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超
昔日的動作明星史蒂文·西格爾在大銀幕上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進入2016年后卻突然活躍起來,先后出演了《狙擊手:特別行動》和《殺死薩拉查》兩部影片,前者還是其自導自演的。在這兩部影片中,西格爾的戲份不多,但這并不影響影片利用其昔日的影響力來造勢,也不妨礙他在影片海報上占據最主要的位置,而將真正的主角擠到了角落里。不過,作為軍迷則更為關注影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和展現的戰術動作——
故事情節跌宕曲折
布魯克·辛克萊是國際上有名的毒梟,不過他還有一個更有影響的幕后老板叫作約瑟夫·艾爾·薩拉查。薩拉查是一名原蘇軍士兵,在阿富汗戰爭期間逃離軍隊干起了販毒的營生,很快成為獨霸一方的國際大毒梟。薩拉查是美國緝毒局(DEA)重點關注的對象,一直在軍方支援下試圖將其捉拿歸案。
哈里森(史蒂文·西格爾飾)是負責指揮軍方特種部隊配合緝毒局捉拿薩拉查的指揮官,而德羅爾則是負責偵辦薩拉查一案的美國緝毒局指揮官。在一次哈里森和德羅爾共同指揮的突襲行動中,薩拉查在羅馬尼亞的老巢被徹底搗毀,他的副手布魯克被活捉,而薩拉查本人則被擊斃。
湯姆·詹森是美軍特種部隊的成員,奉命調到一支配合緝毒局進行反毒品作戰的特種小分隊。這支小分隊由5人組成,其中有位美女特種兵特別引人注意。她的名字叫阿曼達·查韋斯,小分隊另兩名隊員是拉米雷斯和登茲,小分隊的指揮官則是斯科尼。詹森加入小隊后的第一個任務,是前往羅馬尼亞接運一個引渡到美國的囚犯。在行動之前,斯科尼把緝毒局發來的薩拉查尸體照片交給眾人辨認。
到達羅馬尼亞后,德羅爾會見了這支小分隊,然后宣布此次行動的真實目的,就是將實際上沒有死亡的薩拉查安全引渡到美國去。原來,薩拉查在突襲行動中并沒有死亡,而是被哈里森活捉了。隨后,美國政府與薩拉查達成秘密協議,薩拉查作為證人到美國作證,為了保密,由緝毒局偽造了他的死亡。事成之后,由美國官方安排薩拉查后半生的生活。
詹森等人聽到這一切后極為驚訝,特別是斯科尼感到事情不太對,認為德羅爾應將薩拉查放到更為安全的美軍基地內。但德羅爾堅持說外界已經認為薩拉查死了,不會有人來干擾行動,并且要求將人放到市區內的國際貿易中心賓館內,斯科尼等人只需要看管薩拉查24小時即可乘飛機前往美國。在德羅爾與哈里森的壓力下,斯科尼妥協了。
到達賓館后,德羅爾將手下的女特工盧卡留下,自己離開了賓館。斯科尼將現有的6個人分配在各處執行警戒和巡邏任務,以保證在接下來24小時內的安全。詹森在對樓頂的巡查中,發現了賓館的禮儀主管埃米利亞,在排除他的疑點后把他放走了。
就在大家認為平安無事,派詹森和阿曼達外出購買食物的時候,麻煩來了。薩拉查的副手布魯克率領大批武裝毒販扮為足球隊員進入賓館,然后分成數隊發起攻擊。先是買食物回來的詹森和阿曼達在地下停車場遭到襲擊,雖然詹森擺平了對手,但阿曼達卻被對方捉走了。詹森緊急通知斯科尼等人后,趕往樓上支援。恐怖分子從樓頂索降進入薩拉查所在房間,并與斯科尼等人激烈交火。奇怪的是,薩拉查卻拿起武器與斯科尼等人并肩作戰,將進入房間的毒販全部消滅。原來,此時的布魯克并非來解救薩拉查,而是想趁機殺死他取而代之,并且獲取薩拉查在此處的大筆財寶。
詹森與斯科尼等人會合后,欲救出阿曼達后再殺出去。與此同時,羅馬尼亞警方包圍了賓館,并且與布魯克取得聯系。布魯克要求用德羅爾來交換全部人質。德羅爾到達現場后,與警方決定滿足布魯克的要求。誰知德羅爾進入賓館后就將身上的竊聽器扔到水里,然后和布魯克攀談起來。原來,德羅爾已經被布魯克收買,先是將其釋放,然后通風報信,想一起奪取財寶。
經過幾次交火,斯科尼等人傷亡殆盡,只剩下詹森救出阿曼達和薩拉查一起試圖逃走。哈里森趕到現場后,帶領羅馬尼亞特警分隊突入賓館,最終消滅了布魯克及其手下,德羅爾也被詹森殺死。就在事情看似結束的時候,薩拉查突然劫持了阿曼達,然后在潛伏在賓館內的埃米利亞接應下逃走了。
在事件之后的調查過程中,詹森一直認為是德羅爾出賣了情報導致他們受到襲擊,直到哈里森解釋說阿曼達是薩拉查的妹妹,她也是內奸之一,詹森這才搞明白事情的真相。
影片最后,在公開資料中哈里森宣稱德羅爾殉職,薩拉查和阿曼達都在交火中被打死,尸體被沖入下水道流到河里找不到了。而實際上對薩拉查的追殺仍然在秘密狀態下進行著,而詹森仍然是行動中的成員。至于最后的結果,恐怕要在續集中才能展現出來。
影片中的武器裝備
作為一部美國和羅馬尼亞合拍的電影,《殺死薩拉查》一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與其他影片有著很大的不同。可能是因為影片是在羅馬尼亞取景的緣故,片中以羅馬尼亞的國產輕武器為主,外加少量西方生產的槍械。如影片中羅馬尼亞特警裝備格洛克手槍和仿制的AK步槍;斯科尼率領的小分隊以格洛克手槍為主要武器,另外配備了AR系卡賓槍;哈里森在影片開始率領的突擊小隊也裝備有同樣的武器。影片不論是武裝毒販還是羅馬尼亞警方人員,大多裝備羅馬尼亞產武器,從這一點上來說,無疑給看慣了西方槍械的觀眾帶來一些新鮮感。
大家都知道,羅馬尼亞是原蘇聯時期華約組織的成員國,雖然現在早已經加入北約組織和歐盟,但數量巨大的原蘇系武器裝備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淘汰的。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本片中出現大量的AK系列突擊步槍。羅馬尼亞仿制的AK47步槍被稱為AI,除了槍身標識之外,與原版型號沒有什么區別。仿制的AKM被冠以AIM的名稱,也被稱為M1963,其與AKM最大的區別是槍身護手下方有一個向前方傾斜的小握把,是與護手一體加工而成的。AIM的折疊托型號——AIMS,也被稱為M1965。其為了防止向前傾斜的前握把妨礙槍托的折疊,將其改為向后方傾斜,看起來外形有些怪異。后來,羅馬尼亞還采用過類似東德KMS突擊步槍的向右折疊的槍托,用以替換原來向下方折疊的槍托。影片中出現的AIMS突擊步槍就是采用了這種向右側折疊的槍托。不過,影片開始哈里森率隊突襲薩拉查莊園時出現的一支AIMS突擊步槍,明顯是在槍口位置安裝了發射空包彈的助退器,如此裝置是部隊在訓練時加裝的,這也成為影片道具上的敗筆。
羅馬尼亞仿制的AK74被稱為AI-74突擊步槍,同樣也有折疊托型號,即AIS-74。為了擴大AK系列槍械的出口市場,羅馬尼亞分別研制了5.54mm口徑和5.56mm口徑的AI-74系列突擊步槍,用于裝備本國軍隊或出口。影片中,哈里森率領羅馬尼亞警方特種部隊突擊毒販據守的國際貿易中心賓館時,哈里森和特種部隊指揮官都是使用AI-74突擊步槍,不過為了突出哈里森的領導地位,他的槍上加裝有光學瞄準鏡,而其他特警隊員則都使用AIMS突擊步槍。
影片中另一種表現突出的武器是蘇式GP-25榴彈發射器,它與我們在銀幕上經常看到的美制M203榴彈發射器相對應,但兩者從結構和操作方式等方面來說存在著很大不同。
GP-25榴彈發射器的最初型號是GP-15,是受美軍列裝M203的刺激而于1970年代研制的。GP-25榴彈發射器是GP-15的改進型號,是大量裝備蘇軍部隊的武器,首次投入實戰是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的1980年代初。GP-25可以加裝到蘇聯/俄羅斯幾乎所有現役的步槍上,其不僅可以進行平射也可以進行大角度射擊,因此可以對付隱藏在障礙物后、掩體后、散兵坑內或小山丘背面的目標,其主要戰術用途為摧毀50~400m射程內暴露的單個或集團目標。GP-25工作原理的最大特點為與迫擊炮類似的口部裝填方式,而不像M203那樣從發射管后部裝填。
影片有一款槍械讓人難以辨認。這款槍出現在布魯克率領的毒販手中,無論是毒販還是美軍特種部隊,都使用了這種武器。從其長而窄的彈匣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沖鋒槍,但其怪異的外形確實很難讓人看出其廬山真面目。實際上,這是羅馬尼亞研制的一種以色列烏齊沖鋒槍的變型槍,型號為ASALT-96。原烏齊沖鋒槍結構緊湊,槍身短小,其彈匣位于握把內,扳機位于握把前方,這部分結構與現代手槍類似。ASALT-96沖鋒槍在烏齊沖鋒槍槍身后部加裝了類似MP5的伸縮式槍托和小握把,并且將扳機從彈匣前方移到彈匣后方,使得其具有了與一般沖鋒槍類似的結構。其還改進護手形狀,使得據槍的舒適性更高。從影片中的作戰環境來看,這種武器在賓館內使用無疑要比羅馬尼亞警方使用的AIM突擊步槍更為合適,其發射的9mm手槍彈的射程和威力在室內戰斗時也足夠滿足要求。
影片中,斯科尼小分隊在武器配備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作為一支配合美國緝毒局進行緝毒行動的軍方特種小分隊,他們面對的并不是裝備齊全的正規部隊,但毒販也擁有很強的火力。一般說來,單獨的毒販通常攜帶便于隱藏的手槍,而成群的毒販則攜帶自動武器。因為大群毒販往往攜帶的毒品數量也很大,他們不僅著眼于對抗執法機構可能的抓捕,而且還要提防其他犯罪集團可能的“黑吃黑”。影片中,斯科尼的小分隊前往接運引渡囚犯時,就可能面臨這樣的狀況。而斯科尼小分隊基本上都是配備手槍,雖然有個鏡頭中登茲曾從背包內取出一支AR系卡賓槍,但并未看到實際使用。這就是說,小分隊雖然配備有卡賓槍,但數量肯定非常少。如此一來,單靠手槍是難以同擁有大量突擊步槍和沖鋒槍的毒販對抗的。手槍的穿透力、威力等性能完全處于下風,特別是對方如果利用某些較厚的墻壁或家具作為掩體,手槍就難以穿透,而突擊步槍則可以有效穿透上述遮蔽物,從而使得對手完全處于不利地位。事實上,單純配備手槍的隊伍在影片中的那種情況下是不可能支撐很長時間的,很快就會被對手兇猛的自動火力壓制并消滅。
雙方的戰術表現
就戰術方面來說,影片中展現的細節也有不少失誤。
來看看這次據說是極端“秘密”的接運引渡囚犯的行動。按照影片中的說法,美國政府精心掩蓋了薩拉查還活著的事實,試圖從其口中獲得國際販毒組織的有關情報。如此一來,不論是薩拉查本人還是接運行動本身都成為高度機密,我們就來看看影片是如何對待這一“高度機密”的?
斯科尼小分隊奉命接運對于外界來說已經“死了”的囚犯,但他們卻全副武裝威風凜凜地跑到了羅馬尼亞。這些人一個個身穿防彈背心,里面是印有“U.S.ARMY”(美國陸軍)標識的T恤,每個人都有腿部槍套,全部警惕地握著手槍。看起來很拉風是吧?但問題是隊員們是來執行秘密任務的,如此扎眼的裝束,無論出現在羅馬尼亞的任何地方都會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他們就穿著這樣的行頭開車到了賓館,不僅如此,進入房間之后,居然還有一名隊員全副武裝地站在房間門口放哨。要知道,這時的國際貿易中心賓館仍舊處于對外營業狀態,各色人等以及旅客都在出出進進,賓館工作人員也要到各個樓層工作。這種行為是在告訴人們,這里有不尋常的事在發生!更可笑的是,詹森巡視樓頂,以及他和阿曼達外出購買食物,也不更換衣服且就將自己的武器暴露在外面,這無疑會引起更大的注意。正常來說,執行這樣的秘密任務,參加行動人員應該著便裝,將隨身武器隱藏起來,盡量使自己看起來和普通旅客沒有什么兩樣,否則,很容易引起武裝劫匪的注意。
哈里森率羅馬尼亞特警分隊對國際貿易中心賓館發動攻擊時,同樣也有很多紕漏。這些人就在大白天成縱隊向賓館接近,毫無火力掩護來壓制毒販的火力,而且也沒有看到有狙擊手對他們進行支援。接近賓館大門后,打頭的隊員慢吞吞地觀察了一下里面的情況,發現沒有人,然后將全身暴露在門口掏出閃光彈或煙霧彈,還未及投出就被廊柱后面閃出的毒販擊倒。此時,特警分隊忙著救人,殲敵任務就落到了無所不能的哈里森身上,后面自然就是主角光環照耀下的射擊表演了。這種場面確實談不上“戰術”二字。
影片中的主角的確屬于那種被主角光環籠罩的類型,其不需有良好的戰術表現卻不會被打死,就連受到攻擊的機會都很少(除了詹森在近身格斗中受了不少罪)。哈里森常常毫無掩蔽地往前跑,從來不擔心自己成為對方槍械的射擊目標。哈里森面對的毒販,基本上都是手持槍械沖上來而不知開槍,好像是故意送上來讓哈里森殺死一樣,要么就是想用槍托把這位昔日的動作明星打翻在地,當然,他們都沒有達到目的。薩拉查更是夸張,布魯克手下的人不知是見到這位大毒梟就嚇破了膽還是怎樣,不是愣在那里就是試圖轉身逃跑,最后只有挨個被薩拉查打倒在地。
在戰術方面,影片中毒販的表現倒是更專業一些。毒販們對賓館發起的突襲,從形式上來說是正確的。這些毒販兵分四路,分別向各自的目標發起攻擊,其中兩路攻擊薩拉查所在的房間,一路控制賓館大堂并扣押人質,另一路襲擊地下停車場內買食物回來的詹森和阿曼達。地下停車場的一路4個人乘坐2輛摩托車發動攻擊,但因為未注意受攻擊的突然性,很快被詹森擺平。但這一路并非沒有收獲,女匪首安娜成功俘獲了阿曼達,看樣子布魯克是想把阿曼達活捉后作為要挾薩拉查的籌碼。攻擊大堂的一路順利達到了目的,扣押了大量人質。攻擊薩拉查房間的兩路毒販,分別試圖乘坐電梯和從樓頂索降進入房間。如果要發起協同一致的攻擊,乘坐電梯的一路和索降的一路最好能夠到達目標附近后,按照統一信號指示同時攻擊,這樣就可以使斯科尼小分隊腹背受敵難以抵擋。但是,計劃執行時出了岔子。詹森從地下停車場出來后路過設備控制室,用繳獲的手榴彈將控制設備炸毀,使得電梯停止了運行。電梯里的毒販只好扒開電梯門改走樓梯,這樣一來就耽誤了時間。索降的一路等得不耐煩,或者到了規定的時間就單獨發起了攻擊。他們索降下來后用槍打碎窗戶玻璃,進入薩拉查所在的房間,并立即與房間內的斯科尼和薩拉查展開槍戰。在門外警戒的登茲聽到槍聲,就進到房間內幫忙。3個人居然只憑借手槍將好幾個擁有全套自動武器的毒販全部擊斃,再次創造了奇跡。待從樓梯上來的一路毒販接近薩拉查等人所在樓層時,又迎頭撞上從樓梯向樓下轉移的薩拉查等人,在面對薩拉查的驚異和恐懼中被全殲。應該說,毒販的總體部署還是比較合理的。
地下停車場一路主要負責消滅或牽制詹森,以及活捉阿曼達,也基本上達到了目的。攻擊大堂一路獲得了成功,控制了大堂和大量人質;另外兩路負責殺死薩拉查。
毒販最后之所以沒有達到目的,主要是因為牽制詹森的一路未能很好完成任務,使得詹森有時間通知斯科尼并將電梯控制設備炸毀,最終本來協同良好的兩路毒販失去了協同,落得被各個擊破的結果。如果當時詹森沒有炸毀電梯控制設備,那么乘坐電梯的毒販就會直撲薩拉查所在房間的大門,在門外的登茲等3人(另外2人在看守樓梯)必然難以抵擋,因為這里根本就沒有可供隱蔽的位置。這樣,不僅在屋內的斯科尼等人不會得到登茲的支援,反而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毒販一方的戰術表現優勢也就到此為止,此后便陷入了一塌糊涂的困境。布魯克為了交換德羅爾進入賓館,居然提出用全部人質進行交換的條件。要知道,羅馬尼亞警方之所以不敢貿然向賓館發起強攻,就是因為布魯克扣押著大量人質。而德羅爾卻是一名美國緝毒局的特工,雖然他的生命同樣重要,但畢竟他是在執行任務,就像發生戰爭軍人就需要挺身而出,出現犯罪警察就需要直面危險一樣,其影響羅馬尼亞警方采取行動的程度是不能與大量人質相提并論的。布魯克釋放全部人質使得自己失去了最重要的籌碼,直接導致后來羅馬尼亞警方發起突襲行動。而哈里森指揮特警分隊對賓館發起突擊時,毒販們更是處于一片混亂之中。本來,賓館門上安裝有遙控炸彈,但特警分隊接近大門時卻無人引爆。只有一名特警試圖向大堂內投彈時,毒販才從廊柱后閃出來射擊。但是,這些毒販也就做到這里而已,他們既沒有利用有利地形組織起左右和上下交叉的火力,也缺乏頑強的抵抗意志,開了幾槍就試圖逃走,結果全部被哈里森一人擊斃。
影片中,哈里森直接指揮羅馬尼亞的特警分隊向賓館發起突擊,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作為主權國家,羅馬尼亞不可能將自己的特警部隊交給哈里森指揮,因為這涉及到國家主權問題。而且同樣重要的是,哈里森作為美國軍方人員,其在國外的法律地位問題也是非常棘手的。在羅馬尼亞土地上,身為美國軍人的哈里森是沒有執法權的。在現實中,很難想像羅馬尼亞警方會將特警分隊的指揮權交給一個美國軍人,這將會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從而導致民眾對于政府是否能夠維護國家主權的強烈質疑。
編輯/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