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社會在不斷進步,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經過長久的發展研究以及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逐步提升,并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使我國的農業得到迅猛發展。在我國玉米作為主要的糧食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夠更加科學地進行種植來提高生產水平與產量已經成為我國目前研究的重點,針對于玉米的栽培技術與相應的措施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對玉米未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研究與展望
隨著經濟的不斷改革,玉米作為我國的重要農作物之一,它不僅是人類的糧食,也是其他的生物所需要的飼料作物,玉米在我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對玉米的需要量也是越來越大,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玉米產業已經在向多元化的方向轉型,而且與水稻和小麥的發展水平相比,玉米已經相對領先了。但是為了使玉米栽培技術能夠更快速地得到全面改進與實現,我們需要進一步對栽培技術進行研究。
一、目前我國玉米栽培技術的情況
玉米在我國的農業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作為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度,建國以來,雖然玉米的栽培技術經過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在不斷地努力之下,還是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非常廣,那么對于栽培技術也在不斷進行研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經濟的不斷轉型,我國的玉米產業必須要融入新的科學技術。為了能夠使玉米的生產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那么為了滿足現在社會的需求,就要對玉米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利用先進的技術水平來提高玉米的產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把玉米的質量進行有效提高。我國目前的玉米栽培技術有了一定的成果,利用多種科學知識與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玉米的栽培進行研究,并運用到實際當中,通過科學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實踐當中的實驗,我國的玉米栽培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玉米的栽培時運用了多種科學技術,并把一些影響因素考慮到其中,與實際的栽培影響結合,并不斷實驗,以此來提高我國的玉米產量與質量。
二、玉米栽培技術運用的影響因素
1.因地制宜、正確選種
在進行玉米栽培之前要合理選擇種子,種子的選擇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到玉米的產量。種子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不同的地區要選擇不同的種子,要根據氣候條件以及自然環境進行科學有效的選擇種子。選擇的時候也要進行嚴格挑選,只有選擇相適應的品種才能使最終的產量得到保證。如果可以選對種子,那么就有可能提高百分之十的產量,所以說選種是非常重要的,對栽培技術的科學運用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對種子進行處理,這樣就能讓種子盡可能地適應土質,得到更好地生長。正確的選種也能促進栽培技術的科學運用。科學合理的種植和培養,可以使種子更好的適應土質和環境,從而促進其自身的全面成長。
2.整地要精細
玉米屬于須根類植物,它的根相對比較發達,并且植株非常高,所以它所需要的水分與養分相對較多,而且是通過根系從土地里吸收所需要的成分。根據它的高要求,我們在進行整地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細致化,在進行地段的選擇時一定要注意,盡可能地選擇土質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地段,這樣可以適合玉米的成長。耕地也要適當,不要過深也不要過淺。根據玉米的根系要求,在翻地時的深度大約在20到30公分之間,精細的處理,為玉米創造出一個更佳的發芽環境。種植后,還要做進一步的嚴謹處理,以保障玉米可以有一個適當的環境進行生長。
三、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1.適時播種
玉米的種植需要對地段與土質進行合理選擇,玉米對外界的環境變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播種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提前會出現幼苗不齊的現象,相反的是播種時間過晚,就會縮短了玉米成長的生命周期,這樣就會造成生產不完全的后果所以要根據地區的氣候來進行科學地播種,掌握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平原地區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進行播種 ,一些海拔稍微高的山區,由于氣溫相對較低,可以在四月下旬播種,高原地區播種時間更要靠后。
2.合理密植
玉米種植的密度一定程度上影響玉米的產量,要根據土壤的條件決定種植的株數,一般情況下每畝種植的株數在3500到4000之間,特殊性的玉米可以在4000到5000之間。合理密植必須要考慮最終的產量,其一,要將種子播種在深度合適的土壤里,確保種子有個合適的生長環境和土壤覆蓋度;其二,要保持株距與行距的一致性,確保每株、每行之間有個合適的空間,以便于通風;其三,要根據土質決定播種的深度,一般情況下土質較好的地段播種深度在五公分左右,不好的地段要在八公分左右,還要進行鎮壓,以免水分的蒸發流失,為玉米的茁壯發育創造最佳的條件。
四、合理施肥與管理
1.分期施肥、及時中耕
我們都知道玉米在種植的時候就會把基肥施足,經過不久的時間,等到幼苗出土以后,還要進行及時的追肥,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幼苗擁有足夠的養料進行茁壯成長,在三葉期以前所需要的養分全部由種子自身供應,到了五葉期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追施攻苗肥,并要適當的中耕,提高土壤的溫度,使土壤疏松,增加氧氣含量,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在以后的階段要定期松土、除草和噴灑農藥。
2.合理的管理
合理的管理充分體現在玉米苗期與出穗兩個時期,在這兩個時期如果出現干旱情況,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澆水,使植株擁有足夠的水分成長,澆水時要注意適量,以潤濕和溝灌兩種方式為主 , 防止因為澆水而出現土壤結塊或者倒伏現象 的發生,當遇到連陰雨天或者暴雨天時,要及時的挖溝排水,以防積水過度,造 成植株被淹,同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人工授粉,因為陰雨天玉米授粉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授粉不完全。
五、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滿足現在社會的需求,就要對玉米的栽培技術進行不斷研究,但是也要把玉米生長的各方面原因進行全面考慮進去,只有全面進行研究,才能夠使玉米的質量與產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尤其是玉米播種階段的需求一定要多加關注,此階段的影響因素最為關鍵,玉米的栽培技術只有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有效促進我國的玉米行業更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惠,陳長青,李月明.淺議我國玉米栽培增產技術研究進展[J].遼寧農業科學.2014.07.
[2]任兆豫,郭翔翔.玉米栽培技術的研究與展望[J].農民致富之友.2013(20).
[3]李存峰.淺談玉米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