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摘 要】學科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體系,而情商也是可以通過全面系統的課程培養提高并且改變的,其中班級文化建設對“情商”培育的影響最為重要。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學生們這個時候面臨學習壓力的同時,又面臨著生理、心理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會使他們造成心理失衡和復雜的心理矛盾,嚴重的便可以產生種種不良的后果。如叛逆、厭學、考試焦慮、與同學關系緊張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無法在課程中有效解決的,只能在學生共同生活學習的班集體中共同面對,漸次解決,因此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必然會開展以“情商”為核心的班級文化建設。
【關鍵詞】情商;班級文化
長期以來,“智育”一直被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優劣,評判一種育成敗的重要標準而被社會普遍認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在獲得高分的同時,暴露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缺陷,近幾年媒體對眾多高校大一新生退學率做了調查,發現每年有近10%的新生被退學,而造成這些曾經的“學霸”退學的原因并不是他們智力學業上的問題,多數是“情商”的缺陷。那么什么是“情商”?為什么“情商”培育會影響著學生的發展?中學教育又該如何去培育學生的“情商”?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教育管理者重視和深思。
一、“情商”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也叫“情緒智慧”或“情緒智商”,又稱為“情緒智力”,簡稱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1]
薩洛維和他的合作伙伴約翰·梅耶已對情緒智力給出了詳細的定義,情緒智力擴展為5個主要領域:了解自身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系。[2]最新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智商,80%則取決于情商。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這也決定了“情商”應該成為現代教育管理者的教育內容之一。
二、“情商”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
學科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體系,而情商也是可以通過全面系統的課程培養提高并且改變的,其中班級文化建設對“情商”培育的影響最為重要。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學生們這個時候面臨學習壓力的同時,又面臨著生理、心理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會使他們造成心理失衡和復雜的心理矛盾,嚴重的便可以產生種種不良的后果。而這些問題是無法在課程中有效解決的,只能在學生共同生活學習的班集體中共同面對,漸次解決,因此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必然會開展以“情商”為核心的班級文化建設。
(1)“書卷”文化建設培育學生的“樂學”情緒。所謂“書卷”文化,其核心是“古今中外,博聞強識”。通過學生自選,共選古今中外的名人軼事作為自己榜樣和班級的榜樣,在每一張課桌上張貼名人海報,每一面墻上懸掛班級勵志榜樣,作為激勵學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并且購置專門的書柜,每位同學捐獻一本勵志類書籍,供大家課余時間閱讀,從心靈深處觸摸名人的足跡,感受名人的事跡。通過“書卷”文化建設,學生置身班級和自己欽佩的名人共學共讀,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培育了他們“樂學”的精神。
(2)“和諧”班會文化建設培育學生“友愛”精神。一個班級四五十位學生,他們除了學業上的交流,更需要精神和情感的交流,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缺乏交流,會變得孤僻,冷漠,進而出現更為嚴重的心理疾病。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心理環境,我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批斗”式班會課改為以“和諧”為核心的“心靈雞湯”式活動課,每周選一個大家普遍關心的主題,尤其是發生在同學身上的事件,由班級學生全程策劃、組織、實施,班主任作為點評者參加。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實施,現在的班會課越來越受學生的喜歡,班級榮譽感更強,同學關系和諧,“友愛”精神已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顯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
(3)“靜美”環境文化建設。現代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許多同學連掃地、洗衣都不會,自從開展了“靜美”環境文化建設,通過“最美寢室”評比,“星級環境衛士”評比等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勞動能力,也培育了他們的獨立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更提升了他們的集體意識,使每一個學生像愛護自己家一樣愛護班級的一切,在各項衛生評比中均獲第一名。
三、“情商”培育需要班級文化建設與家庭文化建設的聯動
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班級是發展中的整體,因此,“情商”培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個體與整體發生沖突的時候,而家庭文化建設則是可以消解這種沖突的最好載體,因此,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培育學生“情商”的過程中,不可忽視家庭文化建設的補充和輔助作用,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情商”健康、穩定的發展,才能真正的使學生感受到文化建設過程中個體情商的不斷變化。這方面是我們繼續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只要我們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細心,就會發現許多教育的契機,尤其是學生的“情商”是抽象而不穩定的,更需要教育者、管理者做一個“有心人”。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情商.
[2]《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