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俊穎 史云龍
我們是阿美“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 文/李俊穎 史云龍
“東西不值錢,卻是我的一份心意,送給你的孩子!”張湘華對同駐守在物資基地的外籍員工Santa說道。看著這位同樣幾年沒回家過年的“黑大個”終于開始打起行李包,張湘華緊緊握住了他的雙手。
張湘華是華北工程西部分公司沙特項目部物資基地的管理員,駐守在賈富拉沙漠北部已4年有余。Santa是基地的尼帕爾籍司機。平時寡言的他,卻與張湘華聊得火熱。這段跨國友誼一直被傳作佳話。
張湘華對伊斯蘭國家習俗的了解源于沙特項目部黨支部每年多頻次的專題形勢任務教育。這是該黨支部“四心四化”特色黨建工作法的一部分。所謂“四心四化”,即以安全生產為核心將黨建工作實體化,以人才培養為重心將項目發展持續化,以培養全員責任心將自強不息常態化,以跨文化為中心將中外員工一體化。
這項黨建工作圍繞生產,突出實效。尤其在助推生產經營、融合中外文化、提升職工綜合素質上有獨到之處。在特色黨建工作的助推下,華北工程西部分公司沙特項目部經過10年的拼搏與磨練,水井市場占有率達到75%,成為公司最大的經濟增長點,被沙特阿美公司評價為“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如何把這些背井離鄉的石油浪子擰成一股繩,是黨支部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沙特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磊說道。1個項目部、6支井隊、53名黨員,沙特項目部黨支部已成為華北工程西部分公司最大的基層黨組織。就是這樣一個身處海外、黨員分散的黨支部,帶領200余名員工,在國內經濟發展下行、石油工程歷經寒冬的壓力下,主動擔責、頑強拼搏,取得了可喜的業績。2016年,沙特工區開鉆76口,完鉆76口,鉆井進尺63200米,產值超過公司總額的60%,兩項硬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沙特項目部黨支部成立以來,做到了日常組織生活與國內同步,讓黨內外員工“身在海外,心不離黨”。黨支部按照“四心四化”要求,圍繞“保質量、提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思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把經濟效益與井隊安全信譽相連、與個人收益相關,形成了人人關心生產、關心成本、關心經營、關心效益的氛圍。
“一天要喝一箱水來補充汗液的蒸發,水喝多了實在難以下咽,加點鹽調調味還得喝……”剛剛被發展為預備黨員的SP-107井隊副司鉆彭明感慨道,“我們的隊長副隊長都是老黨員了。他們一直在工作中身先士卒,是我學習的榜樣。這點苦不算什么。”
每年6月和7月是穆斯林的“齋月”,正逢沙特最炎熱的季節,地表溫度超過60攝氏度。按照節日習俗,外籍員工白天不能進食,每天還要進行6次左右的禱告,大量的施工任務要由中方職工承擔。本來工作強度就大,現在一個人要干兩三個人的活。為了分擔壓力,井隊大班扛起小班工作,項目部人員也紛紛駐井,黨員示范崗內的黨員更是身先士卒,主動沖向最繁重的工作區域,確保特殊時期施工進度穩步推進。
以安全生產為重心開展黨建工作,一直以來是沙特項目部黨支部的特色。黨支部貫徹落實“一崗雙責”,把落實HSSE作為創新黨建工作的抓手,黨支部書記帶頭抓安全,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帶領職工堅決執行中石化安全生產禁令,積極開展“小概率、大風險”等多項安全活動,提高員工對工作安全環境的認知度,增強員工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多年來,6支井隊沒有因為工作忙碌出現任何安全事故,SP105、SP106兩個隊伍分別榮獲6年無“LTI(因安全事故造成時間損失)”榮譽。這在甲方阿美公司尚屬首例,多次得到高度贊揚。
SP106井隊曾圓滿完成沙特水井史上第一口探井施工任務,是工區生產經營、安全管理方面的領頭羊,被甲方譽為深井、難井、重點井“唯一認可的隊伍”。井隊黨小組在加強員工日常安全教育的同時,將STOP CARD、NEAR MISS報告等制度落實作為保障安全的法寶,激發員工查擺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2016全年井隊收到員工STOP CARD報告13份,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發生,節省損失近45萬元。
每年夏季來臨之前,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疫情都有加重的趨勢。針對疫情發展現狀,沙特項目部黨支部扎實預防措施,嚴防MERS疫情,要求井隊加強職工個人及公共衛生管理,對作業、生活區域進行專業消毒,努力提高職工生活環境。同時,要求送飯人員佩戴口罩、眼鏡、消毒手套等防護裝備。督促員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眼睛、鼻和口,加強駐井醫生日常衛生防護工作,多途徑保證了“零感染”。
沙特工區除了當地沙特籍員工外,還有來自巴基斯坦、索馬里等多個國家的外籍員工。一個50多人的井隊就像一個“小型聯合國”,語言、文化、習性都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如果沒有恰到好處的橋梁紐帶,小則產生矛盾,大則影響生產,甚至出現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中國文化與沙特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雖然中方人員在整個項目的運作中占主體地位,但當地的宗教信仰影響著生產經營的每個角落,包括政府、甲方、第三方等都是以穆斯林員工為主。在這方面,項目部黨支部牢牢把握和平相處、建立友誼、互幫互助的原則,以公司“精·深”文化為根基,逐步形成適合中外職工溝通交流的“跨文化”,采取專題形勢任務教育等措施,進行多頻次、全覆蓋宣講,教育職工尊重當地宗教習俗,規避中東局勢等敏感問題,時刻保持防范風險的警惕性和自覺性,為外籍員工傳播中外友好、和諧發展的主旋律。
“我和邁哈德已經是無話不說的朋友了。下次我要給他帶一幅十字繡作為回禮。”SP275井隊大班司鉆石玉巖一邊把玩著同隊外籍員工邁哈德送來的精致的“沙漠玫瑰”,一邊說道,“我們經常用英文交流,他還學會了好幾句中國話呢。”
在沙特項目部,中外員工建立友誼橋梁的例子不勝枚舉。黨支部定期開展茶話會、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等文娛活動,中外職工不分彼此熱情參與;組織專業英語學習,誰的水平高誰來講課,今天老師是中國人,明日就換成了外籍職工,互學互促、互比互練,既提升水平又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責任編輯:趙 雪
znzhaoxue@163.com

●在華北工程西部分公司沙特項目部,中外員工建立了深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