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杜鵑花得紅字①
□真山民②
愁鎖巴云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紅字”,指詩人和朋友分韻賦詩,分到的是“紅”字,亦即押此韻。②真山民,宋朝遺民,真名不詳。宋亡后隱姓埋名,好題詠,自稱山民。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首聯描寫了愁云密鎖、凄涼黯然的環境,為全詩定調。往事成空,無法挽回,詩人無奈之余,只好對亡國之恨釋懷。
B.頷聯借景抒情,杜鵑鳥聲聲悲啼,啼血染紅了萬山開放的杜鵑花,表明詩人眷戀故國的心不改。
C.頸聯描寫夜中之花極為傳神,因是寫夜,詩便不再寫花而寫枝葉,既避免了重復,又與夜的朦朧融成一氣,升騰起一股悲涼之氣。
D.尾聯直抒胸臆,滿山的杜鵑花是杜鵑精魄的化身,充滿思鄉怨恨,行人見了凄然淚下。此聯將行人的恨與杜鵑的恨統一在了一起。
2.這首詠物詩中,詩人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杜鵑花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紅 梅
□蘇 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對紅梅綠葉與青枝的贊美。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無奈。
D.“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E.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操。
2.詩人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勾畫梅花的形魂?就其中兩點作賞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