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繼燁
傍晚,我靜靜地伏在書桌上,一抬頭,看到書架上立著一本《麥田里的守望者》。打開這本書,思緒回到了那些和姥姥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小時候,姥姥家有一塊不大的田地,姥姥每次到地里干活時我都十分樂意跟她一起到田地里玩耍。收麥子時,她拿一把鋒利的大鐮刀,我拿一把小鐮刀,學著她的樣子,她割一刀,我割一刀,可那時的我哪里是在干農活啊?麥子割壞了,姥姥也不惱,只是微笑著搖搖頭,一遍遍耐心地給我演示著割麥子的要領。可是,我哪里會耐心地學呢?心早飛了。
然后我便到處撒歡,打滾,捉螞蚱,學著青蛙的樣子蹦蹦跳跳,玩得不亦樂乎。不知不覺夜幕降臨,新月緩緩升起,將田地照得亮亮的。姥姥干完農活,站在月光下靜靜地望著麥田。她有個習慣,每次在田間干完活后,總是會站在那里望著那塊麥田,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
回去的路上,我把鐮刀比到月亮上,發現它和此刻的月亮幾乎一模一樣,便好奇地問:“姥姥,為什么月亮和鐮刀的形狀一模一樣呢?”她似乎早料到我要問什么,于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因為扛著鐮刀時就像在肩頭扛著一個月亮,好給我們照亮回家的路啊!”我被姥姥的解釋逗樂了,一路上“咯咯”地笑著。
麥子收割后,姥姥的村里沒有曬場,只好把麥子都鋪到路面上,然后就在路邊撐起來一個小棚子,還擺了一張床,她日日夜夜地棲在這里,守護著。晚上,寒風刺骨,姥姥卻依舊守護著。每次勸她,她總會望著月亮,安詳地笑說:“離了麥子總覺得心里缺了什么,守著麥子,這心里才踏實,晚上也睡得安穩哪!”
每當我要離開姥姥回自己家時,總會和姥姥站在地頭,一邊拉鉤,一邊笑著約定著:“明年收麥子的時候,一定再回來看您。”
想到這里,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從回憶的思緒中拉回到了現實。
是思念。
我該回去了,看看姥姥那片小小的田地,那田地里金色的麥浪和那個傾其一生而守護麥田的人。
哦,姥姥,你曾經的守望,是我心底最美好的風景。
模擬評分:40分
得分理由:作文構思較好。引出回憶和結束回憶的設計很好,把人物放在麥田這樣的背景中,寫姥姥對麥田的守護,自然切換到對姥姥的思念,突破了一般選材寫對親情的守望。
失分理由:1.第四段的內容對表現主題沒有作用。2.盡管主題的表現突破了一般選材寫對親情的守望,但缺少對主題的提煉和升華——首先是姥姥的守望的解讀,其次是農民對于莊稼,對于土地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