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通訊員 陽明
為了心中那抹鄉愁
——記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宜賓縣鄉村旅游協會黨總支書記羅軍艦
本刊特約通訊員 陽明
羅軍艦一直有個夢想,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讓更多人在天藍、地綠、水美、寧靜的鄉村美景中洗禮靈魂、盡享鄉愁。

羅軍艦(左)非常關注花卉種植
在宜賓縣,說起宜賓碧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一提到“西部農莊”“綵山四季花海”“宜賓首屆郁金香文化季”,很多人就會想到那個返鄉創業的“80后”小伙子——羅軍艦。
羅軍艦出生于1982年,2005年西南交通大學畢業后在中國移動宜賓分公司工作,2011年和大姐在成都創辦“成都美寶”醫藥公司,創下了人生第一番事業。由于心中那份難以割舍的故土情結,2014年6月,他抱著帶富鄉鄰的信念,毅然放棄自己創辦的醫藥公司,回到喜捷鎮新聯村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開始了二次創業。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什么?對于我來說,鄉愁就是那山、那水、那人,是那心中永遠難以忘懷的記憶、無法割舍的情誼。”羅軍艦說,十余年的漂泊打拼,他經歷過市場風云變幻帶來的痛苦,也感受過事業成功帶來的喜悅,但在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故土之情難以割舍。每當接到家鄉親人朋友打來的電話時,心中那份淡淡的鄉愁總會油然而生。“村里的環形村道及入戶路已全部硬化”“灌溉渠貫通了”“光纖聯通了家家戶戶”“宜屏快速通道通車、高捷工業園區開工建設”……一條條村情短信讓羅軍艦了解到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已不再是昔日落后封閉的小山村了。每逢節假日,鎮干部不忘給羅軍艦發去慰問短信,宣傳宜賓縣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好機遇、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他回鄉創業,帶動父老鄉親發展現代農業。
“回鄉創業,并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說到二次創業,羅軍艦坦言他也曾困惑過,一方面,十余年的打拼,積累了比較可觀的資產,要放下苦心經營的事業從頭開始,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犧牲和挑戰。另一方面,雖說自己出身農村,但對農村產業發展是個門外漢,要帶領父老鄉親富起來談何容易。面對組織的信任和父老鄉親的期望,羅軍艦最終決定回鄉創業。
項目評估、選址規劃,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關心支持下,羅軍艦確定了打造宜賓近郊鄉村旅游和都市農莊休閑第一品牌的發展方向。隨后,他又動員兄弟羅勇把資金帶回新聯村,合作成立了宜賓碧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缺乏經驗,各級領導、專家出謀劃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縣領導多次召開聯席會、現場會,優先解決水、電、路等問題;周轉資金短缺,各方又幫忙協調銀行貸款;鎮、村干部頂烈日、冒風雨,深入村組召開院壩會、走訪群眾,動員群眾支持項目建設……僅僅三個月時間,投資1200多萬元的“綵山四季花海”于2015年國慶節前夕正式開園,當季接待客流量8萬余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0多萬元。

“西部農莊”美景
隨后,羅軍艦和他的團隊又開辦了“郁金香花語博覽園”、“愛在綵山”泰國風情園、草場游樂場、青年電商創客園區等項目。目前,已建成投運四季花海、垂釣休閑、山地卡丁車、兒童游樂園、餐飲休閑等。
隨著一個個節會的舉辦,帶動了周邊觀光農業和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全村新增加鄉村旅游服務企業18家,解決本地村民長期就業200余人,臨時務工600余人。“西部農莊”及附近的“九彩虹生態園”等10余家農家樂游人如織。周邊群眾的柑橘、桂圓、土雞、土雞蛋等成了游客的搶手貨,就連一個賣炸土豆的小攤,節會期間每天的銷售收入都能達到4000多元。
為規范行業行為,整合全縣鄉村旅游行業資源,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近郊鄉村旅游線、鄉村旅游示范片,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15年10月,在市縣相關部門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由羅軍艦牽頭,碧航農業公司發起成立了宜賓縣鄉村旅游協會,并組建了協會黨總支,按照“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建在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點上”原則,組建了花卉支部、餐飲支部、種植支部、養殖支部。
為了分享鄉村旅游“紅利”,碧航農業公司推行門票收入二次返利模式,將綵山景區門票年收入的5%再次分配給景區占地戶和社區集體經濟,讓占地戶群眾和集體獲得二次返利;推行專項基金幫扶到人模式,設立扶貧濟困基金,專項幫扶貧困學生和特困病人。還與縣慈善總會聯辦“暢游四季綵山、關愛困境兒童”公益活動,籌集社會救助金5.3萬元。
協會各支部圍繞“建設開放景區、發展全域旅游、抱團錯位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的目標定位,探索建立組織聯建帶強干部隊伍、項目聯抓帶活旅游產業、黨群聯心帶動群眾致富的“三聯三帶”工作模式,引領協會所涉及的非公企業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先后舉辦了“油菜花節”“鄉村歡樂跑”“荔枝品鑒節”“烤羊節”等一系列活動,輻射帶動景區周邊近萬名群眾吃上“旅游飯”,實現農業與旅游“聯姻”,產業與脫貧“結親”。
在注重分享物質成果的同時,協會還十分注重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2016年11月下旬,協會籌辦了“夢幻彩燈藝術節”,水母、風車、燈塔、時光隧道等景點把綵山點綴得光彩奪目,為當地群眾和游客獻上一道道“精神大餐”,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今年2月12日。
“再次創業,我最大的體會就是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敢于嘗試的膽量,要與市場的趨勢合拍。但最終有一點,就是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羅軍艦表示,下一步,他將堅守心中的夢想,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讓更多人在天藍、地綠、水美、寧靜的鄉村美景中洗禮靈魂、盡享鄉愁。(作者單位:宜賓縣委組織部)(責編:馮雅可)
采訪手記
夢想,是每一個人生活的動力,是前進的方向。正是源于心中那抹難舍的鄉愁,羅軍艦毅然放棄了成功的事業,回到家鄉開始二次創業。讓夢想變成現實,需要鍥而不舍地努力,倘若只想不干,夢想就只能掛在嘴上、寫在紙上,就只是空想。面對創業中遇到的資金、技術、市場等難題,羅軍艦選擇了面對和解決。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羅軍艦再次創業的事例證明,每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權利和可能。相信憑借羅軍艦對事業的執著,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讓更多人在天藍、地綠、水美、寧靜的鄉村美景中洗禮靈魂、盡享鄉愁的愿望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