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第八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作品展示活動,在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中成為靚麗焦點,大賽一度成為中國發現和培養在衛星導航科技上有潛力、有作為的青少年人才的重要窗口。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應邀出席活動并致辭。
為給同學們更多展示成果的機會,大賽組委會特邀請大、中學的學生代表在“北斗小新星在行動”論壇中介紹自己的參賽項目,楊元喜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研究員曹沖、《北斗系統與應用出版工程》叢書策劃人宋梅等專家進行現場點評。

中國科學院 楊元喜院士

第八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本屆年會中順利落幕,優秀組織獎、十佳優秀科技教師及全國總決賽中的大學組、中學組的各項獎都已評選出來,更多的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第九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始作品征集活動,主辦方同時宣布,2017年“北斗領航夢想”活動正式啟航。
"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BD-CASTIC)是中國青少年衛星導航領域高層次、高水平、大規模的科技盛會,也是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作為國際三大衛星導航學術會議之一,本屆年會于2017年5月23一一25日召開,以“定位,萬物互聯”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全方位體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世界各大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成果。
國內外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領導、衛星導航領域院士和專家學者、衛星導航應用企業代表3000余人參加了年會。
文/攝影 慧力
2017年5月17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學區石嶺小學上莊坨教學點聯合柳江地學博物館共同開展“感受地質變遷”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地球科學廳、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廳等展廳,學習地質結構、地殼演化等地學科普知識。
每年的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2017年5月17日,秦皇島柳江地學博物館工作人員為石嶺小學上莊坨教學點學生講解柳江盆地額鼻角犀。

宇宙太空
柳江地學博物館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鎮上莊坨村,由地球科學廳、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廳、巖礦化石標本廳、秦皇島國家地質公園景觀廳等四個單元組成。博物館運用圖版、視頻、模型仿真場景、實物標本等手段,揭示宇宙及太陽系、地球結構、地質作用、生物演化、柳江盆地海陸變遷極其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和秦皇島奇特的地質自然景觀。
25億年以來,柳江盆地曾經歷了四次為海、四次成山的海陸變遷,保存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時代留下的地質遺跡,“彈丸之地,五代同堂”,這是東到朝鮮半島西至嘉峪關所能見到的全國唯一一個地質變化最全的地質遺跡。被地學界譽為“地學百科全書”,享有地學研究“天然實驗室”和“自然博物館”之稱,也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地學野外實習基地。
攝影/曹建雄

柳江盆地地質遺跡

柳江盆地25億年地層剖面

柳江盆地地質圖

柳江盆地發現的斑鬣狗

柳江盆地發掘的鐘乳石

地球的結構

火山巖漿的作用

天文知識——人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