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明
摘 要:為了合理利用有機垃圾、降低污染,綜述了堆肥的應用與影響堆肥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餐余垃圾、污泥、糞便、纖維素、化工有機物的處理,以及各種應用中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廢料的處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堆肥;應用;微生物;研究進展
我國是人口大國,每年會產生很多有機垃圾和糞便;并且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村每年會產生很多大量畜禽糞便、農業(yè)秸稈、枯草、落葉等垃圾產物,并且農業(yè)秸稈和枯草之類的垃圾一般均是燃燒處理,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并且一些有機垃圾中含有重金屬、病原菌等物質,并且在腐敗后會產生各種有害氣體。如果這些垃圾物質經過堆肥處理后,會為農業(yè)提供大量的有機肥料,并且節(jié)約化學肥料的使用,能夠有效緩解土地板結和環(huán)境污染。
一、餐余垃圾處理
餐余垃圾主要來源于餐飲服務等活動,其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容易腐敗發(fā)臭、孳生蚊蠅和病原菌。經過降解后形成腐殖質,并含有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可以作為肥料和土壤改良劑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鹽堿化和酸化。由于餐廚垃圾水分含量高、黏度大、分散性差而不利于通氣透氧,且有機質的氧化需要大量的氧氣;因此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蓬松劑以改善堆料孔隙率、吸收多余水分、加速氧氣的傳輸;其中膨松劑主要有鋸末、樹葉、樹枝、秸稈、果殼、纖維素含量較高的畜類糞便等,添加后能夠明顯提高堆料的溫度、高溫停留時間、好氧發(fā)酵速率;另一方面,纖維類蓬松劑還能有效緩解酸化和鹽堿化;部分放線菌能夠降解脂肪酸類物質、并提高腐熟效率,提高基質的pH;枯草芽孢桿菌能夠降解纖維類物質成為小分子,酵母可以利用這些小分子物質,產生緩解臭氣的乙醇類物質。
二、污泥的處理
污泥含水率高,并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在堆置過程中表面容易固結,使得其透氣性變差,而堆肥發(fā)酵需要氧氣;而控制板結和缺氧問題的主要措施是添加蓬松劑,最好是在發(fā)酵堆上埋設幾捆秸稈連通至外界。堆肥中的重金屬并不能通過生物降解得到治理,而是通過鈍化技術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移動性的。pH的變化將影響堆體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以及生命代謝,一般初始pH設置在中性附近,以利于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偏酸性時,可以使得各種微量元素電離以便微生物的吸收利用,偏堿性時,各種重金屬能會形成沉淀而沉積,有效的阻止了植物對重金屬的積累。一般依賴有機物發(fā)酵的菌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而當有機物消耗殆盡時,以酸性物質為養(yǎng)料的微生物會將其分解,發(fā)酵結束后會升至弱堿性,因此發(fā)酵過程中并不需要對pH進行調控。堆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腐殖酸,能夠有效結合重金屬離子形成難溶于水的絡合物;堆肥的最后階段會提高土壤的pH值,使得重金屬形成沉淀;另外還有氧化還原和微生物吸附;上述途徑均能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動性。
三、糞便發(fā)酵
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卵和抗生素;而且在高溫堆肥中會有大量的氨氣揮發(fā);因此,如果畜禽糞便不經處理或處理不當,不僅會污染水源和擴散病原菌,還會造成極大的肥料浪費。寄生蟲卵和病原菌能夠被發(fā)酵中產生的高溫度滅殺;一些含有嗜熱細菌、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假單胞菌、鏈霉菌的菌劑可以有效提高堆肥溫度,促進抗生素的降解或失活;例如可以顯著促進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環(huán)素的降解;另外,控制C/N比也能調節(jié)抗生素的降解。對于氨氣的揮發(fā),C/N比越大越能夠降低堆肥中NH3的揮發(fā),酸性條件主要是使氨氣變成NH4+,溶于水后降低其揮發(fā)性。木屑類纖維素、活性炭、沸石、膨潤土類吸附劑能夠有效吸附氨氣;此外,一些菌體表面也能夠吸附氨氣。鎂鹽和磷鹽類能夠結合氨氣形成結晶體。
四、木質纖維素的發(fā)酵
木質纖維素是比較難降解的生物質資源,但并不會產生嚴重的污染問題;如果能夠解決快速降解的問題,木質纖維素將會提供一個源源不斷、永不枯竭的肥料來源;而在影響木質纖維素堆肥的因素中,限制其發(fā)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快速分解菌類。能夠分解木質纖維素的菌類包括放線菌、細菌和真菌;直接參與木質素降解的酶有酚氧化酶、木質素過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放線菌和真菌除了分泌相關降解酶外,其菌絲還能夠深入到木質纖維素內部,進而加劇木質纖維素的降解;此外,放線菌的木質纖維素降解酶類還具有耐高溫、抗堿性、耐金屬離子等特點,因此,相比細菌和真菌,放線菌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五、有機污物的處理
有機污染物主要是芳香烴類,還包括一些非芳香烴類。這類有機物毒性大、難降解。堆肥作為一種去除率高的處理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不同的芳香烴的生物降解難易程度不同,一般隨著苯環(huán)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隨著污染物濃度的提高,對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也變大,從而抑制微生物的降解。例如,氯酚類污染物由于對微生物具有較大毒害作用,微生物對其修復作用并不大;鹵代有機化合物在環(huán)境中非常穩(wěn)定,以氯代烴最為常見,并且隨著取代氯的增多而愈發(fā)難降解。這些有機污染物在堆肥中主要是通過礦物和纖維類物質固定的;一些細菌和真菌也能夠對其進行降解,但效果并不顯著。
六、結語
目前我國堆肥技術含量比較低,往往會造成二次污染;中國在機械化和智能控制方面均已經成熟,因此堆肥的集約化處理和智能化控制方面還有待研究。對于很多化工有機污染,目前篩選出的菌種在處理效果等方面還不夠理想;因此還需對菌種進行篩選,并研究降解機理,通過生物工程、基因改造等措施來提高微生物的處理能力。此外,應當對化工產品的使用進行限制;在化工產品投入市場前找到能夠降解的菌類;但成本也會相應的提高,還需法律和專利制度等方面的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席北斗,劉鴻亮,孟偉,黃國和,秦肖生.廚余垃圾堆肥蓬松劑技術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3,3(3):41-45.
[2]莊禧懿,儲衛(wèi)華,馬興旺,朱衛(wèi).餐廚垃圾微生物發(fā)酵生產生物飼料的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2,29(1):85-86.
[3]袁進,魏永杰,于芳芳.污泥堆肥處理影響因素研究[J].化肥工業(yè),2008,35(3):32-35.
[4]彭宇,戴輝,武麗,李章海,江玉平,丁婷,齊永霞,胡向丹,劉錦華.甘蔗渣與牛糞高溫好氧堆肥的適宜配比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6,30(5):17-23.
[5]賀琪,李國學,張亞寧,林小鳳.高溫堆肥過程中的氮素損失及其變化規(guī)律[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5,24(1):169-173.
[6]劉潔麗,王靖.生物產纖維素酶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8,25(12):9-12.
[7]王菊思,趙麗輝.某些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1995,15(4):40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