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明
摘 要:本文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對油茶種植過程中的選地、整地、造林、施肥、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栽培過程進行闡述分析,重點探討了高產油茶栽培的相關技術要點,對于促進油茶種植生產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產油茶;栽培;管理技術
一、因地制宜選擇好林地
根據油茶的適應性來選擇種植地。良種油茶的適應性很強,溫度和陽光會直接影響它的生長和結果。油茶在南方廣大丘陵都可以大面積種植,在海拔300~800m均可種植,宜選擇土層較厚(一般70~80cm),酸性土質,排水良好的山地。林地選擇好后,應根據當地條件設置好道路和排水系統。
二、對林地進行相對應的整地
1.穴狀整地。如果坡度比較陡,而且坡面不平整時,可以使用穴狀整地。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回填時先填表土讓其營養回流,再填心土讓其利用吸收。
2.帶狀整地。坡度大于100的山地,進行整地時,可采用帶狀整地,沿水平方向整成梯狀面。
3.全墾機械整地。在林地選擇為丘陵地,地形小于100的緩坡,可以選擇為全墾機械整地。整地后可以沿著等高線每隔5~10m開挖1條深30~40cm的攔水溝,以防水土流失。
三、油茶造林
1.選擇良種油茶壯苗。良種油茶苗是油茶高產的基礎,根據油茶的良種性狀和應用情況來分析,各地種植的油茶苗都要選用經認定(審定)的良種,苗高>30cm,地徑>0.3cm,根系旺盛,沒有病蟲害、頂芽飽滿的2年生芽砧嫁接苗種植,因嫁接苗要比實生苗提前一到兩年結果,并且生長期相對穩定。例如德宏州油茶造林選育德林油系的良種油茶嫁接苗,而江西省則采用長林系的良種油茶嫁接苗。而且在造林時一定要多選用品系,促進授粉過程的順利進行。選擇油茶良種苗時一定要因地制宜,才能達到高產的效果。
2.合理的造林密度。如果當地條件較好,就要采用相等的株行距,3m×3m或2.5m×3m,確定密度后,沿水平方向進行打穴栽苗,穴的深度在50~60cm。
3.施基肥。在種植前對穴底要進行充分施肥(施基肥要結合回土進行),施以10~15kg的腐熟農家肥作為基肥,或施入0.5kg鈣鎂磷肥作為基肥。然后再進行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復土高出地表14cm左右,將穴填滿堆成饅頭狀。
4.良種油茶苗的栽植。油茶的造林時間一般選擇在5~8月雨季來臨時較好,在已回填好的穴中,挖與苗木根系大小深淺相符的種植穴,將苗栽種,栽種時應選在天氣陰涼時進行。種植前,先對苗木進行腳杈、過長主根、過長苗木的修剪,并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芽,栽植時一定要做到深淺適度、栽緊、栽正等條件,以提高成活率(務必做到一提,二踩,三填實),栽植時,袋土頂面與種植穴面水平為標準,四周回填土,保證回填土的高度處于袋土面2~3cm。
四、油茶的撫育管理
1.油茶幼樹的撫育管理。(1) 苗木的解綁抹芽。苗木造林成活后,在當年的11月份左右,要及時解除捆綁在嫁接口上的綁帶,解綁時要用鋒利的刀片輕輕解除,避免造成苗木折斷。造林后要及時除去砧木上的萌芽,要隨見隨抹。(2) 苗木的蓋膜保濕。在旱季來臨前,一般10月份,先鏟除苗木周圍直徑1m左右范圍的雜草,然后用地膜或稻草覆蓋保濕,到第二年雨季來臨時,一般6月份才可以揭除。(3)苗木補植補造。種植后第1、2年要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調查,對缺塘苗或死亡苗進行標記,到第二年雨季來臨時6~7月份,用符合規格的良種苗進行補植。(4)合理間作。造林后1~3年,樹體小,行間空曠,可在行間種植矮桿作物(如花生、黃豆等),即可增加收入,又可保水保肥。但不可種植高桿作物和藤本植物,以防影響造林成活率。(5) 油茶幼林中耕除草。油茶栽種當年對其進行拔除樹蔸雜草,一般不松土,從第2年開始,每年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5~6月份進行除草松土培蔸,第二次8~9月份進行,由于幼林苗木根系短淺,中耕深度一般3~5cm。(6)幼樹追肥。幼樹期,主要以營養生長為主,施肥主要施以氮肥為主,再結合磷鉀肥,主攻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的樹梢,再根據樹齡的大小從少到多進行施肥,并且逐年提高。幼樹定植的當年可以不施肥,也可以在9~10月等苗木恢復生長后適當施入25~50g的尿素或復合肥,從第二年開始,3月份對每株施入80g左右速效氮肥;11月上旬施5~10kg的糞肥,以供過冬。隨著樹體的增長,施肥次數和施肥量可逐年增加。(7)油茶幼樹的整形修剪。種植后前3年,主要以營養生長為主,促使樹冠迅速擴大,對幼樹進行整形修剪,主要以培養合理的樹體結構和豐產的樹冠,通過修剪使幼樹達到樹冠層次分明,主枝明顯的圓頭型樹形和紡錘狀樹形。造林待苗木成活后,在距嫁接口40~50cm處摘心,抑制高生長,促進側芽生長,當側芽長至30~40cm時,選擇方位合理的3個側枝培養為一級主枝,當一級主枝上的側芽,長至30~40cm時,選擇方位合理的3個側枝培養為二級主枝,依此類推,一直到四級主枝,即可掛果。
2.成年油茶樹撫育管理。(1) 成年油茶樹的水肥管理。成年油茶樹有抱子懷胎的特點,發芽、孕蕾、狀果長油、果熟花開等,循環不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養分。對成年油茶分季節進行施肥。春季發芽一般在早春時,采用環狀施肥的方法施以氮肥和適量的鉀肥0.5~0.75kg,以促進發葉、結果保果;冬季采用條狀施肥的方法,施以1kg左右的鉀肥、磷肥,以固果防寒。看樹進行水肥管理,對成年油茶樹多施以氮肥和磷肥,有效的固果和促進花芽分化。(2) 成年油茶樹修剪。油茶樹的成長離不開光的照射,它是喜光的常綠樹種,對樹冠大的成年樹進行修剪,充分地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的有效利用,以提高產量。對成年油茶樹的修剪時,應根據樹形、品種生長習性、樹勢等特點,對樹苗修剪以輕剪為主,修去過密枝、重疊枝、病蟲枝、寄生枝、衰老枝等,對樹冠的下部和內部進行重修剪,中部和上部輕修剪。生長強的重修剪,生長弱的輕修剪,每次修剪一定要適當,有利于對陽光的吸收。修剪后加強油茶樹體的管理,及時的抹芽,以預防養分的過度消耗。
五、油茶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1.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1)軟腐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病果或葉緣、葉尖上出現淡黃色水漬狀斑點,感病后會使葉片、果實脫落,葉片脫落后會整株死亡,在成林油茶林中會成片感染。
防治方法:冬季清理病枝病葉,每年4、5月份用1%波爾多液噴施整株。每隔15d連續3~4次噴施。
(2)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病果或葉緣上出現黑褐色半圓形或圓形病斑,然后慢慢擴大,感病后會使葉片、果實脫落,嚴重的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冬季和早春之際剪除病枝與有病蕾,摘除病葉、病果,對大樹和大樹干進行刮治,刮口處進行75%濃度的精酒消毒,根據當地的條件,噴藥防治,在早春新梢上噴灑1%的波爾多液,6~9月每半個月噴一次1%的波爾多液,10月底、11月初、4~5月中旬各噴一次,可減少病害。
(3)根腐病。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時極易發生,病菌主要從傷口或幼嫩表皮侵染,使植株根部腐爛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30%惡毒靈水劑,稀釋500倍灌根;或用7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按1:10和土拌勻,撒在根部。
2.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油茶主要蟲害有金龜子、象鼻蟲、油茶茶梢蛾等。油茶蟲害預防主要以營林技術為主,加強對林地的撫育管理,培養強健的油茶樹體,保持園內和樹體通風透光,以減少蟲害的發生,提高油茶樹的抗病害能力。要隨時觀察蟲害的發生,一旦發現病蟲枝,要及時剪除并集中燒毀。
六、結語
總之,對于油茶的栽植培育,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分析研究,在栽培的各個流程進行針對性地研究分析,得出最有利于油茶生長的栽培方案,將之運用到實際生產中,提高油茶產量和茶油質量,保證油茶的高質量生產。
參考文獻:
[1]彭學庫、藍國平、朱富榮.景寧縣油茶產業現狀、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03).
[2]楊勝輝.油茶的特征特性及開發利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