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瓊
摘 要:在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下,水產養殖作為養殖項目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受到了國家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但其在養殖過程中往往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如水產養殖產生的廢水會嚴重污染環境,進而威脅到水產養殖的整體質量和產量。本文主要對水產養殖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對水產養殖環境污染問題及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行有效的研究探討。
關鍵詞:水產養殖;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興起,水產養殖逐漸因為其具有獨特性的特點而被人們所接受和喜愛,其具體是指通過對一些水生動物的養育和繁殖,使其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新鮮的水產品,并且水產養殖也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根據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著環境污染問題,無論是對社會還是人們都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應不斷加強對水產養殖環境污染的控制力度,制定科學合理化的對策將其合理解決。
一、水產養殖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養殖模式。在目前的水產養殖過程中,大多數單位及個人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紛紛開始追求高產量、高密度的養殖模式,這樣一來就一定要在養殖期間提高換水量和投飼量,進而最大限度增加了水產場地的高負荷處理工作,對水產養殖的水質產生了嚴重的破壞。
2.不能做到因地制宜。若想保證水產養殖實現最佳成效,就要學會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采取不同的水產養殖方法。但在近幾年的水產養殖中,各地紛紛興起了建立工廠化養魚池的現象,最大限度開采地下水資源,進而導致地下水資源消耗大,并且沒有制定相應的修復政策,致使自然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3.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目前我國政府針對水產養殖這一方面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致使養殖個體逐漸分散不能形成系統的產業化規模,而大多數養殖個體也是一些改行或是新養殖戶的人,自身的養殖經驗和養殖技能掌握較少、不能做到靈活運用及不具備掌握水產養殖多發病的流行特點和預防措施的能力,進而對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針對水產養殖環境污染進行具體分析
1.水產養殖環境的內在污染因素。水產養殖環境的內在污染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水產養殖投入品造成的環境污染。其具體是指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水產改良劑和飼料等物品的投入,由于水產養殖中養殖物的生長主要是依靠外界提供的供給來進行的,因此水產飼料就是使養殖物獲取到營養的主要渠道之一,能利用有機化肥和無機化肥為養殖物供應氮磷方面的營養元素,進而促進水產養殖物的快速成長。同時由于水產養殖物具有高密度的養殖模式特點,因而如果對其進行飼料的大量投入,會致使水內環境出現極多的顆粒狀物質,進而對水產養殖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現象。除此之外,水產養殖中的環境改良劑在使用期間會對水產養殖物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如果使用過多就會影響到水體質量,加劇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第二,水產養殖代謝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產養殖代謝物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是指在向水產養殖中投放一定的營養飼料之后,經過養殖物的新陳代謝吸收,會產生一定量的糞便和代謝物排入到水中,進而大大增加了水體養殖中氮磷含量。一般情況下,水產養殖物都是在飼料等營養物質投入食用之后,在規定時間范圍之內排出代謝物,主要以糞便、尿堿形式為主,進而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情況。第三,水產養殖底部淤泥造成的環境污染。水產養殖環境是水產養殖物健康生存成長的首要前提,但根據目前的水產養殖環境來看,環境污染現象較為嚴重化,其中由于底部淤泥而產生的環境污染機率較大,而底部淤泥的主要構成物質分別是水產養殖中的碎屑和生物遺體等,在溶解過程中產生一定物質的過程。并且底部淤泥還可以通過溶解和釋放等作用不斷增加,進而產生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在水產養殖期間,相關工作人員要對水體資源及時更新,否則將會導致淤泥不斷積累增加,進而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影響。
2.水產養殖環境的外在污染因素。根據現階段我國基本國情來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而在水產養殖行業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水產養殖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破壞,具體如下:水產養殖中的外在污染主要是植物性的影響元素,如氮磷中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碳水化合物,以不同形式進入到水產養殖環境中,進而在溶解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質,對水產養殖環境帶來污染。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外在污染因素還包括重金屬和工業廢水排放等,對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程度更為嚴重,能將水產養殖物徹底殺死。
三、針對水產養殖的環境污染現象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1.積極構建健全的水產養殖環境污染管理制度。若想最大限度清除水產養殖中的環境污染現象,就一定要構建相應的水產養殖環境污染管理制度,使各個部門之間進行有效協調合作,進而能夠充分認識到我國政府存在的重要性,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來對生態環境進行友好的保護,進而為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若想提高水產養殖的產量和質量,就需要具備良好的水質條件,由此可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做好水質的凈化清理工作,進而將水產養殖環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推動水產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2.科學合理化的投入綠色飼料和藥品。若想實現水產養殖產量和質量的最大化,就要對飼料進行科學合理化的投放,并選擇綠色環保的藥品,并且還應根據水產養殖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選擇恰當的微量元素,進而充分滿足其實際需要。同時在進行水產養殖飼料的投放時還應選擇合理的投放技術,將水產養殖過程中存在的殘留物質及時有效清理。除此之外,水產養殖的藥品研發人員要全面投入到綠色藥品的研究中,進而來有效提高綠色藥品的綜合能力,對水產養殖環境合理改善,對水產養殖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3.針對水產養殖結構進行優化分析。在水產養殖期間會受到多種因素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地理因素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因素等,進而致使水產養殖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影響,進而阻礙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因此為了有效改變這一現象,相關工作人員就要不斷加強對水產養殖工作的重視,針對水產養殖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更新,進而提高水產養殖的整體產量。同時在對水產養殖結構展開調整改善時,要最大限度引進多種類型的品種,進而形成一個整體的生態環境,將水產養殖的環境污染機率降到最低,進而促使水產養殖工作能夠順利展開。
四、結語
總之,根據目前的水產養殖現狀來看,在養殖過程中必定會存在一定的環境污染現象。因此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策略是極其重要的,其中水產養殖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投入品的污染、代謝物的污染及底部淤泥的污染等方面,在對其進行控制治理時,一定要制定科學化的規劃,加大科研力度,進而提高水產養殖的產量和質量,為日后的水產養殖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推動水產養殖行業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俞瑞高.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探討[J].江西農業,2016(14):107.
[2]閆潤麗.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6,36(16):142-142.
[3]王承凱.海洋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及污染防治對策--以青島即墨地區海參養殖為例[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4):148-148.
[4]高晟賢,李樹彪.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6(44):86-87.
[5]李立華.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5):28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