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丹
摘 要:隨著我國整體經濟不斷的發展進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也對玉米的施肥技術上有了更高的關注度,而科學合理的對玉米進行施肥,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的優質產量,并且也能夠很好的增強種植土地的肥力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上也發揮出不少的作用,從而有效的推動我國廣大農戶自身的產量以及資金的收入量。而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主要指的就是對土壤以及玉米自身的養分進行測試,并在此基礎之上,保證整個有機肥料是足夠充足的狀態下,在根據土壤所需要的實際供肥的特點以及玉米在生長的過程當中,所需要一定性肥料的要求規律,從而科學合理的確定出一些相關微量元素的施用比例的施肥技術。
關鍵詞: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點分析;總結概述
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肥料的利用效率,從而能夠很好的降低,盲目使用化肥,而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可以依據土壤自身所含有的養分情況,并在此基礎之上,經過對其實現的判斷分析,從而摸清整個土壤的供肥能力水平以及在種植農作物當中,所需要的一定養分的需求規律以及肥料的相對應狀況,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夯為兩者之間的平衡性打下結實的基礎保障,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于玉米在生長過程當中對其提出的各種需求,本文主要立足于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要點,以此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期望為我國今后在對于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要點問題上,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建議。
一、施肥量上的計算概述
在施肥量的計算上來看,主要是有兩種來計算組成:
1.土壤養分供應量的計算,這里主要指的就是,玉米在實際的產量上以及在其生長的過程當中,所吸收的肥料量之間的正比關系,并且,在玉米進行栽培的過程當中,還需要適當的結合一些整體玉米的目標產量,從而對整個田地來進行適當的施肥,而在施肥之前,一定要加強對于土地內部當中所含有的各種物質進行計算測定的重視度,而這主要是因為,玉米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對于不同的營養物質也是呈現不同程度上的需求量的,所以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重視度。
2.玉米在生長階段所需要肥料的計算,這里主要指的就是,在玉米進行栽培之前,一般都是事先做好玉米總產量的目標以及相關的預測工作的,并在此基礎之上,做好相關的玉米栽培的工作,從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證玉米的實際產量是在事先所預測目標產量的范圍之內的。加強對于玉米種植地域上的土壤內部加入充足的有機肥料的重視度,并且,這也能夠在最大限度上為整個玉米的產量上打下了結實的基礎保障。
二、玉米施肥的方法要點概述
1.基肥
玉米在整個生長過程當中,基肥在其中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能夠占到總體的施肥量大約65%前后,而在實際的對玉米進行施肥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當基肥已經足夠時,就可以展開后續的施肥工作,并及時耕翻入土,但如果基肥不夠充足的過程當中,就一定要加強對于溝施以及穴施的重視度,在對于嚴重缺少鋅等微量元素的土壤當中,可以適當的采用鋅肥并且與細土進行充分的攪拌之后,從而對土地進行施用,還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肥土之間的比例,一定要嚴格的控制在1:10比例左右。
2.種肥
種肥,也是在整個施肥手段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整個玉米施肥手段當中,最能夠節省資金成本的施肥手段,而種肥的使用,主要是為了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于玉米在生長初期對于肥料的各種需求,對于種肥的品種上,主要是有以下幾種:速效氮肥以及磷肥等,也可以適當的將兩種肥料于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料進行融合,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體的施肥效果。而在對基肥施用的過程當中,對于一些沒有融入到鋅肥的土壤里,是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鋅肥來進行拌種,主要是使用5g左右的硫酸鋅種子來完成施用的。如果在選擇使用化肥,用作種肥的施用上,就一定要加強對于相關化肥的施用量的重視度,以此,有效的避免因為施用量的問題,影響著整個玉米種子的發芽狀態。
3.追肥
追肥,主要指的就是,在玉米已經處于生長后期的階段當中,是可以適當適當的借助于一些追肥的手段,來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于玉米生產過程當中對于養分的各種需求,而目前來看,在對于追肥的種類上,通常都是會使用硝銨或者是一些尿素。對于春玉米的追肥量上,一般都是使用大約占有總體氮肥量的30%左右,而對于玉米種植的土壤來看,是比較偏于砂性土質的,保留肥料的能力明顯是比較低下的,那么在追肥量上也是要隨著實際情況來增加的。而追肥的時間以及次數上,也是需要根據當地的土質以及玉米種類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的。對于一些黏濕性較重的土壤來看,由于本身就具有較強的保留肥料的能力,所以只需要在玉米拔節時期到大喇叭口追肥以此就已經足夠了。
三、結語
只有真正的加強對于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點的重視度,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整體玉米的收獲產量。
參考文獻:
[1]王小春,楊文鈺,鄧小燕,張群,雍太文,劉衛國,楊峰,毛樹明.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質積累與分配差異及氮肥的調控效應[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01:46-57.
[2]馬存金,劉鵬,趙秉強,張善平,馮海娟,趙杰,楊今勝,董樹亭,張吉旺,趙斌. 施氮量對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種根系時空分布及氮素吸收的調控[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04:845-859.
[3]王小春,楊文鈺,任萬軍,鄧小燕,張群,向達兵,雍太文. 小麥/玉米/大豆和小麥/玉米/甘薯套作體系中玉米產量及養分吸收的差異[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2,04:803-812.
[4]雍太文,劉小明,宋春,周麗,李星辰,楊峰,王小春,楊文鈺. 種植方式對玉米-大豆套作體系中作物產量、養分吸收和種間競爭的影響[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5,06:659-667.
[5]葛均筑,李淑婭,鐘新月. 施氮量與地膜覆蓋對長江中游春玉米產量性能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響[J]. 作物學報,2014,06:1081-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