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
責任與思索
◎顧城

我是一九五六年秋天的孩子
樹枝想去撕裂天空
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們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星月的來由》一九六八年
我是一九五六年秋天的孩子。在我的出生醫院附近,有一座藏式白塔。
五歲以前我是快樂的。后來進了幼兒園就不那么快樂了。
為了逃脫幼兒園的拘束生活,我沒進大班就上了小學。小學原是城郊一座有名的財神廟,有好幾個院子,院里有可以在上面跳蹦的老樹根和躺倒的石碑。二年級我又進了另一個小學,也是一座老廟,成了操場的廟院,中心一棵綠蔭遮天的老槐樹,三個同學手拉手都抱不過來。三年級我返回了可以在石碑上跳的小學。但我始終沒有快樂起來。因為我必須記那些毫無生氣的課文,必須定時和一些愛罵人的同學坐在一起。我是討厭必須干什么的,再加上酷愛發燒,所以始終沒能成為一名好學生。
放學鈴一響,我就逃走了,逃到一個被稱為“后邊”的地方,或是荒涼的城樓上,那里有小魚或是黃昏時開始爬動的刺猬,草長得比我還高。只要靠近大自然,我就會快樂。
文化革命襲來的那個夏天,我正在讀三年級,同學都興奮起來,老師開始也還高興,給我們念一段《燕山夜話》,然后怒火萬丈地批判。很快,好的就都變成了壞的,老師帶頭造反,把校長圍了起來;校長也大聲背誦毛主席語錄,要把模范老師修正主義地主分子捉起來。我當然再不用記課文,或者坐在哪個位子上了。
這個暑假一直放到了數九的冬天。我又轉回了城里的老廟小學。頭天上學,讓我吃了一驚,窗戶全都沒了玻璃,椅子得靠你自己的腿才可能立住,兩個出身好的學生為搶一個缺了腿的椅子掀起了戰爭,墻破了大洞,門過不去,我就從洞走了出去。
老師分成了戰斗隊,另一些被所有戰斗隊吆喝著搖煤球。同學也都分成了戰斗隊。又停課了。我自顧自地愛上了一門科學——昆蟲分類學。它很符合我渺小的志趣。野蜂,各種圖案的瓢蟲,法布爾的論述……我心里升起了幸福的美感,并且第一次想到了信仰。
六九年秋,當我聽到要全家下放時,竟十分歡喜,想著終于可以自由地到昆蟲中去了。卡車把我們拉到一個叫火道的村子里,我的歡喜涼了下來,眼前出現的并不是田園和草原,而是暗色的茅頂、土墻,和直達天際的荒灘……
于是,我在火道村寫了《我贊美世界》這首詩。
我贊美世界,
用蜜蜂的歌,
蝴蝶的舞,
和花朵的詩。
月亮,
遺失在夜空中,
像是一枚卵石。
星群,
散落在河床上,
像是細小的金沙。
用夏夜的風,
來淘洗吧!
你會得到宇宙的光華。
把牧童
草原樣濃綠的短曲,
把獵人
森林樣豐富的幻想,
把農民
麥穗樣金黃的歡樂,
把漁人
水波樣透明的希望,
……
把全天下的
海洋、高山
平原、江河,
把七大州的
早晨、傍晚
日出、月落,
從生活中,睡夢中,
投入思想的熔巖,
凝成我黎明一樣燦爛的
——詩歌。
——《我贊美世界》 一九七一年六月
在那片荒灘上我游蕩了三年。沒有上學,也沒有去研究“昆蟲分類學”。生活把我改造成了放豬和拾柴的愛好者,在圓形的大地上走,在崩裂的河岸上走,去追隨風,去尋找綠色……
七四年夏天,我又回到了北京。進城后,強大的社會之風向我吹來,聽天由命的薄帆破碎了,一本普及辯證法的小冊子,使我相信世上有真理,而我有責任。出于這種幼稚的責任感,我到一個街道的作坊里,拼命地干起活來,木工、油工、鉗工、鉆工,都干過,幾個月后就入了團。
七六年的那場震蕩,使我的這種獻身熱望發展到了頂點,真正地感到那種獻身之美。我竟然沒有卷入到最中心去,之后便迅速冷靜下來,一些無情的社會現實,在迫使人思索而不是行動。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一代人》 一九七九年四月
后來,我通過業余學習哲學、美學、心理學和歷史,逐步認識到了要振興民族,光有獻身的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對我們所處時代、社會和整個現實的足夠認識,有真才實學,有在充分繼承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創造力。
我開始了有目的地學習寫作。
七六年以后,我在各種報刊上發表了約二百首(篇)詩、童話和散文。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我更清楚地認識了社會、人、自己,我要用筆揭示現實,表現理想,為了東方永遠像太陽般光輝,為了真善美。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只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于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節選一九八一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