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已在各個學校投入實用,怎樣落實新課程,用好新教材,已成為擺在每一個小學教師面前的富有挑戰性的課題。文章針對新一版的數學教材進行內容分析,旨在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對新教材的接受能力,從而推進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數學;教材;內容;分析
1 更新數學教學理念
要想更好地接受與理解新一版教材,就需要我們更新數學教學理念,這是我們用好新教材的前提條件。人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正是在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編寫的。我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善于分析教材,面對每一個教學內容,要能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教材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體會教材的編寫思路,理解編寫意圖,確定教學目標來有效地組織教學。
2 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2.1 人教版實驗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在努力體現新理念的同時注意具體措施的可行性,使實驗教材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在實驗教材的研究與編寫中,編寫者試圖將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設想,變為現實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在教學內容、教材結構、呈現方式上努力展現新的面貌,堅持開放的原則,努力體現開放的教材觀、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更多空間和時間。對于新教材的改革,我們注意對傳統的數學教育經驗進行認真、慎重的取舍,同時努力創造和體現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經驗和方法,使實驗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不同層次上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學習和發展[1]。
2.2 教材編寫的思路
以《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力圖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仍然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
2.3 教材的主要特點
新版教材具有符合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特點和數學知識本身發展規律的知識結構;加強了數、估計、統計、應用、創新等意識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內容;盡量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數學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加大數學思想和方法滲透的力度。教師一定充分運用一切有利條件,由原來的教書轉向教人,既讓每一名學生學會,也讓每一名學生會學,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2]。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點和規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加強求異思維、思維的靈活性的培養。
3 新教材下的數學教育
3.1 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掌握學生實際情況
教師在課前充分的準備是高效課堂的基礎,也是能夠實現高效課堂的保證。小學數學是學生學些數學的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結果。教師在準備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緊扣課堂的教學目標,有步驟的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提高教學效率。
在素質教學的課堂上,要求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轉化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那么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的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安排,充分調動更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2 合理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
數學是一門以運算為基礎,但是又能直接運用于生活中的一門課程。也就是說,數學源于生活,但是生活中也處處可以運用到數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實際操作性強的一門學科。所以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合理的設計教學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的討論能夠朝著有序和穩定的方向發展,讓更多的學生明白數學原來跟生活離得這么近,也讓學習比較差的學生能夠明白數學也不難,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4 結語
根據新版教材的特點和規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不畏困難、嚴謹求實等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勇于探索、熱心奉獻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參考文獻:
[1]江文寶.小學數學教學淺論[J].教學交流.
[2]劉水金.探究小學數學教學[J].基礎教育與教學.
作者簡介:
梁劍鋒(1985.2~ ),男,苗族,本科,思南縣亭子壩鎮中心小學數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