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玲,夏樂晗,余勇山,馮義彬,王其海
(1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鄭州450009;2潢川縣林業局河南潢川465150)
柿品種黑柿1號栽培技術規程
陳玉玲1,夏樂晗1,余勇山2,馮義彬1,王其海1
(1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鄭州450009;2潢川縣林業局河南潢川465150)
本標準規定了黑柿1號的產地環境質量要求,砧木選擇、苗木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措施。適用于河南省區域及周邊柿子生產。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4285-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DB13/T476-2002柿果實質量
黑柿1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選育的黑色柿品種(圖1~圖3),在鄭州地區9月下旬開始成熟。平均單果質量130克,最大232克;果皮烏黑發亮,果肉橙黃色,味濃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2.4%。無種子。

圖1 黑柿1號果實

圖2 橫剖面

圖3 縱剖面
黑柿1號喜光、喜溫、耐旱,耐瘠薄,喜濕潤溫暖氣候。標準化建園應選擇背風向陽,坡度在15°以下的山坡丘陵或平原、沙地、四旁(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以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好,保水力強,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砂壤土或黏壤土為最佳;要求pH值5.7~7.8,土層厚度1米以上,排水良好。
4.1 砧木苗的培育
選用君遷子(軟棗、黑棗)做砧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種,每公頃用種量37.5~45千克。正常水肥管理,當砧木粗度在1厘米以上時進行嫁接。
4.2 苗木嫁接
選擇品種純正、樹勢健壯、高產、優質、無畸形果、無病蟲害的成齡樹作為采穗母株,1~2年生發育枝或結果枝做接穗。在砧木萌芽時(4月上中旬)的晴天進行枝接或芽接,也可在盛花期及新梢停長后進行方塊芽接。
4.3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15~20天,檢查成活情況。嫁接成活的及時剪砧、除萌,未成活的及時補接。新梢長至10~15厘米時,解除綁縛物并設立支架。加強中耕除草、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5.1 栽植方式和密度
平地成行定植,行距3~5米,株距2~4米;丘陵山地三角形定植,行距3~5米,株距2~4米;為達到早實豐產可適當密植。
5.2 苗木質量要求
選擇生長健壯,芽子飽滿,根系完整、須根多、斷根少,無病蟲危害,苗高1.5米以上,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一級苗木。
5.3 定植
秋季栽植宜在秋季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11—12月)進行,春季栽植宜在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2月下旬至3月)進行。苗木盡量隨起隨栽。
栽植時苗木根頸與地面平齊,不能過深,栽后立即澆水、封穴。旱地缺水地應覆膜保墑,提高成活率。
6.1 土壤管理
6.1.1 深翻改土每年冬季結合施肥進行深翻擴穴,以擴大樹盤,熟化土壤,深度一般30~40厘米,注意勿傷樹干周圍大根。
6.1.2 中耕松土灌水或雨后及時中耕松土、除草,以利保墑。
6.1.3 合理間作與行間生草幼齡柿樹可在行間種植豆類、花生等低稈作物或矮生中草藥,禁種玉米、高梁等高稈作物和攀緣植物。為增肥保墑,柿園宜進行樹盤覆草或行間種植綠肥。
6.2 科學施肥
柿樹每年施肥3次,即秋冬施基肥,春施芽前肥,夏秋施壯果肥。
6.2.1 基肥采收前后(10—12月)或春季化凍后萌芽前施入基肥(腐熟農家肥為主)。幼樹和結果初期樹每年每公頃施基肥25000~30000千克。盛果期50000千克左右,最好與75~100千克過磷酸鈣混合施入。
幼樹采用穴狀、環狀溝交替施入;結果大樹用放射溝或全園撒施后翻入;柿糧間作于樹冠下溝施。
6.2.2 追肥以化肥為主幼樹追肥一次,在新梢速長期進行。結果盛樹追肥2次:第1次在5—6月施入,以速效氮肥為主;第2次追肥在7月下旬果實迅速膨大期進行,以復混肥、果樹專用肥為主,也可施入腐熟人糞尿。
追肥以穴施為主。也可在樹冠下開溝施入,要與基肥施入的位置錯開。
一般成齡樹株施氮肥0.50~1.50千克,鉀肥0.50~1千克,磷肥0.25~0.75千克。
6.2.3 葉面噴施噴施時期:從生理落果后至果實采收。全年8~10次,每次間隔15~20天。噴施宜在上午10時以前、下午4時以后進行,風雨時不宜噴。
噴施濃度和肥料種類:尿素300倍液或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300~500倍液或硫酸鉀200~300倍液。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水發芽前、開花前后和果實膨大期、土壤封凍前各灌一次。灌水滲透后中耕松土。
6.3.2 排水及節水保墑平原或山地排水不良的柿園,大雨過后要及時排水。水源缺乏地區應采取覆草或穴貯肥水等旱作保墑栽培措施。
6.4 整形修剪
6.4.1 適宜樹形有疏散分層形(適宜柿糧間作或大樹改造)、自由紡錘形(適合株距2~3米、行距4~5米密度的柿園)和自然開心形。
6.4.2 修剪以冬季修剪為主,夏季修剪為輔。在修剪上應掌握“少短截,結果之后快回縮,長放枝條不可多”的原則。
幼樹修剪主要是培養好樹形,選留好主側枝,調整角度,平衡樹勢。
盛果期修剪任務是培養內膛小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通風透光,保持樹勢,延長結果年限。
6.5 花果管理
該品種成花容易,坐果率較高(圖4),要采取保花保果和合理疏果措施(圖5),提高產量和果實品質。
合理施肥澆水,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濕度,減少土壤水分變幅,維持樹體正常生理活動。
7.1 主要病蟲害
黑柿1號抗病性較強,極抗炭疽病。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黑星病、柿蒂蟲、柿綿蚧、金龜子、葉蟬等。
7.2 防治方法
7.2.1 農業防治選用優質無毒苗;徹底清除果園的殘枝、落葉,減少潛藏的病蟲源;刮樹皮;刮涂傷口;科學施肥,合理灌水;合理修剪,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果園生草,增加植被多樣化;合理間作、輪作或倒茬;深翻整地,施足腐熟有機肥;樹干涂白;早春覆蓋地膜或樹盤培土,阻止害蟲上樹;樹干綁草繩;選用抗性砧木嫁接等。
7.2.2 物理防治人工滅蟲,隔離,利用顏色反應防治害蟲,高溫滅蟲殺菌,殺蟲燈、糖醋液誘殺、性誘劑誘殺等。
7.2.3 生物防治以菌治蟲,以蟲治蟲,以病毒治蟲,利用昆蟲激素防治害蟲,利用抗生素防治害蟲等。
7.2.4 化學防治應嚴格執行農藥的使用準則,依據病蟲測報優先采用低毒、低殘留或無污染的農藥,有節制的選擇使用中等毒性農藥;掌握噴施時間和濃度,交替使用農藥,保證農藥噴施質量。

圖4 黑柿1號坐果情況

圖5 合理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