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
有媒體報道,隨著2月14日到來,網上掀起一股以“挽回前男/女友”“代追男/女神”為主要經營業務的風潮,單身的你只需要付款2000元,由賣家推薦的“老師”代替買家聊天,花一個月的時間或許便可以順利擁有心儀的另一半,賣家甚至宣稱其成功率可以高達9成。有記者調查體驗后發現,一旦代追失敗,賣家也僅以退款一半的金額了事,原先聲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卻沒有任何資質證明。
據國家民政局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單身人口已逼近2億。這樣龐大的人群必然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有人看準了單身經濟的蛋糕,想要從“單身狗”們身上賺一筆錢,也很正常。但是,由此催生的所謂“單身經濟”必須要走正規路線,絕不能依靠歪門邪道的手段去賺錢。比如說,專門為單身人士服務的單身公寓、單身套餐等,這些都可以有,但類似幫助單身男女代追另一半這種生意,從頭到尾都充滿了風險與爭議,不能簡單將其歸入正常的單身經濟之列,而是應當對其真實性、合法性等予以詳查。
網店“代追另一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生意,消費者付出的是實打實的金錢,網店提供的是所謂的“代追男女神”服務,而判斷這一場交易是否物有所值,則要看網店代追服務的服務效果。對此,我們且不說賣家宣稱的“成功率高達9成”很有夸張的嫌疑,就算是代追服務真的成功率頗高,恐怕兩個人最終走到一起也不是代追服務的功勞,而很可能是兩人早就彼此傾心,代追服務充其量不過是捅破了最后一層窗戶紙。試想,如果被追求者對追求者不感興趣,難道會因為代追服務的幾句甜言蜜語而改變看法嗎?顯然不會??梢?,對于這一類情況,消費者與其選擇花錢購買代追服務,還不如勇敢一點直接對心儀對象表白,結果都是一樣的,過程卻簡單多了。
退一步講,就算是代追服務的賣家果真嘴上功夫了得,有能力依靠他的如簧巧舌讓一位本來無意的人愛上你,這種所謂的代追成功同樣值得質疑。男女雙方彼此不夠了解或者缺少基礎,僅憑花言巧語將兩人生硬地湊成一對兒,這樣的感情很難能夠長久保持,到最后購買代追服務的錢還是白花了。更為遺憾的情況是:一旦被追求對象發現了網店代追的蛛絲馬跡,意識到你竟然連談戀愛都要他人幫助代勞,原本對你懷有的好感可能因此蕩然無存,必定將你追求他或她的希望之火徹底澆滅,如此悲催的代追堪稱得不償失。
總之,無論結果如何,代追服務本身都沒有太大的作用和價值,如此服務更像是借機斂財。根據相關規定,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應當有固定場所及相關資質,而提供代追服務的“心理咨詢師”卻拿不出相關證明,其服務的合法性令人生疑。如前所述,單身經濟可以有,但請單身經濟的商品及服務提供者們拿出真心、擺正位置,切莫沉迷于代追服務這種虛妄的機遇中,依靠邊緣化的忽悠手段來謀利。須知,單身經濟唯有走入正軌,才能真正打開市場、迎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