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竹
隨著人們生活的水平逐漸提高,一些國外的“洋”蔬菜漸漸地擺上了我們的餐桌。除了我們早已熟知的西藍花、花椰菜等甘藍類蔬菜,羽衣甘藍、孢子甘藍和紫甘藍對于中老年人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清熱解暑——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原產于地中海沿岸,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等種植較多,在最近幾年才進入我國。
羽衣甘藍除了具有蔬菜所特有的低脂、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特點,還富含蛋白質。據有關資料統計,平均每百克羽衣甘藍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5克,這是其他蔬菜很難達到的。因此吃羽衣甘藍,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還能保證蛋白質的攝入。自從作為盆栽的羽衣甘藍的營養價值被發現后,迅速成為眾多模特、健身達人餐桌上的“新寵”。
羽衣甘藍味甘,性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的作用,適合容易上火或者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但是對于腎功能不全、血鉀高、甲狀腺功能不全和患有腎結石的人不建議食用。
推薦食譜:羽衣甘藍牛油果昔
食材:牛油果1個、香蕉1根、羽衣甘藍葉。
步驟:①將去核去皮的牛油果切成小塊,香蕉切片,羽衣甘藍葉子洗凈去梗,保留葉片;②把所有食材加入料理機,加入少量水,適當攪拌即可食用。喜歡奶香味的人,可以用牛奶替代一部分水。
開胃健脾——孢子甘藍
它也是原產于地中海沿岸的孢子甘藍,以鮮嫩的小葉球為食用部位,是歐洲、北美洲等地區的重要蔬菜之一。中國于20世紀末開始引進種植,并逐漸成為時興的蔬菜。
孢子甘藍味甘,性涼,有補腎壯骨、健胃通絡的功效,適合久病體虛、食欲不振、有胃疾等人群。
孢子甘藍除了具備一般蔬菜所含有的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富含異硫氰酸鹽類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可以有效降低肺癌、胃癌、結腸癌等癌癥的發病風險。
雖然在一些大型超市和進口超市都可以看到孢子甘藍的身影,但是很多吃過孢子甘藍的人都因它口感差而不喜歡推薦。這是由于硫化合物賦予了孢子甘藍一種微苦的味道,尤其是經傳統水煮方式進行烹飪后,吃起來會有味同嚼蠟的感覺。所以,建議用脆烤的方式對孢子甘藍進行烹飪。
推薦食譜:甘藍沙拉
食材:孢子甘藍數顆,橄欖油適量、黑胡椒(依個人口味而定量)、鹽少許、小番茄數顆、乳黃瓜1根。
步驟:①給孢子甘藍淋上適量橄欖油,灑上黑胡椒和少許鹽,攪拌均勻;②將烤箱預熱到200℃后,將孢子甘藍烘烤30分鐘左右;③將對半切好的小番茄、乳黃瓜和烤好的孢子甘藍混合在一起,就可以享用了。
減肥利便——紫甘藍
相比上述兩種“洋”甘藍,紫甘藍更早進入了中國老百姓的視野。
紫甘藍富含膳食纖維,非常適合肥胖患者食用,肥胖患者吃紫甘藍,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毒排便,有利于減肥。同時,紫甘藍富含維生素E、硫元素和鐵元素。吃紫甘藍可以滋潤皮膚,保持皮膚水分,還可治療皮膚瘙癢,緩解濕疹等皮膚疾病,適合皮膚過敏者食用。
在食用紫甘藍的時候要控制分量。因為紫甘藍富含膳食纖維,吃多了會過度促進腸胃蠕動,可能會導致腹瀉。如果常年腹瀉,體質虛弱的人吃多了紫甘藍,容易導致更嚴重的腹瀉,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對身體健康不利。
推薦食譜:紫甘藍面條
食材:紫甘藍1顆,面粉250克,清水150克。
步驟:①將洗凈的紫甘藍切成小塊,混合等比例的水,在攪拌機中打成漿;②過濾后,取120克紫甘藍汁倒入250克面粉中,揉成光滑的面團;③將面團切成均勻的面條,用手抖開即做成紫甘藍面條。按常用方法煮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