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國棟
小兒推拿是現在非常流行的按摩保健手法,能有效緩解嬰幼兒的多種病癥,如長期腹瀉、便秘、反復感冒等。目前在各種機構的大力推廣下,小兒推拿呈現出越來越火的趨勢,甚至有人認為它能包治百病。有許多家長一發現自家寶寶生病或疑似生病,就給寶寶做起了推拿,然而有的時候卻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加重了寶寶的病情,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于是,又有部分家長極力反對給小兒做推拿,把它稱之為“騙術”。那么小兒推拿到底是“包治百病”的神技,還是騙術呢?
推拿部位有講究
在中醫教材《中醫兒科學》中,許多疾病都有相應的推拿治療方法,且書末附錄有常用的小兒推拿手法介紹及相關穴位、適用病癥,可見小兒推拿確有實效,不是騙術。
簡單地說,小兒推拿主要是良性刺激寶寶的穴位。首先,主要按摩部位在手,因為“小兒百脈會于掌”,按摩手掌可以調理全身經脈。其次,是按摩背部、腹部、足部、頭部,多按經絡走行方向按摩,行以補瀉手法,以達到通暢經絡、調理臟腑、治病保健的效果。因一歲半以下的嬰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全,所以對嬰兒頭部按摩需謹慎。
適用年齡:半歲至六歲的兒童,性別不限。
適應病癥:小兒疾病的常見病癥,如消化系統疾病,表現為腹瀉、腹脹、嘔吐、便秘、厭食、挑食等;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鼻炎等,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全身癥狀如精神不振、乏力、夜啼、易驚醒等。
手法要求:常用推拿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捏法、掐法等,多以操作者拇指、食指、中指等手指發力,用力輕柔而均勻、平穩,避免過度刺激患兒皮膚造成損傷。操作者需專門學習相關視頻,且在大人身上演練熟練后方可在寶寶身上進行,最好是到醫院尋求專門醫師的指導。
操作介質:家長可以借助滑石粉、精油、姜汁等操作介質,但需注意清潔以及寶寶是否適應,避免使用刺激性物體。
操作場所:推拿時需小兒裸體或半裸,故而多在室內進行,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寶寶受寒。
按摩時的注意事項
1.推拿部位的皮膚需完好,避免在外傷、燙傷等受傷感染部位操作。
2.寶寶哭鬧、太餓、太飽等情況下不易進行,父母也需心情平靜時行推拿治療。
3.小兒推拿適用的疾病均為輕癥或慢性疾病,頻繁腹瀉如一日腹瀉十余次、持續嘔吐、高熱(39.5℃以上)等急重癥,需立即尋求專業醫師治療,而非自行推拿。
4.小兒推拿治療多次后若無效則需到醫院就診,最好是在推拿前尋求兒科專科醫師診治,確定適合進行小兒推拿治療后方才進行。
從以上即可得知,對于寶寶的常見病、多發病,小兒推拿卻有良效。但是小兒推拿不能包治百病,其應用范圍并不廣泛,家長最好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