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祎


當釉色瑩潤、形體優雅的如意瓶,遇上清新別致、引人入勝的圖畫,再綴上一抹奢華的純金,觀賞者仿佛走進了一場中國皇帝與歐洲女王的雅集。作者將現代藝術氣息賦予盡顯中式之美的白瓷,在傳統與革新、中國與西方之間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對話。面對《如意瓶》系列,中國陶瓷藝術的不朽氣韻躍然眼前,現代藝術的活潑與隨性也浮現而出,從中,我們能看到作者的匠心良苦和深厚底蘊。如意瓶通體內外施白釉,釉質肥腴,與優美豐盈的瓶體曲線互為表里,審美視覺節奏恰到好處;在畫面的對比下,潔白的釉色更顯甜美晶瑩,淡雅更勝于玉,令觀者傾心悅目;大氣莊重的造型、清新明麗的圖畫,再加上璀璨奪目的純金描繪裝點,無論從整體還是細節來看,此系列作品都散發著富麗典雅的宮廷氣韻。
而《陽光下的綠茵河畔》瓷畫,則突破傳統的畫風,釋放出全新的視覺效果,為瓷板賦予印象派的浪漫。畫面中,田園、麥浪、農墅、樹林、彎彎的小河,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景象,色彩空間與季節的變化被輕盈地呈現,連空氣流動散發出的清新氣息都可感可聞。作者用獨特的構思,詮釋出輕松愉悅的生活時光,將“瞬間美好”的新印象風格捕捉到瓷板之上,創作出跨越現實與詩意間的陽光沐浴下的綠茵河畔,令觀者產生無限的遐想。作者新鮮的嘗試令人興奮。在行家看來,這組作品的亮點在于以傳統繪畫融入現代創新技法,在瓷板上作畫,利用獨特礦物質顏料,實現了在宣紙和油畫布上所不能達到的特別韻味和效果,給人全新的視覺享受。
讓千年陶瓷文化與現代新技法、生活與藝術相映交融,完成這樣一組作品并不容易。即便是對藝術有著獨特敏銳度且具深厚藝術修養和繪畫功力的楊學棒先生,在創作過程中,不僅需要先覓得靈感、為作品賦予寓意,還要把握好后期的瓷板燒制過程中溫度和顏色的控制。看似精簡舒心的作品,往往更需作者投入全身心,以求達成完美極致。如果要在當代陶瓷藝術的創作中實現中國元素的創新,那么楊學棒先生的作品無疑是具有時代創新意義的。
楊學棒簡歷
楊學棒,1970年出生,浙江蒼南人,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國·古漢窯傳承人,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美術師,擅長繪畫陶瓷藝術,溫州海西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碗窯陶瓷藝術館館長,浙江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蒼南文聯副主席,浙江省優秀文藝人才,溫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作品曾獲文化部“群星獎”、全國“五一文化獎”、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四次新人新作展、國際文博會工藝美術大獎,多次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在中法建交52周年之際,六件瓷器瓷畫作品入選發表法國郵票主票版面,深受海內外知名人喜愛并被多家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