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章程》規(guī)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中央政治局委員一般按姓氏筆畫為序排列。
根據(jù)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中國共產黨在第一、二、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沒有設立中央政治局。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構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局。
關于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產生時間,可以找到兩種說法:一、根據(jù)《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7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開始設立中央政治局,陳獨秀、張國燾、李維漢、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譚平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二、據(jù)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稱:中國共產黨第三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曾在1924年11月至1925年1月設立了中央政治局,由3人組成:陳獨秀、蔡和森、維經(jīng)斯基(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會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這就是井岡山的軍民和黨內同志都愛稱毛澤東為“毛委員”的來歷。毛澤東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則是在江西瑞金時期的1933年1月。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毛澤東被補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