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學在我國這幾年一直蓬勃發展著,也有不少高校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了地域文化,但其效果不佳。地域文化是中華文明中一塊瑰寶,我們應該有責任將它傳承下去。將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美術教學無疑是傳承的一個重要部分,本文意在探討如何更好的將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美術教學中。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學;地域文化;教學改革
地域文化是指地方上不同區域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中華民族文化一塊美麗的瑰寶。《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重視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的教學,發展有民族特色情趣高尚的藝術教育。并且,新課標要求美術老師需要在美術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在民族文化、鄉土文化的教育。事實上,有不少高校的確是將地域文化融入了美術教學中,但是學生并沒有真正吸收這些內容。本文剖析高校美術教學中的不足,并探討相應的修改措施,意在將地域文化更好的傳承[1]。
一、高校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學時安排不合理
在中學新課標的要求下,雖然在高校的美術課程中,加入了不少地域文化的教學內容,但是效果不佳。因為如果學生需要對地域文化有所吸收,在地域文化的教學方面,應該有代表地域文化作品的背景簡介、作品賞析,甚至還需要作品臨摹。由于課時較少,連理論教學也壓縮沒法將完整的教學內容很好地傳達給學生,更別說近一步的探討。這樣的課時安排是不合理的,相當于美術教師連地域文化的門都還沒打開,教學時間就結束了,學生們無法提起對地域文化的興趣,從而造成地域文化教學的效果不佳。
2.理論與實踐沒有相結合
正如前文所說,我國高校的美術教學多數停留在理論課,很少有真實的體驗。僅僅靠美術教師短短幾節課的介紹,是沒法將地域文化的藝術闡述明白,更無法理解清楚。要真正地講地域文化藝術傳承下來,需要去理解地域文化,講地域文化融入藝術,用藝術表達出來,塑造出來,才是最初將地域文化融入美術教學的目的。地域文化產生于一個地方的自然風貌、建筑文化等的融合,學生需要花時間或是精力,去到那個地方了解這些,才能真正理解該地方特有的地域文化內涵。并且,在教學中,沒有給學生時間和機會,用美術將獨特的地域文化展現出來,這是美術教學一個不好的現狀。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一個傳承地域文化的缺陷,使得美術教學效果欠佳[2]。
3.教學手段缺乏多樣性
地域文化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美術藝術形式展現出來,美術教師也應該通過生活化、立體化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展示出來。但是現狀是,在大部分高校里,美術教師只通過簡單的ppt或是視頻,來展示這些地域文化,學生們不能體驗到真實的地域文化藝術。教學手段的單一,加上由于上述原因下,學生不理解真正的地域文化,在面對教師布置的作業時,學生只能求助于網絡,網絡的文化傳遞太過淺顯雷同,學生在藝術上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缺點個性,完成融入地域文化的美術教學的效果欠佳。
二、美術教學的改進策略
1.提高學生對地域文化藝術的興趣
首先,應該多舉辦一些關于地域文化的展覽會,讓學生們真實的接觸到帶有地域文化作品本身,讓學生們能對地域文化產生興趣。例如剪紙、彩陶、刺繡等作品,學生們親眼鑒賞作品,甚至是觸摸,才能感受到作品背后所蘊含的地域文化。直觀的作品感受能讓學生們,真正的像個孩子一樣去好奇地域文化,去探索地域文化,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3]。
其次,讓教學從理論化變成實踐化。傳統高校美術中關于地域文化的教學大多是老師的一對多情況,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傳遞的信息,沒有主動去探索,多半因為老師沒有提供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地域文化的教學,不僅僅只能是課堂上的幾張ppt教學,應該有更多的深入了解。老師應該布置關于探索地域文化內涵的教學任務,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去探索,甚至是帶著學生進行民間訪問,去聽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去從大街小巷中發現地域文化的美麗,從這樣的實踐中更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
最后,提供給學生學習的機會。學校應該給美術教學一個設備完善的基地,學生們能夠在基地,探索地域文化的美,用美術去創造帶有地域文化的作品,彼此學習,彼此進步。在美術教學中不再只有固定的美術老師,可以請來各種民間藝人,解答學生們對于地域文化的疑問,與學生一起學習地域文化的美,讓學生感受到地域文化的偉大魅力。
2.優化美術教學課程安排
(1)美術教學模塊化,適當增加課時。為了學生能夠更理解地域文化,應該將美術教學模塊化,不應該是統一化教學。可以將美術教學分為理論課、實踐課、美術技能、美術作品鑒賞、美術作品臨摹、美術外出寫生等模塊。將每個模塊細化教學,對應模塊合理分配課時數,將地域文化有針對性地植入某些教學模塊中。讓學生在相應的模塊中理解地域文化,掌握對應的美術技能,發揮自身能動性和創造力,用學到的美術技能去創造有個性的,蘊含地域文化的作品。
(2)美術教學方式多樣化。傳統美術教學總是教師一人通過ppt或者多媒體,將自己對于地域文化的感受或是鑒賞傳遞給同學,死板且單一的模式消磨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慣性地完成某些作業,消磨了創造力。因此,教學方式應該改變一如既往的單一和死板,使教學有趣且有效。例如“走進三坊七巷”、“領略新疆地域文化”等,將地域文化融入美術教學的教學試驗,將學生帶進地域文化的發源地,去自主的發現地域美,去探索不為人知的地域秘密,不僅帶給學生樂趣,還可以使學生因為理解而熱愛地域文化。
三、總結
地域文化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隨著時代正在慢慢消失于我們的生活。傳承地域文化藝術應該成為,現在地域文化走進美術教學的目標。教學是最好將文化傳遞的方式,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也是幫助文化更好的傳承。地域文化所存在的區域上,建筑可能會破舊,地域風貌可能會改變,但是地域文化不能改變,不能變舊,要永遠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新最閃耀的明星。
參考文獻:
[1]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肖莉.多元化美術教學評價在高效課堂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1(8):55-56.
[3]葉春龍.論普通高中美術特長班教學評價的轉變及運用[J].才智,2014(4):15-16.
作者簡介:
郭雯(1988—),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學歷:碩士學歷,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