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才
坐落在長春市空港經濟開發區的西營城中心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幾年以來,學校在規范辦學行為、創建特色學校、打造高效課堂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在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方面,踐行“策略調控,以人為本;機制激勵,以學為宗;立足課堂,以研為先”的理念,獲得了驕人的成績。目前,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正春潮涌動,方興未艾。
一、高度重視,資金保障
2010年學校調整了領導班子,一批業務素質高的教師走上了領導崗位,新一屆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在校長李超的領導下,重用有科研能力的領導擔任學校教科研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主持開展教科研工作。在“十二五”科研立項研究中,學校全力支持,在經費緊缺的情況下共投入立項經費近五千元,為全面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資金保障,激發了廣大教師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熱情。與此同時,積極支持教師外出參加科研培訓,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為教師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鋪平了道路。
二、專家引領,以人為本
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因此,以人為本是搞好教科研的先決條件。為了喚醒全校教師的科研意識,提升科研水平,由校長親自出面協調市教科所,請邢顯軍所長到校進行科研課題研究的普及培訓,通過《中小學教師怎樣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專題培訓,全體教師明確了開展教育科研的意義、關注的問題、研究方法、研究途徑等,為在廣大教師中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為了提升科研水平,學校定期選派科研骨干教師到省市縣進行培訓,通過參加課題研討會和科研骨干教師培訓會等形式,受到專家的先進理念的啟迪和引領,使一些科研型教師迅速成長起來,從而帶動了全校教育科研工作蓬勃發展起來。
三、多元立項,分級管理
“十二五”期間我校分級立項,多元研究: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一個,分設中、小教和德育三個課題組,三個課題組成員多達48人,涉及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省級立項三個,下設子課題19個,基本覆蓋了中小學教學的各個學科;長春市級課題7個,其中2個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為實施此課題研究,在學校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仍創造條件配備了一個心理健康咨詢室,并投入使用,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此課題研究得到了長春市專家的認可;九臺市級課題3個;小課題46個。學校領導班子20人全部有課題,且主要領導均是課題組的負責人。大部分教師都有課題研究,有的多達3個。科研室主任同時有6個課題開展研究,為教師作出了表率。在中學部實行主任分級領銜負責制,分別負責國家級、省級、長春市及、九臺市級以及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和領導工作,使各級課題研究有序進行,責任明確目前研究任務業已完成,接近尾聲,準備結題。
四、學區活動,科研為先
學校堅持科研活動常態化,做到期初定任務,期中重研討,期末評成果。科研室經常開展活動,有月活動實施計劃,檔案專柜管理,材料規范。為了實施南片大學區課題《構建中小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2013年5月份在我校舉辦了大學區“區域交流、和諧發展、同課異構、高效課堂”主題研討活動。通過二年語文,七年語文,四年數學,八年數學同課異構,交流研討,構建了適合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的不同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實施有效教學,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前提條件。也為教育科研搭建了平臺,使科研與教研有機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專業成長,碩果頗豐
為了培養發展型教師,使教育科研與教師發展同步,我校將教科研和教師培訓結合起來,將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用中求教,教中求研,使一大批科研新秀脫穎而出。“十二五”期間,我校共有4名教師被評為長春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師,其中有兩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科研骨干”;有6人獲2012年度長春市級科研課題成果獎。10人獲九臺式級科研課題成果獎;有4篇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獎,3篇論文獲國家級優秀論文獎。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教學論文兩篇,省市級刊物發表論文3篇。
六、著眼未來,持續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校牢固樹立“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立校,名師揚校”的理念,本著“為教育改革實踐服務,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的宗旨,以開展課題研究為主要載體,以發表論文為途徑,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形成濃厚的校園教育科研氛圍。經過不懈努力,科研之花已在一貫制學校的土壤上綻放出更加鮮艷的色彩。爭取在 “十三五”期間,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登上一個新臺階。
總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從教師到領導,從小課題到專項研究,從教學實踐到科研活動,形成了一個涵蓋各個級別、各個學科的全方位的立體的校園教育科研體系,為全面擷取科研成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迎來教科研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