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珍,申長順
(河南省鶴壁市林業稽查支隊 河南鶴壁 458000)
果樹根外追肥
郭鵬珍,申長順
(河南省鶴壁市林業稽查支隊 河南鶴壁 458000)
一談起施肥,大家就會想起向土壤里施各種肥料,其實不光如此,葉面追肥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施肥方法。
葉面追肥就是將肥料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噴灑在樹冠上的一種施肥方法。相比根部施肥,葉面追肥具有簡單易行、節約肥料、見效快、能與一些農藥混合噴灑等優點,特別是在結果多的大年,由于果實對光合產物競爭力強,使根系生長欠佳,此時只進行普通土壤施肥,很難滿足果樹的需求,而配合葉面追肥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缺乏灌溉條件和根系被害以及果園實行間作的情況下,葉面追肥尤顯重要。
根外追肥是液肥通過葉片和莖進入果樹樹體。葉片表皮有蠟質層、角質層,角質層下與細胞相連,葉面施肥的液體可沿角質層裂縫進入(圖1);另外葉片上的氣孔和幼莖上的氣孔也是追肥進入葉片的主要途經。

圖1 果樹葉片
2.1 肥液在葉面的留存量
只有在葉面保留住噴灑的肥液,才能很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這跟噴灑的角度、噴灑量和植物表面的結構特點有關。噴灑角和葉面呈50°~90°時留存量最大,噴灑量保持在液體將要從葉片上流下而又未流下時,是最理想的效果(圖2),另外果樹葉片的光滑度、是否有毛狀體等都會影響追肥的留存量。

圖2 最佳噴施量效果圖
2.2 肥料的濃度
一般來說,葉面施肥的濃度愈高進入葉內的速度愈快。
2.3 葉片的結構和生育狀態
幼葉比成熟葉吸收力強,因為幼葉生理機能旺盛,呼吸強度大,有利于營養物質進行離子交換,幼葉的茸毛往往多于老葉,噴肥后可較長時間保持濕潤,只有葉片處于濕潤狀態肥液才易被吸收利用。
另外噴施在葉背面的吸收利用率要高于葉正面,因為葉片背面的氣孔要多于葉片正面,更有助于液肥的滲透和吸收。
3.1 適當提高肥液濃度
在不發生肥害的情況下,提高肥液濃度能保證果樹最大限度地吸收利用葉面追肥。
3.2 增加噴灑次數
葉面追肥的濃度一般較低,每次的吸收量是有限的,以尿素為例,即使每次噴灑1%的尿素,每畝用量也不過2千克,這個量比需求量低得多,因此需要連續噴灑2~3次以上,每次間隔7~10天為宜。
3.3 適時噴灑
在果樹最需要某種元素且又缺乏時,噴灑該元素效果最佳。如花期需硼量大,這時噴灑硼砂或硼酸就能提高坐果率。
3.4 防止產生肥害
葉面追肥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防止肥害,對于不同的樹種和不同的生育期,應該采用不同的肥液濃度。幼葉濃度應低些,成熟葉要高些。噴灑之前要做試驗,然后再進行大面積使用,以防止肥害的發生,特別是微量元素的使用,如鐵、銅、硼、錳等,較易產生肥害,應特別注意。
葉面追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合理使用能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圖3、圖4),獲得滿意的效果。

圖3 桃樹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

圖4 棗樹花前噴施尿素
(作者聯系電話:1383923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