主動掏錢喝咖啡更是她自認為是老板嘛,不應該小氣,卻反倒被對方誤會成一種不平等的關系角色。
兩個在職場上相伴走過十幾年的女人,開始了一場細細地下午茶敘,這也是兩人自打拼公司以來,除了談工作之外的第一次談心。在溝通中,兩人漸漸明白,原來自已以為的這層意思,其實并不是對方的本意所在。
誤會,在對話中漸如輕煙消散。
而更重要的是,兩個人互相明確了對方的事業(yè)價值觀。在兩人的往后合作中,也大致懂得了對方的需求,更加能夠尊重對方、信任對方、包容對方,而長期、愉快地合作走下去。
不管是當老板還是當員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事業(yè)價值觀,而且這世上很難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有人工作是為了賺錢養(yǎng)家,有人工作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有人工作是如同革命一般的斗志昂揚……每個人的事業(yè)價值取向如此迥異,能選擇在一起做事的人最好能夠有相似的價值觀,不然的話,也將難以長久堅持。
(本期故事取材于2017第9屆萬新·中國眼鏡行業(yè)青年才俊峰會的王玉博士、有關“情商與領導力”專題講座案例。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