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朝學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對于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加深,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模式越來越凸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能夠很好的交流溝通,不但在合作中學到了知識,也加深了印象,并且能夠通過實踐快速提高,鍛煉他們各方面的才能,從而達到全方位的發展要求。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大大的提升了學生的競爭能力。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個教師無法對于眾多學生都照顧到的這一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進步。
【關鍵詞】合作學習;問題;措施
通過小組形式合作學習在課程中是一種新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互相學習,情感溝通,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能夠使成績不同程度的學生共同進步,達到一種互幫互助,優勢能互補,共同提升的狀態。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模式。但是在這種新型的教學觀念提出后,在實行過程中也有著一定的問題,在現今小學科學課堂上都是一種自發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普遍都是形式大過于實際,沒有真正意義上在合作,教師在教育的同時也缺乏一定的經驗沒有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有很好的認識,只是在根據經驗來進行實際操作,在一定程度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
一、合作學習中科學小組存在的問題
1.重點模糊,觀念不清晰
在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中,由于對于重點模糊,觀念不清晰,不知道討論重點在哪里,導致學生在討論時大多數處于迷茫狀態,胡亂討論,不清楚自己所說的和所做的重點是什么,還有個別學生不參加討論,討論結束后,沒有討論出任何有用的知識,沒有找到重點錯過了相互討論學習的機會,使小組合作討論變得毫無意義。
2.課堂紀律松散,沒有規劃
在小組討論時,教師沒有明確指出討論重點,沒有規則引導,學生各做各的,沒有討論意識,更有甚者是討論小組明著是在討論學習,實際是在聊天說話,干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失去了討論的實際。還有的在討論時,由于意見不統一,沒有主持人,導致全部小組因為這一個意見爭執不下,耽誤時間的同時忽略了討論重點和本節課的中心思想,已經失去了組成小組合作的意義。
3.優生發言,差生聽講
在小組討論時,普遍多是優生在發言闡述觀點,后進生在旁邊聽講,融入不進去。這就會對一些后進生形成一種自卑的心里,越來越不愛說話,怕說了出錯,最后就會形成后進生在討論小組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心里壓力,利用小組討論的時間干別的事情,為后進生的開小差提供了很好的掩護,不利于整體的進步。
二、切實合理有效提高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措施
1.科學分組
在合作學習時一定要遵循科學分組的原則,要合理安排組內的人數,保持在4~6人之間,還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根據學生之間學習的差異程度,知識掌握的基礎,學習能力高低,個性的特點,動手能力進行分組,這樣能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勢互補,學生間學習的相互配合度,也會提高整體小組的競爭力,小組成員的組合也要求是動態模式的,可以互相交換和替補,根據討論主題的不同來進行互相組合自由安排,這樣對于合作學習提升一定的興趣和新鮮感,也給每個學生發言的機會,做到小組于小組之間公平的競爭,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更好的優化合作學習的功能,促使學生之間形成共同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面發展。
2.建立規則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有了良好的規則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正向發展。規定一套大家需要遵守的學習紀律,在小組內不亂說話,相處時要尊重他人,對于任務的完成度要有一定的要求,針對意見分歧要采取合理的解決辦法,讓大家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務,形成凝聚力,在小組合作的同時還要保證自身的行為良好。每個小組的成員要做到相互幫助,相互扶持,共同進步,有使命感,能用于承擔自身的責任,有團隊意識的看待小組學習討論。
3.加強監督
在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教師也不能完全放手。教師在此期間要起到監督作用:①監督學生問題討論的重點目標正確。只有明確了討論的中心思想,才能正確的進行下一步討論。②教師幫助制定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實際引導學生制定學習方法,及時解決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的困難,并從中歸納出適合自己的方法。③時刻關注小組討論的過程,及時糾正各組在討論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結束語
合作學習模式的出現,豐富了現今的教學形式,增加了新鮮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學生學習變得更積極主動,這一模式把學生自學,小組合作討論,教師教導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柏峰.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2]王亞敏.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下的探究式小學科學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6.
[3]張慶佃.優化小組合作學習 煥發課堂生命活力[J].新課程(中學),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