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楠睎
高考擴招,讓“獨木橋”的橋面確實越來越寬了。從1999年288萬人參考、錄取率56%,到2016年940萬人參考、錄取率不低于80%,從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眾化教育”,當上大學變得似乎越來越“容易”時,隨之而來的卻是令人頭痛的“就業難”。
大學畢業,你的未來在哪里?
輾轉多年只為留學夢
受訪人:金赫
出生在小城市,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從小父母就告訴金赫“想改變自己的惟一命運就是讀書”。與大多數高中生一樣,在父母的“包辦”下他報考了機械自動化專業,可進入大學后卻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喜歡。
直到大二時,金赫發現身邊有些同學在準備出國留學,可以靠自身的力量申請獎學金,這也喚醒了他沉睡多年的留學夢。就這樣,經過兩年的留學準備,畢業時他收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因為沒有申請到獎學金,高昂的生活費又給他出了難題。無奈之下,金赫先是進入深圳一家銀行做投行,一邊打雜、一邊努力學習做各種報表。兩年之后又迫于壓力回了老家,找了一份物業項目運營管理的工作。他說雖然工作瑣碎,但是至少沒有那么大的壓力。而他的留學夢始終都沒有熄滅,相信有一天他終會實現夢想。
有多少工作被畫上句號?
受訪人:彭樹 90后
、
他是一名職業微商,這幾年的微商熱潮也確實讓他掙了一筆“巨款”,90后的彭樹現在不僅買了車還全款買了房,這在同齡人當中無疑是令人羨慕的,但他卻仍然深陷在畢業后的迷茫當中。
8年前,他順利就讀了某藝術類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按照正常軌跡,他現在應該是一名室內設計師或者城市景觀設計師。可畢業后,彭樹進入一家知名連鎖企業,半年后就破格當上了分店店長。提起這段經歷,他更多傾訴的卻是收獲背后的艱辛,一個人干著六七個人的工作,為了業績天天應酬到很晚。
輾轉幾年后,他又回到老家長沙,做過汽車銷售,當過電視購物嘉賓,還做過培訓師,每個工作畫上句號皆是因為他有顆不安分的心。而他現在說起就業經歷,更多的是對初入社會時張狂的懊悔,和對未來的不確定而焦慮。目前雖然做微商的收入不錯,但他心里也在嘀咕要不要找一份“正經”工作。
讀研又考博 真的適合你嗎?
大學四年一晃而過,面臨就業前十分迷茫,黃越的這種情況是大多數畢業生所經歷的,不僅因為就業的壓力大競爭大,也因為中國大學放養式的教育讓他們怯于走出象牙塔。于是,在摸不清自己要什么的情況下,考研是一種“保險做法”。
黃越選擇了去考較為冷門的考古學,在發奮努力下她成功擠進了屈指可數的錄取名單中,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也讓她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也許是認為自己的性格比較直接,所以畢業后她并沒有找工作,而是選擇考博士。然而,考博更是萬里挑一。一個月前剛剛結束的博士考成績雖然不盡人意,但她心里清楚地知曉這是一場持久戰。
最近,她找了一份私人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很多人覺得她不應該去做這么基礎的工作,但黃越比較滿意,至少專業相關還不加班,在私下的時間里,考博仍然是她下一步的奮斗目標。“雖然很累,但那卻是我的夢想。”黃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