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展示】
請以“祖國,我為您點贊”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聯系實際生活,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寫作;(2)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3)自選文體(詩歌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寫作指津】
愛國是一種崇高的情感,它是一個民族最珍貴的精神財富,不僅有著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以紐帶的形式,將億萬民眾的心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本次寫作話題給定同學們的寫作范圍相對寬泛。因此,泛泛而談必定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具體寫作時,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化概念為形象。“愛國”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果單從概念出發,就會寫成口號式、說教式的作文,很難使其內容豐富。如果大家能夠把這個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就能把作文寫得有血有肉。
二、述真情,動人心。寫作時應該做到“我手寫我心”,將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等情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這樣的作文才能感染讀者;相反,那些空喊口號、言之無物、感情蒼白的作文是不能打動讀者的。因此,同學們要能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切身感受,深入思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與讀者產生情感上的交流,達到共鳴的狀態。
【作文展臺】
祖國,我為您點贊
福建三明市列東中學 胡馨予
年前,媽媽在整理書柜時翻出幾本發黃的相冊,她獨自翻看了好久,我好奇地湊過去問:“這有什么好看的?”那是外公外婆以前的相冊,我不以為然道:“他們怎么穿得那么丑啊!”
這句話仿佛揭開了媽媽塵封的記憶:“以前你外婆家窮,誰穿得起鮮艷的衣服啊?不僅大人不穿,小孩也一樣。”“真的?那多難看啊!”我放下手中的活兒,盯著照片中的他們。“那時,孩子們最盼望過年了,因為這樣才能穿上自家縫制的新衣啊。一件衣服大人穿完,孩子接著穿……”說罷,媽媽若有所思地翻著照片。我發現,那時候即使過得不好,人們臉上也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媽媽,那是您吧!”眼尖的我看見媽媽的身影,當年媽媽還是個青澀的學生。“嗯,是我。”媽媽笑了,“二十年一晃而過啊!”媽媽不禁陷入了回憶。我拿起另一張全家福:外公外婆站在中間,穿的已經不是灰黑色的大衣,取而代之的是黃藍相間的上衣;姨姨、舅舅站在兩旁,那時外婆的大孩子們都留著“時尚”的發型,展現著當時年輕人的活力。“85年……已經改革開放了,社會發展也快了。”眼前的照片讓我對改革開放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別看我們了,看你自己去!”媽媽見我看得津津有味,從背后掏出一本嶄新的相冊。這本相冊較上一本多了一份明麗,少了一份單調。“這不都是我嗎?”里面是我不同時期的照片,又是過年,又是全家福,外公外婆穿著大紅毛衣站在中間,爸爸媽媽穿著襯衫,對著鏡頭微笑。
我在哪里?哦,還是小孩的我被他們抱在懷里,粉色的棉襖配上傻傻的笑容,讓媽媽忍俊不禁,彩色照片把每個人都顯得年輕了。
“變化可真大啊!”我由衷地贊嘆。這一切變化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聲音一定能震驚世界!
祖國,我為您點贊!
祖國,我為您點贊
福建三明市第十中學 蘇 羅
我的祖國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這是一個讓無數華夏兒女為之驕傲的名字。
祖國啊!今天,我要為您點贊!
祖國,我為您的文明點贊!從元謀人開始,我們就懂得用智慧去創造生存所需,祖國的文明也就從此開始。從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甲骨文到漢的“絲綢之路”,再到晉魏時期的文學書畫,還有聞名于世的四大發明,哪個不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歷史上的祖國雖然有一段時期衰弱了,不過卻在最短的時間內再綻光芒。如今,祖國燦爛的文化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祖國,我為您的文明而驕傲!
祖國,我為您養育出的英雄點贊!從清朝開始,祖國母親就飽受外國的欺凌和壓迫。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經過一番奮斗,祖國再現英姿。在振興祖國的道路上,英雄們層出不窮——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抗日戰爭中,戰士們前仆后繼,同仇敵愾,奮勇向前,人人都是英雄。為什么別人都驚嘆于中華民族的毅力,我想,就是那不怕犧牲的精神在起作用吧!祖國,我為英雄們的精神而感動!
祖國,我為您的科技點贊!1964年,我國發射了第一枚原子彈,蘑菇云的升起,震撼了中國,也震驚了世界!雖然祖國的科技起步晚,但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在某些方面上甚至超越了發達國家。就像航天業與核工業,它們幫助偉大的祖國飛速向前!你看,“神舟一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希望,在它發射的那一刻,我國成為了第三個圓夢航天的國家。不僅如此,還有那讓無數人嘖嘖贊嘆、散發著綠色熒光的“核”,哈哈,祖國,我為您的科技而贊嘆!
這里有巍峨的萬里長城,這里有浩瀚的長江黃河,我慶幸自己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相信在美好的未來,祖國一定會屹立于世界的頂峰!
祖國,我為您的繁榮強大而點贊!
對比點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作文情真情美,方能動人。
第一篇作文是敘事散文,取材于一個普通家庭的“全家福”照片,通過樸實而溫情的語言,介紹了自己的家庭在不同時期的幾張照片,從小家的變化延伸到照片背后祖國的巨大變化,讓人由衷地為祖國的強大而點贊。第二篇作文則是抒情散文,語言自然流暢,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分別為祖國的“文明”“英雄”“科技”點贊,運用三段式寫法使作文結構清晰,主題突出。
相較而言,第一篇作文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因為它是從普通的家庭生活出發的,字里行間表達了小作者樸實的愛國情,讀后令人感同身受。比起第二篇,取材更樸素真實,表達情真意切,令人回味無窮。
【延伸訓練】
“風采”指人美好的儀表舉止和精神風貌。對于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們來說,舉止大方、個性鮮明、積極向上……都是動人的風采。個人有個人的風采,群體有群體的風采,家庭、學校、社會等都是展示少年風采的舞臺。
請以“少年風采”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內容充實,敘事清楚,結構完整;(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5)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題目已經給出了必須以“少年風采”為題的限制,這告訴同學們只能寫少年時期發生的故事,童年、青年、老年等都不能包括在內。根據提示語,可以寫個人風采,也可以寫一群人的風采;可以寫家庭范圍內的故事,也可以寫學校、社會中的故事。
在行文過程中,要抓住“風采”這個題眼來寫。“奮斗、勇敢、自信、樂觀、善良、愛心、寬容”等都可作為“風采”進行敘寫展示。可以敘事,也可以抒情,更可以議論,甚至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其他體裁進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