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瑋

中巴經濟走廊被視為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旗艦”項目,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5月15日,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中巴經濟走廊議會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賽義德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專訪。 穆沙希德介紹,中巴經濟走廊為巴基斯坦帶來了巨大的改觀,目前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中巴經濟走廊有19個項目,其中11個是能源項目,其他項目包括瓜達爾港口、經濟園區等,它們都將在未來2至3年內完成建設。”穆沙希德說,項目已經給當地提供了60000多個工作崗位。
在他看來,中巴經濟走廊給巴基斯坦帶來非常大的改觀,提升了巴基斯坦形象。同時,得益于大量資本投入,近幾年巴基斯坦經濟增長很快,GDP增速由原來的4%增長到現在的接近5%。
《中國經濟周刊》: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介紹一下它的具體進展?
穆沙希德: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巴經濟走廊涵蓋眾多合作項目,投資高達150億美元。
中巴經濟走廊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目前已啟動19個項目,它們將在未來的2~3年內完成。其中11個項目是關于電力能源的,因為巴基斯坦面臨電力短缺的局面。其他項目包括基礎設施、經濟特區建設和瓜達爾港等。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對巴基斯坦人民而言是“一件幸事”,我們將銘記它,我相信它會發展得非常快。
《中國經濟周刊》:巴基斯坦方面為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做了哪些努力?
穆沙希德:我們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中巴經濟走廊議會委員會有21個成員,他們來自不同的黨派,來自不同的省份,我們試圖尋找共識,讓大家立場一致。遇到困難和問題,我們就去解決。
我們在巴基斯坦各地召開了許多會議,同時也在尋找投資項目。我們也數次來中國,考察蘇州工業園等項目,學習中國的相關經驗 。
《中國經濟周刊》: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為當地人帶來了哪些改變?
穆沙希德:“一帶一路”中的中巴經濟走廊給巴基斯坦帶來了巨大的改觀,提升了巴基斯坦形象,很多國家開始把巴基斯坦視為“投資者友好型國家”,尤其是在中國大規模投資巴基斯坦之后。
由于大量資本的進入,近幾年巴基斯坦經濟增長很快,GDP增速從原來的4%上升到現在的接近5%;60000多巴基斯坦人在中巴合作項目中找到了工作;落后的地方接觸到了新的規則、工業園區及不同的項目,這有助于巴基斯坦本身的聯通。
瓜達爾港是雙方合作的典范。瓜達爾港如同1980年的深圳,是個有著8萬人的小鎮,現在成了一個大的港口,有著巨大的功能,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還有一大批醫院、學校、碳減排設施等逐步建立起來。
《中國經濟周刊》:將中巴經濟走廊的經驗推廣至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也是至關重要的,您認為哪些經驗值得推廣?
穆沙希德:第一,領導層必須有推動“一帶一路”的政治意愿,中國和巴基斯坦即是如此。
第二,必須有明確的愿景。
第三,在國內尋求共識是非常重要的。就巴基斯坦的情況而言,意味著在政黨、議會,不同的政黨、省份之間尋求共識。“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巴經濟走廊,都是為民眾服務的。民眾是項目所有人,他們受益于此,這是非常明確的。
第四,需要持續地評估。我們在這方面仍需不斷改善,還有進一步調整和討論的空間。
《中國經濟周刊》:您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未來有何期待?
穆沙希德:中巴經濟走廊會有光明的前景,這是兩國之間最大的項目。中巴經濟走廊項目長達15年,是超越任何政黨、任何省份以及任何人的,是一項國家戰略。巴基斯坦受益于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推進了巴基斯坦本身的聯通。
《中國經濟周刊》:您對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何評價?
穆沙希德:“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創舉。這次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非常成功的。
如今,“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制度化、國際化,它是世界共享的。這是21世紀一個非常重要的外交和發展倡議。
我對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印象深刻。他的演講非常睿智,有著明確的愿景和清晰的行動方案,是非常包容的。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獨一無二的,它涵蓋了130多個國家和1500多名嘉賓,包括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是非常成功的。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成功,這將是全人類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