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盟
摘 要:珠江三角洲簡稱為珠三角,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的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珠三角水資源比較豐富,池塘養魚在珠三角地區占有重要的經濟比例,本文對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一般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希望為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一般注意事項;分析
珠三角地區屬于南亞熱帶氣候,當地漁民創造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等養魚經營方式,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又有效地保護了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當地修筑提防,建立電力排水灌溉系統,有效避免了洪澇災害和海潮侵襲的危害,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目前當地的池塘養魚技術仍然存在不足,一些池塘養魚一般注意事項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池塘養魚戶的節能減排意識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池塘養魚經驗,提出了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的一般注意事項。
一、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
水中的含氧量是影響魚飼料系數的最大因素,一些以投喂飼料為主的吃食性魚類,在投喂相同的飼料時,在溶氧豐富水中的生長速度要比溶氧量少的水中快,飼料系數相對要低,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魚在溶氧量為3mg/L水中的飼料系數要比4mg/L時增大一倍,而在溶氧量為7mg/L水中的魚生長速度比溶氧量為4mg/L水中的魚快25%左右,飼料系數要低40%左右。在水中溶氧量為4.5mg/L以上時,魚和蝦的食欲得到顯著增加,水中溶氧量為5mg/L以上時,魚飼料系數達到最佳值。而在實際池塘養魚過程中,水中的溶氧量總是達不到最佳值,從而影響魚飼料的系數,對魚類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池塘中的溶氧量必須保持在5-7mg/L的區間內,使魚類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投喂的飼料,促進魚類的充分生長,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戶要將水質調整到最佳狀態,將水質“肥、活、嫩、爽”的特性充分體現出來,促進魚類的生長,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
二、確定最佳的魚飼料投放次數
魚飼料投放次數對珠三角地區池塘魚類的生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魚飼料投放次數少了,會影響魚類的正常覓食,阻礙魚類的生長,但是魚飼料投放次數過多的話,則會出現飼料浪費、增加魚類排泄物和對水體產生較重負擔等負面影響,因此魚飼料的投放次數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一個月內魚飼料投放30次與26次的時候,魚類生長情況完全相同,而一個月投放魚飼料26次時,有些減少了魚飼料的投放量、減少了魚類排泄物,同時緩解了水體的負擔,因此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飼料的投放次數應該是每個月26次,每周固定一天停止投放魚飼料,讓魚塘中的生態系統得到及時的休息,對魚類的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要注意池塘注水情況
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過程中要及時對池塘進行加水換水措施,提高池塘的水質,需要注意以下問題:①能不加水就不加水。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界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魚塘周邊的河涌水的水質有待進一步的檢驗,不能隨意將河涌水加入池塘之中,一定要通過相關檢驗無害后方能加入魚塘中,防止河涌水對魚塘水造成污染,從而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②要控制好加水量。對魚塘的加水量過多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浮游生物的密度,對魚類的覓食和生長產生一定的障礙,而加水量過少則會起不到加水的目的,也會對魚類生長產生影響,因此一定要控制后加水量和所加水的質量;每次加水的深度應控制在25cm左右,如果發現魚塘中的水出現缺氧和水質惡化,要先將原魚塘中的水放出2/5左右,在對魚塘加入新水。③選擇在清晨進行加水。晚上魚塘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水中植物的耗氧呼吸作用在清晨降到最低,因此在清晨加水會有效提高魚塘水中的增氧效果,白天魚塘中的浮游生物光合作用較強,選擇這個時候加水會使水中的溶氧溢出,降低魚塘水中的溶氧量。
四、選擇科學的方法進行魚塘給藥措施
隨著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業的不斷發展,當地的養魚密度不斷增加,對養殖區域的水質和環境產生了一定的污染,魚類的免疫力在逐年下降,導致許多病菌在魚類間傳播,有些魚類養殖戶沒有應用科學的用藥方法和用藥技術,錯誤用藥后沒有起效,頻繁換用藥物,隨意增加藥物的劑量,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造成大面積的魚類死亡,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魚類養殖戶在選擇藥物時,要選擇生產廠家信譽好的藥物,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池塘給藥措施。
五、正確計算給藥濃度
魚類養殖戶在選擇增強的藥物后,還要精確計算給藥濃度,才能起到有效的治療效果,同時還會避免由于藥物濃度過高對魚類自身的傷害,因此養殖戶在進行給藥時,要按照科學的方法計算給藥濃度。魚類藥物的常用單位是ppm,即百萬分之一或者mg/kg,在池塘用藥中,1ppm就是1畝水面和1米深的水域可以噴灑藥物667g,如果魚塘中的水深大于2米時,由于藥物很難溶解到2米深以下的水域中,因此仍然以1.5-2.0米的水深進行給藥量計算。
六、選擇恰當的用藥時間
不同種類的藥物要選擇在不同的時間段內投放,才能產生較好的治療效果,殺蟲類藥物一般選擇在太陽剛出來時投放,或者在傍晚飼料投放2小時后再投放藥物,殺菌藥物一般選擇在上午投放,一些見光易分解的藥物如含碘類、二氧化氯類藥物選擇在太陽落山后給藥。給藥時間要考慮以下因素:①溶氧,許多潑灑類藥物會消耗水中的溶氧量,所以不能在清晨、傍晚或雨天給藥,否則會使浮游生物缺氧浮頭,一些氧化鈣等能釋放出氧氣的藥物除外。②溫度、光照強弱,魚類藥物的毒性一般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因此在給藥時需避免高溫環境,對給藥人員提供有效的保護,一些菊酯類藥物的毒性與溫度呈負相關,因此冬季避免使用菊酯類藥物,一些二氧化氯藥物見光容易分解,不宜在強光下使用,以免影響藥物的效果。③給藥途徑,給魚類進行內服藥物時,一般選擇在停止喂食一次后給藥,如果養殖戶采用投餌機進行喂食的話,則給藥前不需要停止喂食,可以在所有的飼料中拌上藥物,既能對健康魚類起到預防作用,又能對病魚起到治療效果。
七、合理運用增氧機
魚塘中的氧氣有85%是浮游生物光合作用產生的,而從空氣中溶解得到的氧氣量則小于15%,因此魚塘中的增氧機沒有必要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只需在關鍵時打開增氧機,能有效減少耗能量,提高增氧效果。
八、結語
珠三角地區池塘養魚的規模越來越大,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增添了不少動力,魚類養殖戶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在養殖過程中注意一些基本事項,提高魚類養殖效率。
參考文獻
[1] 丁德明.高溫季節池塘養魚注意事項[J].湖南農業,2012,(5):23-23.
[2] 黃光活.家魚人工繁殖與親魚產后護理注意事項[J].海洋與漁業,2012,(6):62-63.
[3] 陸仁俊,周寧.冬季養魚的注意事項[J].科學養魚,201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