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珊 圖| 張洲
一葉龍舟 賽出一份傳承
文 | 薛珊 圖| 張洲
Dragon Boat Racing
斗門人對龍舟傳統文化的熱愛源自祖輩的耳濡目染。賽龍舟是珠海各鄉、鎮人民的傳統民間活動,“賽龍奪錦”為每年端午節的盛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據載,明末清初,每逢端午,香洲、斗門一帶舉行龍舟賽事,港澳不少體育社團組隊前來參加。斗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與人文精神和諧交融,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斗門龍舟賽的歷史源遠流長,端午賽龍舟的傳統一直沿續到現在,形成了獨特的龍舟文化。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當時,屈原正被流放到湖南洞庭湖一帶,聽聞國家滅亡的消息后,在絕望和悲憤之下,他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百姓駕船爭相搶救屈原,此后也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時至今日,各地在五月初五端午期間,都有賽龍舟的習俗,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但其實有些地方的龍舟競賽與屈原無關。據宋代文天祥的《文丞相全集》記載,在南方,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劃龍舟;云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的龍舟競渡,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后十日舉行。
無論龍舟是因何而起,現在大多數人都將龍舟與端午節聯系起來。雖然端午節對國內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怕已簡化到在當天吃一個粽子。但在廣東珠三角,源自于水上人家的地方,對這個傳統的節日仍是相當重視。在農歷五月初五前后,總會有一年一度的賽龍舟,并有豐盛的龍船飯,熱熱鬧鬧地祈望這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愿望永不會過時。20世紀50、60年代,香洲、斗門各鄉鎮的龍舟賽頗為活躍,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回鄉參加賽龍、酬神等活動。珠海的龍舟競渡,歷史上負有盛名。建國后珠海首屆龍舟競賽1955年在金星門進行。此后,珠海的龍舟競賽活動規模也越辦越大,推而廣之,成為群眾性一年一度的盛事。1961年,縣治遷至香洲,龍舟賽在香埠舉行。珠海建市后1988年組織大型龍舟賽,龍舟賽成為群眾性體育活動之一。
每逢農歷五月,龍舟云集,桅墻上掛滿各種彩燈、彩條、訊號旗、風兜等,色彩繽紛。比賽開始,各隊擂鼓助威,鑼鼓聲歡呼聲及鞭炮聲,將賽事推向高潮。
這樣的龍舟盛事,如今在斗門仍在傳承著。傳統的民俗精華,無論是一只充滿竹香的粽子,還是鼓點如雨的龍舟賽事,都會讓我們發現傳統自有其令人珍視的地方。龍舟賽在斗門已經從最初的比賽演變成斗門人聯絡感情的新方式。雖然時代變遷,但依托蜿蜒流淌的黃楊河道,許多龍舟情懷得以傳承和保留。

在農歷五月初五前后,總會有一年一度的賽龍舟,熱熱鬧鬧地祈望這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愿望永不會過時。


飛濺的浪花、飛舞的槳影、飛馳的龍舟,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吶喊聲、鞭炮聲,與黃楊河畔觀看的人群一起,構成了一幅龍舟競渡風俗畫。5月13日上午,珠海斗門龍舟文化節暨珠海市民健身運動會龍舟賽打響。作為斗門打造的最具特色賽事品牌之一,本屆龍舟賽迎來51支參賽隊伍,參賽選手超過1500人,來自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龍舟隊伍競逐黃楊河,無論是規模還是整體競技水平均創歷史之最。在三個組別的參賽隊伍中,公開組為21支,珠海本地組22支,青少年組8支。值得一提的是,在珠海組和青少年組里面,來自斗門本地的參賽隊伍共有25支,占所有參賽隊的半壁江山。斗門龍舟賽,已經成為了珠三角地區的一項群眾體育品牌賽事,具有較強的感召力,也有許多親子團隊和民間自發龍舟團隊參與其中。
斗門區舉辦龍舟賽,既看重其競技性、觀賞性,也非常重視其參與性和文化內涵。例如參賽的中大、北師大珠海分校、北理工珠海分校、UIC共6支高校隊伍,這既屬于體育競技范疇,也是教育方面的延伸。在參與龍舟賽的過程中,源自一群人的熱愛而聚集,在運動中找尋一種自信,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隊員能切身感受“同舟共濟、力爭上游”的合作精神,在接受傳統文化洗禮的同時,精神意志也得以磨礪,一股“龍舟熱”正在慢慢興起。
在突出龍舟賽文化傳承方面,大賽還特意準備了26頭重40斤大燒豬等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的獎品,公開組、本地組各10只燒豬和一壇重40斤的燒酒,青少年組前6名也各可獲得燒豬一只。人龍水中競技后,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酣暢淋漓,也是主辦方希望參與者能體驗到的傳統文化,讓觀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傳統龍舟慶賀場景。本屆龍舟文化節在策劃組織上更注重挖掘蘊含于龍舟運動中的文化元素。龍舟賽進行過程中穿插富有斗門本土特色的文體表演,展現風土人情和斗門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賽龍舟,在斗門具有悠久歷史,是一個重要的民族民間文化符號。今年之所以不在端午節進行應景,選擇提前開賽,是考慮到往年賽事在端午前后正逢雨水高峰期,因此本屆龍舟邀請賽特意將時間提前了約半個月,這個時間段避開了賽事密集期,很多龍舟隊已集訓完畢,正期待以賽代練檢驗訓練成果。而選擇上午開賽則是水流平緩期,相對來說更為公平。

水上運動是斗門的特色,征戰里約奧運會,中國皮劃艇領軍人物,三屆奧運元老李強就是斗門培養、輸送的選手。斗門要把龍舟賽的無形資產充分挖掘出來,形成賽事的品牌價值。未來,賽事將在組織、內容方面不斷創新,提升品牌附加值,促進全民健身及“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端午賽龍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斗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與人文精神和諧交融,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龍舟賽的歷史源遠流長,端午賽龍舟的傳統一直沿續到現在,形成了獨特的龍舟文化。龍舟不僅僅是一種競技,更是一種傳統文化。龍舟文化蘊含著愛國情懷、人文精神與民族傳統;龍舟競賽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斗門人對龍舟之愛多從祖上數輩始,是許多人記憶中的“水上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