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凱利
淺析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中三種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蘇凱利
目的研究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中三種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方法94例單側卵巢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行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 根據術中使用止血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組, 雙極電凝組(24例)、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36例)、鏡下縫合組(34例)。術后對比三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情況。結果9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無中轉開腹, 切口甲級愈合, 無一例發生感染及并發癥, 術后3~5 d出院。術后三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卵巢功能變化, 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和鏡下縫合組卵泡刺激素、血流速度峰值、卵巢橫切面最大直徑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雙極電凝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明顯, 與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和鏡下縫合組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下卵巢瘤剝除術使用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止血和鏡下縫合止血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卵巢功能受到的影響, 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止血使用簡便, 推薦使用。
卵巢瘤;腹腔鏡;雙極電凝;卵巢功能
卵巢在女性性激素代謝和內分泌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卵巢良性腫瘤臨床發病率高, 育齡期卵巢良性腫瘤患者的生育功能和術后生活質量是臨床關注的焦點, 腹腔鏡是現在卵巢良性腫瘤首選的微創手術[1-4]。腹腔鏡下卵巢瘤剝除術的止血操作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較大。長時間電凝止血會對卵巢皮質造成損傷, 所以創面止血受到了大家的重視[5-10]。此次本院對三種不同止血方式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 現進行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94例單側卵巢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行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 根據術中使用止血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組, 雙極電凝組(24例)、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 (36例)、鏡下縫合組(34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全身麻醉, 頭低臀高膀胱截石位, 建立氣腹, 腹腔鏡常規操作, 將殘留卵巢皮質外翻。雙極電凝組采用雙極電凝出血創面。 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 采用雙極電凝出血創面+生理鹽水沖洗電凝創面。鏡下縫合組患者采用薇喬縫線連續縫合卵巢創面。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術后對比三組患者的卵巢功能情況, 選擇卵泡刺激素、血流速度峰值、卵巢橫切面最大直徑作為判斷卵巢功能的指標。卵泡刺激素2~8 U/L, 血流速度峰值≥10 cm/s, 卵巢橫切面最大直徑≥2 cm為卵巢功能正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效果 9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無中轉開腹,切口甲級愈合, 無一例發生感染及并發癥, 術后3~5 d出院。
2.2 三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變化比較 術后三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卵巢功能變化, 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和鏡下縫合組卵泡刺激素、血流速度峰值、卵巢橫切面最大直徑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雙極電凝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明顯, 與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和鏡下縫合組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變化比較(n)
卵巢對女性非常重要, 是生殖和內分泌功能的重要器官。育齡女性卵巢功能保護越來越受到關注, 研究顯示可以將基礎卵泡刺激素、血流速度峰值、卵巢橫切面最大直徑作為卵巢儲備功能評價依據[11-17]。對卵巢皮質過多的破壞會降低卵泡數量, 讓卵巢血管受損, 影響供血,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早衰的癥狀, 所以, 最大限度的保護卵巢組織, 合理使用手術止血, 是臨床關注的焦點[18-21]。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9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無中轉開腹, 切口甲級愈合, 無一例發生感染及并發癥, 術后3~5 d出院。 術后三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卵巢功能變化, 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和鏡下縫合組卵泡刺激素、血流速度峰值、卵巢橫切面最大直徑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雙極電凝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明顯, 與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組和鏡下縫合組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腹腔鏡下卵巢瘤剝除術使用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止血和鏡下縫合止血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卵巢功能受到的影響, 雙極電凝+生理鹽水沖洗止使用簡便,可以推廣使用。
[1] 郎景和, 冷金花.婦科腹腔鏡的現狀及展望.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2, 18(2):67-70.
[2] 李光儀.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188.
[3] 孫海旭, 王楓, 張普一, 等.卵巢儲備功能監測研究進展與卵巢早衰的預測.國外醫學(計劃生育分冊), 2005, 24(5):257.
[4] 王靜, 劉汗萍, 羅小平.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離術中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的影響.華中醫學雜志, 2007, 31(2):126-127.
[5] 鄭健, 宋靜慧, 王麗巖.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使用單、雙極電凝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08, 46(9):6-8.
[6] 黎明鸞, 金松, 歐曼穎.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剝除術中電凝、縫合止血患者術后卵巢功能比較.山東醫藥, 2010, 50(6):46-47.
[7] 陳新艷, 周曉飛, 陳育梅,等.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電凝止血對卵巢功能的近期影響.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0, 40(5):453-455.
[8] 劉紅玉.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中兩種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8):12-13.
[9] 尤共平.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不同方法處理殘留卵巢對卵巢功能的影響研究.實用預防醫學, 2011, 18(9):1708-1709.
[10] 劉麗學, 楊曉葵.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剝除術不同止血方法對患者卵巢功能恢復的影響.西部醫學, 2014, 26(5):553-555.
[11] 凌琳, 衛兵, 王文艷,等.腹腔鏡卵巢腫瘤剝除術中不同的電凝止血方法對近期卵巢功能的影響.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14, 49(11):1682-1684.
[12] 陳珩, 林佩瑤.腹腔鏡下雙側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兩種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影響的比較.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0, 27(4):637-638.
[13] 李梅, 楊晶珍, 彭成武.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電凝、縫合止血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醫刊, 2011, 46(11):70-71.
[14] 鄭健, 宋靜慧, 王麗巖.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中止血方法的選擇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08, 2(2):34-35.
[15] 李凱音, 劉佳, 王曉彬.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電凝止血與氬氣刀止血對卵巢近期功能的影響研究.黑龍江醫藥, 2016, 29(1):173-175.
[16] 常君.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中不同止血方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民康醫學, 2013, 25(22):52.
[17] 尹龍燕, 任麗華, 崔嗣庚.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剝除術中不同止血法的術后卵巢功能比較.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34):11-13.
[18] 陳冰, 劉佳, 李春東.不同止血方法對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剝除術后卵巢功能影響的臨床對比研究.現代腫瘤醫學, 2015, 23(8):1106-1108.
[19] 魏虹.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剝除術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醫藥指南, 2014(9):121.
[20] 吳淑卿, 王麗蔓, 楊梅珊,等.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中三種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9):44-46.
[21] 王俊芳, 張琴, 逯霞,等.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術中止血方式對女性月經及性激素水平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8):2816-2818.
Impact of three types of hemostasis on ovarian function in laparoscopic ovarian tumor resection
SU Kai-li.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Liaoyang County Central Hospital, Liaoyang 1112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ree types of hemostasis on ovarian function in laparoscopic ovarian tumor resection.MethodsA total of 94 unilateral ovarian tumor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all receiving laparoscopic ovarian tumor resection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hemostasis into three groups of bipolar coagulation group (24 cases), bipolar coagulation + saline flush group (36 cases) and microscopic suture group (34 cases).Ovarian function situation was compared after operation in three groups.ResultsAll 94 patients had successful operation without conversing to laparotomy, and the incision healed up well.No case had infection and complications, and they discharged in postoperative 3~5 d.After operation, three groups had different degree of ovarian function changes, and bipolar coagulation + saline flush group and microscopic suture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peak systolic velocity and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ovary cross section (P>0.05).Bipolar coagulation group showed obviously 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and i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with bipolar coagulation + saline flush group and microscopic suture group (P<0.05).ConclusionBoth bipolar coagulation + saline flush and microscopic suture in laparoscopic ovarian tumor resection can minimize the effects on ovarian function, and bipolar coagulation + saline flush is more simple for hemostasis.So it is recommend to use.
Ovarian tumor; Laparoscopic; Bipolar coagulation; Ovarian func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0.000
2017-03-23]
111200 遼陽縣中心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