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即報制度其實是為廣大黨員干部設了一道防線,比如某領導干部因某種原因不便于讓其出國(境)的,我們可以及時制止。再比如,浙江經濟發達,不少人投資理財,資產存在的形式多樣,即報制度可以實時掌握這些情況,便于發現問題并及時干預,將發現的一些腐敗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浙江省紀委、省監委派駐浙江省公安廳紀檢監察組組長、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張鋼,參與了即報制度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5月19日,他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結合自身經歷,通過一些案例與數據,談了該制度出臺的背景、實施的效果以及今后尚需完善的方面。
基于年報的局限性制定

中國新聞周刊:中央已有年報制度,為什么浙江省公安廳還想要出臺“全警參與、人人填報”的即報制度?
張鋼:中央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已實施多年,對家庭財產、子女就業、婚姻、出國等個人事項都有報告要求。這個年報制度,只針對縣處級以上領導,且每年報一次。一年一報,中間有變化,組織上不能及時掌握,也就難以及時提醒防范。
雖然組織部門也有一定的核查比例,但多數只有發生提拔任用等情況時,才會去核實,不利于及時掌握情況。所以有的人填報比較隨意,同時由于時間周期跨度長,導致核查時的信息與填報信息出現不一致,在干部管理監督方面存在斷檔現象。
由于年報的這種局限性,我們認為領導干部有些事項存在隱患或風險,需要組織及時了解、掌握、干預。這也是我們出臺即報制度的初衷。
中國新聞周刊:首先在公安系統試行該制度,與該系統的特點有沒有關系?
張鋼:2015年7月底我到省公安廳任職后,體會到了公安隊伍的特殊性。
從數量上看,公安隊伍比較龐大。目前,浙江全省公安機關就有7萬民警,10萬輔警。其中,省公安廳本級就有3000多名民警,處級以上領導干部600余人。
從與百姓的關系看,公安隊伍與百姓接觸最直接,涉及社會方方面面。我們行使法律賦予的執法權、行政權,一個普通民警也掌握不少權力,因此非常有必要通過制度來加強監督管理,防控風險。
從職能定位看,公安機關是一支半軍事化隊伍,擔負著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等重任,是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理應比其他公務員隊伍要求更嚴格,紀律更嚴明。習總書記對全軍強調要確保“三個絕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公安機關也必須做到。首要一點就是絕對忠誠,忠誠是警魂!要做到這些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更加需要制度培育。
基于上述幾個特點,更加堅定了我結合公安機關的性質,對中央年報的相關規定進行延伸補充的想法。這個思路提出后,廳黨委非常重視,也覺得非常有必要,民警們也很理解。
2015年9月,也就是我到公安廳大約兩個月后,就著手組織起草該制度的相關內容。主要參與者有駐廳紀檢監察組領導及相關人員等六七個人。
同年12月,這份歷時3個月、修改五六稿的即報制度正式試行。
約談35個廳屬部門一把手
中國新聞周刊:該制度制定過程是怎樣的?這個過程中,你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張鋼:該制度是在深入貫徹中央、省委和省紀委相關規定要求,并經多次討論研究后出臺的。
我們紀檢監察組相關人員整理材料,并將意見建議寫成初稿,然后提交分管組領導審核修改,流轉廳屬相關職能部門提出修改意見建議,經匯總后再提報到我這兒。最后,再報廳黨委會審議。在制度起草過程中,駐廳紀檢監察組還廣泛走訪調研,到一些部門開座談會。聽取各部門民警的意見,了解哪些環節容易出問題,哪些內容需要加強。
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多次補充完善,其中有些內容,在制定中也經歷了多次磨合溝通。比如,針對黨員干部的婚姻變化情況,就有過討論。后來確定為,新婚、再婚等情況事前7日報告;離婚、喪偶等情況,事后7日內報告。
還有在出國(境)方面,因為因公出國(境)本身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所以即報制度制定中,開始只對因私出國(境)做了明確要求。但是我們覺得原來確實存在有人打著考察學習的旗號外出旅游的先例,還有在出國(境)經費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小問題,所以大家討論后,形成一致意見,認為因公出國(境)也應納入即報制度。
中國新聞周刊:該制度推行時,有無遇到阻力?
張鋼:這個制度推行還是比較順暢的。駐廳紀檢監察組把即報制度與督促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領導干部日常廉政談話制度等相結合。比如廉政談話,我負責與廳屬部門一把手談話;副組長與其他班子成員談話;其余民警由廳機關紀委或本單位主要領導談。談話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強化對即報制度的落實,告訴他們為什么報、如何報等。
2017年初,我把浙江省公安廳所有廳屬部門一把手談了一個遍,總共涉及35個單位59個主官(部分單位屬于 “雙主官制”,政委、總隊長都是第一責任人)。這種談話都是面對面進行,每個單位分開談,而不是為了省事兒把這50多人集合在一起一塊兒談。一般快的時候,每個單位談話1個小時左右,有時一天談4個單位。用了大約兩個月時間,把所有廳屬單位一把手談完。
我每次都告訴他們,這項制度不僅是我們要你這么干,而是你自己要發自肺腑地想這么干。
16人因申報不實未被提拔
中國新聞周刊:對浙江省公安廳來說,申報的信息主要有什么用途?
張鋼:我們現在重視檔案建設。所有即報表都要成為檔案,還要分門別類地歸檔,交檔案室,存入信息庫。這種“留痕”便于監督管理。比如相關人員牽扯到信訪問題,可以隨時調閱他們的即報表,查看有無情況。
民警如果不如實報告、隱瞞不報或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報告,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在省公安廳,我們嚴格執行“逢提必查”的規定,2016年至今,就有16名民警,因為個人重大事項申報不屬實未被提拔,這是實實在在的教育監督效果。
2016年,全廳共收報處級以上個人即報表178人次,其中廳黨委班子成員6人次、省管領導干部33人次,科級干部1972人次。因為原來的年報只針對處級以上干部,如果不采取這個即報,科級干部這近2000項個人有關事項,我們就不能掌握。
這些信息有助于我們及時有效地開展監督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提醒,及時化解或糾正不應該發生的問題。這其實是為廣大黨員干部設了一道防線,比如某領導干部因某種原因不便于讓其出國(境)的,我們可以及時制止。再比如,浙江經濟發達,不少人投資理財,資產存在的形式多樣,即報制度可以實時掌握這些情況,便于發現問題并及時干預,將發現的一些腐敗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即報制度還能體現組織上的關懷,比如有些人因婚姻變故等原因,情緒低落影響工作,我們可以及時勸導,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
中國新聞周刊:怎么管理這些信息?又怎樣確保這些信息的保密性?
張鋼:即報表除了保留紙質版,所有即報信息都被電子錄入登記備案系統。
駐廳紀檢監察組會給每份即報表編一個序號,還有一個整體目錄,方便統計與核查。
在報告方式方面,即報制度規定,副處級以上黨員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在發生及變更時,按即報內容和時限填寫即報表,經部門黨組織和分管廳領導閱簽后,報送駐廳紀檢監察組、廳政治部備案,正科級及以下黨員干部報所在部門黨組織閱簽存檔。
因為這種報告方式經歷的環節非常少,除填報人外,全程只有三四個人知道,每個環節負責人的保密意識也很強,所以保密工作還是做得比較好。
中國新聞周刊:我了解到,這項制度出臺后,公安廳多部門警種結合自身特點,個性化地制定了實施細則。你怎么看這種自我加壓的現象?
張鋼:這種自我加壓在意料之中,公安機關本該如此,也體現了各級領導干部對即報制度的認可和重視。這些細則都是他們結合本警種執法執勤的實際出臺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
買車下一步要納入申報
中國新聞周刊:即時申報制度實施一年多來,效果怎么樣?
張鋼:從這一年多來的效果看,即報制度能及時地、動態地了解民警的具體情況;在填報的同時,也增強了這種報告意識和組織觀念。
這個制度還有助于強化主體意識。我們抓黨風廉政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都實行嚴格的層級管理。報告不能超出干部管理權限:處級干部報告,要總隊主管審核,上報分管廳長閱簽后,再分別報駐廳紀檢監察組、廳政治部。
即報制度只是一個抓手和平臺,在填報過程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民警,已經能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日常的行為方式中去,增強了主動性。
5月5日,我們收到一位處級干部提報的即報表。報告他在4月份因公出國(境)執行某項工作任務后,準備回國時,因受到簽證時間影響,訂機票時間后延,折扣減少,導致國際旅費超過2000余元。
也就是說,他不但報告了出國的時間、原因、行程等,還主動詳細地將經費超出預算的情況做了說明。
中國新聞周刊:你覺得這項制度今后還有哪些需要深化與完善的地方?
張鋼:這個制度才實行1年多,效果還不錯,但我們也發現該制度還有補充完善的空間。
比如車輛買賣問題,盡管很多人已經主動上報,但是現在的即報制度中,并沒有明確規定買車要上報。但這方面還是很有必要寫入即報制度。比如,假如某人經常更換車輛,越換越貴,說明他資金充裕,那他資金的來源就一定要解釋清楚。所以,今后,這一塊也將納入即報制度,對車型、價格、尤其是資金來源都得及時填報。
報告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如報送房產情況的問題,須明確規定,自簽訂售房合同之日就算是房產變更,而不是等到辦理房產證后才報告。
此外,現在公務出國(境)的規定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因為某些原因改變行程等,都要及時說明。
今后,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要求所有警種都形成細則。這樣就既有一般性的即報制度,又有適應警種特殊性的即報制度。這樣就會更加完善,既有面上的即報事項,又有警種特殊性的事項。另外,在報告形式上,我們也將進一步探索,比如開發相關的電子信息系統,實行無紙化報送等。
中國新聞周刊:你覺得這一制度今后有無在更大范圍推廣的可能性?怎么看申報制度未來的趨勢?
張鋼:這項即報制度,目前還只有我們浙江公安廳能做到“全警參與、人人填報”。這種即報方式,已經從去年開始在全省公安機關推廣,不僅僅是省公安廳。而且除了公安機關外,也有其他領域一些紀檢干部主動聯系我們,了解即報內容。這都說明,我廳出臺的這個制度影響力正在擴大,也正在被認可。
早些年,個人申報不注重核查,所以很多填報人也不重視,報的內容五花八門。后來,每年抽查一定比例。現在全國各地基本都能做到“逢提必核”,有些地方還在試點“逢提必公示”,發現有不如實申報的內容,填報人要解釋,如果說不清楚,個人就會受到影響。
今年4月,中央印發了新修訂的《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并新制定查核結果處理辦法,也能讓報告制度的效果得以體現。
可以說,現在我國的公職人員報告制度,正在日趨規范、嚴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