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開辦資金
要開辦企業,就必須明白企業開辦期間,在企業產生收人之前需要一定數量資金用于各項支出。我們把這部分資金稱作開辦資金。企業開辦資金用于兩種用途:營運前支出或稱投資資本;營運前期支出或稱營運資本。
營運前支出是指企業開始營運(做貿易、生產或提供服務)以前必須支出的資金。這部分資金也叫做投資資本。購買土地、建設廠房、購買機器、購置辦公設備等的支出都是營運前支出,另外,營運前支出,還包括登記注冊費、通水通電、開業前的廣告宣傳等費用。 企業開始運作的時候就要發生營運前期支出,直到銷售收人能夠彌補相應的開支。這一期間的跨度依企業性質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貿易類企業可能短于一個月,而制造企業則包括從開始生產之日到銷售收入到賬這段時間,可能要持續幾個月。這個時期的支出稱作營運前期支出或營運資本。兩類支出的區別在于其發生的時間是在企業開始營運之前還是在營運之后。新企業開辦資金是投資資本和營運資本之和。創業者在考慮自己要投人多少資金、還需要借入多少資金的時候,開辦資金總數量就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充分估計創業所需資金
一般來說,企業創辦者,特別是年輕人,都知道他們需要資金用來購買機器、設備和工具,但通常都不能認識到,除此之外,他們在開業前還需要許多其他開支。比如,機器設備的安裝費用和員工培訓費用,這在機器設備投資中要占很大一部分。證照費和保險費在所需總資金計算中也常常被遺漏。
所需的營運資金也總是被低估。他們認為馬上就會收到貨款。這在貿易業務中或許可能,但作為二個商店店主,必須確保有足夠的營運資金維持店內一定的存貨,否則就很難保證隨時有貨出售。有時大客戶會要求先提貨后付款,并且通常都很難按時付款。
在制造業中,營運資金周轉的時間很長,有時甚至要持續數月。如果營運資金被低估,到時候很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企業生意興隆但卻沒錢支付員工工資、補充庫存,糟糕的時候至到期不能償還銀行貸款。因此,建議在計算所需投資資金的時候,按適當比例計人一些未考慮到的支付項目,并把營運資金的使用時間算長一些,不要計算得過緊過少。
企業資金來源
很多打算創業的人都有很好的企業想法和計劃。然而,他們可能會發現,獲得必需的創業資金并不很容易。其結果是,很多潛在的小企業最終都沒能運作起來。小企業所有者通常要用自己的錢啟動企業,但如果準備充分、計劃周全的話,也可以從其他渠道得到資金。自有資本和貸款機構借款是創業資金的兩個主要來源。
1.股權融資
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股權資本主要來自他們本人的積蓄。財務專家認為,創業者起碼應該拿出開辦小企業所需資金的一半。這就意味著打算將來創業的人必須及早存錢。
家庭、朋友、風險投資家和其他企業是另外一些股權資本的來源。但從這里融資,有些問題需要考慮,例如他們想參與企業經營嗎?如果企業不能成功將會怎樣?原來的關系會受到影響嗎?
還可以通過向合伙人出讓部分企業股份來獲得股權資本。由于合伙人的加入,使得籌集企業所需資金變得較為容易。合伙人必須能很好相處,但這方面通常很不容易做到。鑒于許多開辦自己企業的人都是想自己做決策,因此,對這些人來說,尋找合伙人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2.債權融資
如果股權資本資源有限,創業者就可以考慮借款。貸款機構(人)有可能把錢借給那些認識并信得過的創業者,但他們都很謹慎。如果風險太大,通常都不愿意出借。沒有人想借錢給那些可能失敗的企業。因此,很多貸款機構(人)都要詳細了解企業的商業計劃。商業計劃應詳細描述企業何時開始運作、需要多少錢和如何使用這些錢,以及何時能盈利等。
很多人一想到借錢就會想到銀行。然而,對小企業來說,從銀行借錢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銀行只會在確信其貸款損失的風險非常低的情況下才會同意貸款,他們通常只會貸給他們了解時間較長的客戶。如果希望將來某一天從銀行貸款,那么最好及早與當地銀行人士建立聯系。
3.申請貸款需考慮事項
不同的貸款機構有著不同的貸款程序。對此,借款人必須清楚。貸款機構同意借款時,必須確信借款人會按照其承諾及時還款。下面是評價貸款申請的一些因素,借款人必須了解。
(1)貸款類型。短期貸款(如一年內)和長期貸款(如超過一年)。
(2)貸款目的。確保貸款不被用于非法的、受到政府政策限制的或者與社區利益相悖的企業中。
(3)借款人的信用。借款人信得過嗎?
(4)能力。創業者運作項目的專業能力,能力特征有助于貸款機構確定借款人是否有能力按照計劃目的用好貸款。
(5)還款期限。還款期限對借貸雙方都非常重要,借貸機構需要確認借款人提出的還款方案是否現實,這可以通過計算經濟效益來預算。貸款機構會提出有關貸款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方面的建議。
(6)安全性。安全性或貸款擔保情況必須是貸款機構能夠接受的,即使其他條件都能滿足,只要貸款機構所要求的安全條件得不到滿足,貸款也很難發放。企業首次貸款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
(7)擔保人。有些機構要求有不動產、有形資產的擔保,或要求有擔保人。
(8)商業計劃。商業計劃是貸款機構確定貸款是否可以發放的主要依據,商業計劃可以表明企業的可行性。借款人應該請專業人士準備一份讓銀行感到值得研究的商業計劃,貸款機構通過評估借款人提交的商業計劃,得出自己的結論。有時也針對貸款項目自己做可行性研究,以評估企業將來的生存能力。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有關成本和現金流問題。現金流和財務,統計預測一樣,能夠顯示項目收入能否超過發生的費用。這些結論有助于貸款機構確定貸款的安全性,確定借款人能否按時歸還貸款。
申請流動資金貸款時,貸款機構的現有客戶具有貸款優勢。銀行會研究客戶以往的財務記錄,進而決定是否給予貸款。如果客戶打算開辦一個新企業,貸款時的程序與一個新借款人沒有什么區別。創業者應該注意保留財務紀錄,這些都是將來貸款時所需的財務資料。
通常,創業者有好幾個獲取資金的渠道,關鍵是要確定哪個最適合自己當前的需要。選擇正確的融資渠道有利于企業本來的發展。
在需要長期貸款的時候借了短期,很快就會出現問題。在本應該通過借款融資的情況下卻采用了股權融資,代價就比較高。過度的債權融資不但成本高,而且也會制約企業將來的營運。
選擇融資渠道和方式很容易產生失誤。正確的選擇不但可以籌得所需資金,而且還可以使創業者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和風險,或喪失對企業的控制。
4.評估籌資渠道的指標
評估籌資渠道,應該考慮下面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成本與收益。與貸款的成本相比較,該籌資渠道有什么好處?
第二,風險。使用哪種渠道風險最低?
第三,靈活性。該籌資渠道會降低企業今后再融資和使用經營所得資金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嗎?
第四,控制。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權會受到不利影響嗎?控制權的削弱會阻礙創業者做出有利于企業利益的決策嗎?
第五,可獲得性。哪種渠道的資金容易得到?
(1)成本與收益。評價籌資的成本通常是看它對企業當前所有者收人可能產生的影響,而不僅僅是企業增加的支出。假設有一個企業要籌集20000元,那么它是應該按10%的年利率借這筆款呢,還是應該賣出25%的股份來籌集這筆資金?如果借款,每年需支付2000元的利息,從而減少其稅前利潤2000元,即如果原來利潤是30000元,則支付利息后就減少為28000。
在股權融資的情形下,因為無需支付利息,所以利潤是30000元。但其中只有22500元歸當前的所有者,因為有7500元(30000 × 25%)要歸新的持股人。所以,股權融資情況下,利潤較高,但歸當前所有者的較少。
每一種籌資渠道都有其成本,內部融資也是一樣。通過出售或變賣存貨會造成一定損失,處置出產用的機器設備可能會增加營運成本。做融資決策的時候,應綜合考慮各種融資方式的相關成本。
(2)風險。籌集資金時會有一些風險。延期支付貨款有可能導致供應商不滿,損壞自己的信譽借來的錢要連本帶息歸還,所以企業通過借債融來的資金一定要避免無法履行償債義務。不能按時償還債務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沒收抵押物、被迫破產等。唯一沒有風險的企業資金來源就是股權資金,因為是股權投資者本身而不是經營者承擔了資金風險。
(3)靈活性。資本的目的是利潤,但對利潤的過分關注可能會導致企業在擴大賒購規模或購置存貨方面過分謹慎從而錯失銷售良機。而把賒購作為主要籌資來源又常常會導致企業對少數幾個供應商的依賴,無法享受來自其他供應商的價格優惠。
(4)控制。內部融資(盤活資產)、借款和使用商業信用不會影響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股權投資人通常有資格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業營運,但貸款機構(人)一般不參與企業事務,也不像普通股東那樣有資格在有限責任公司內行使表決權。
(5)可獲得性。通常,企業由于缺乏有效的資金來源而在融資時受到一定的限制。盡管有時某些渠道看起來非常可行,但實際上也只是一個獲得資金的途徑而已,并不一定真的能夠得到。
(6)指標重要性。對每一項資金來源,都要進行成本、風險、靈活性、控制權和可獲得性評估。在這些因素中,哪個更重要?哪個不那么重要?這要看具體情況。多數情況下,可獲得性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些時候,則主要考慮成本因素。應在綜合考慮各種情況之后做出相應的融資決策。
5.貸款機構(人)關心的問題
負責貸款的人員時常拒絕或“謝絕”貸款申請。他們首先關心的問題是貸款申請人能歸還這筆貸款嗎?如果貸款申請人準備貸款申請時過于輕率和隨便,就有可能遭到拒絕。貸款機構 (人)能夠從借款人關于企業事務描述中看出企業將來的不穩定性和缺乏計劃性。貸款申請遭到拒絕后,創業者應該心平氣和地接受,并認真查找原因,為今后的貸款申請做好充分準備。貸款機構(人)要知道借款人能否按時還款,需要了解一些問題:
(1)借款人打算如何使用這筆錢。
(2)企業的銷售量怎么樣?貸款是用于增加銷售量,還是為潛在的高銷量購置額外存貨?或者是要通過全面的活動廣告塑造企業新形象?
(3)企業的應收賬款情況如何?應收賬款是指還可以催要的客戶欠款,這些欠款會越拖越久,越拖越難回收。企業需要資金來收帳款嗎?
(4)邊際利潤怎么樣?是否存在業務很多但利潤卻很低的情況?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很好地控制費用。企業的市場夠大嗎?有什么還款計劃?預計的現金收支切合實際嗎?
貸款機構人會通過分析企業的現金流情況,確定企業是否會有足夠的現金履行其還款義 務。他們還要確信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確實不會被用于其他領域,以保證企業資產的流動性。
6.企業可籌集的資金種類
考慮借款的時候,創業者首先要決定需要哪種類型的借款。企業使用的資金可分為四類借款的目的決定了它的類型。
(1)商業信用。這部分錢不是借來的,是對供應商的應付款。從供應商處進貨但卻不用及時結賬,以及良好的信用是你能按時支付貸款的證明。
(2)短期借款。銀行及其他貸款機構會提供這類貸款,用于企業特殊情況下的進貨需要,為下一個銷售季節準備庫存等,這類貸款能迅速帶來利潤,因為商品一經售出就可收回資金,短期借款還款期短于一年。
(3)長期借款。期限長于一年的借款,常用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或進行技術改造、長期借款要用累積的利潤償還。通常這類借款都需要抵押。
(4)股權資金。這類資金不用歸還,投資人把資金投人企業,得到的是企業一定份額的擁有權。
許多企業所有者不能區分這四類資金。要記住,臨時借人的資金應該用于企業產生利潤的領域,并且應該在周轉后歸還。股權資金是投在企業里的,它增加了企業的所有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