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花
摘 要:自2006年全國植保工作會上提出“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钜詠?,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據2009年底初步統計,各種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面積累計達5 100萬hm^ 2,約占全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總面積的 10.4 %。本文就丘北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當前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病蟲害:綠色防控;推廣應用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指以確保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為目的,優先采取生態控制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環境友好型技術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行為。實施綠色防控是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畹木唧w行動,是確保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自2006年農業部提出“公共植保 、綠色植?!崩砟钜詠恚鸨笨h植保工作者圍繞綠色防控,開展了技術開發與集成、展示示范和推廣應用等工作,取得了良好進展,但由于病蟲綠色防控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較慢,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針對以上情況筆者通過系統調查,分析制約本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發展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從而對推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發展現狀
1.近年來采取的措施
自2010年以來,丘北縣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制定了全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發展規劃和推進意見,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的科學用藥指南。舉辦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樣板,以示范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在大面積推廣上,著重做好燈誘、色誘、性誘、食誘等“四誘”技術的示范應用,同時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應用低毒、高效、低殘留新型環保農藥和科學用藥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數量和次數,減少農藥殘留,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以簽訂目標責任制的形式嚴格管理示范區,規定示范區創建面積、主推技術及其技術指標,并積極與相關企業、合作社合作共建示范基地,積極探索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新措施,不斷創新推廣模式。
2.發展進程
(1)創建了水稻、小麥、辣椒、葡萄等多個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通過推行一系列技術措施,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綜合效益。
(2)摸索出政府部門+企業+基地農戶為主線的病蟲綠色防控推廣模式。通過該模式的運行,打造了多個個綠色農產品品牌,實現企業盈利,農戶增收的雙贏局面。
(3)開展了一批綠色防控實用技術研究。重點是開展了性誘技術、燈誘技術、生物防治技術 、科學治理用藥技術等單項和集成技術的試驗示范,為大力積推廣打好堅實的基礎。
(4)社會認可度逐漸提高。通過培訓、示范、媒體報道等宣傳途徑,使得農作物綠色防控逐步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
二、丘北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現狀
1.理化誘控技術及其應用
農作物害蟲理化誘控技術指利用害蟲的趨光、趨化性,通過布設殺蟲燈、捕蟲色板、害蟲信息素、氣味劑等誘集并消滅害蟲的控害技術。2016年,丘北縣理化誘控技術應用面積達11.8萬hm^ 2,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20.3%,主要應用于水稻、蔬菜、果樹、食用玫瑰、丘北辣椒、烤煙等作物。
(1)物理誘控技術及其應用。物理誘控技術以殺蟲燈誘殺、色板誘蟲和防蟲網控蟲應用最為廣泛。殺蟲燈有交流電式和太陽能兩種,主要用于防治稻田的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害蟲;蔬菜上的斜紋夜蛾、小地老虎、甜菜夜蛾、銀紋夜蛾等多種害蟲,丘北辣椒和煙草基地的蚜蟲、棉鈴蟲、煙青蟲、食心蟲、斜紋夜蛾等害蟲;果園的蚜蟲、吸果夜蛾、刺蛾、毒蛾、椿象、天牛、梨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害蟲。到2016年為止全縣共計擁有各種殺蟲燈1100多臺,應用面積達到5.5萬hm2。
色板誘蟲是利用害蟲對顏色的趨向性,通過板上黏蟲膠捕殺害蟲,應用廣泛的黃板、藍板及信息素板,對蚜蟲、斑潛蠅、白粉虱、煙粉虱、薊馬等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全縣2016年推廣應用3.5畝,其中:黃板應用面積最大,占色板誘蟲總面積的98.89 %,作用范圍廣泛,涉及玉米、水稻、蔬菜、果樹、烤煙、辣椒、食用玫瑰等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蔬菜、烤煙上應用面積最大。藍板主要用于蔬菜害蟲防治;信息素板主要用于蔬菜和丘北辣椒害蟲防治。
(2) 昆蟲信息素誘控技術及其應用。昆蟲信息素誘控技術應用廣泛的是性信息素、報警信息素、空間分布信息素、產卵信息素、取食信息素等,應用面積1.1萬hm^ 2,用于防治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上水稻螟蟲、玉米螟、蔬菜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瓜實蠅 、棉鈴蟲、煙青蟲、小菜蛾、柑橘實蠅、柑橘潛葉蛾、梨小食心蟲等20余種害蟲。其中誘控果樹、蔬菜、烤煙、辣椒害蟲面積較大。
2.生物防治技術及其應用
我縣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推廣農作物多樣性種植為主,利用不同作物間的相互拮抗作用,控制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和擴散,重點以推廣丘北辣椒間套種玉米和水稻高矮品種規格化間套種模式,減少病蟲害發生和傳播蔓延,2016年共推廣不同作物品種生物多樣性間作1.2萬畝,其中:辣椒間作玉米0.5萬畝,水稻高矮品種間作 0.7萬畝。
3.作物避雨控病栽培技術及其應用
避雨控病栽培是采取人為手段隔斷作物病害的傳播媒介——雨水,從而達到防止病害傳播蔓延的目的,丘北縣自2006年起在葡萄生產開展避雨控病栽培試驗示范,取得了較好的防病控病效果,到2016年已完成葡萄避雨控病栽培0.5萬畝。
三、存在主要問題
1.推廣應用規模有待加大
2016年全縣共推廣應用各種作物病蟲綠色防控11.8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20.3%,占作物播種面積的8.45%,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離國家規定的指標差距更大,仍然以開展化學農藥防控為主,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長遠規劃來看,應不斷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擴大綠色防控面積和規模,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減少農藥殘留。
2.綠色防控技術手段單一
當前,全縣綠色防控技術主要以燈光誘殺和色板捕殺害蟲為主,其他綠色防控技術規模和面積很小,缺少人工放養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防控技術,沒有形成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融合推進的良好局面。
3.地區間發展不平衡
丘北縣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主要分布在條件較好的壩區,而偏遠山區和低熱河谷地區基本處于空白,并且主要以蔬菜、水果病蟲防控為主,糧食作物病蟲綠色防控面積和規模較小,而我縣又是一個以產糧為主的農業生產大縣,從長遠發展來看,有待加大偏遠山區和低熱河谷地區和糧食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的力度。
4.廣大人民群眾認知度低,推廣應用難度大
由于廣大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多年來,已經形成了采取化學農藥防控的傳統,加上綠色防控所需的殺蟲燈、色板等物資一次性投入成本偏高,導致群眾接受難以接受,不能積極參與推廣應用,仍然以政府投入為主,難以形成全社會參與推廣應用的良好格局。
四、解決策略
病蟲害綠色防控是病蟲害防控的發展方向,是一項新鮮事物,現階段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強有力的支持與引導,在這個基本前提下,推進我縣病蟲綠色防控快速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必須做好市場接軌與政府扶持相結合
必須將部門行為逐步上升為政府行為。綠色防控要在政府引導下,多部門協作和社會參與,將部門行為逐步上升為政府和社會行為。政府相關部門明確自己的職責,做好宣傳、引導、服務、監督等工作,要出臺相關綠色防控扶持政策,對實施病蟲害綠色防控的企業或個人推行實物扶持與經費補貼。實行以農產品農藥殘留限制指標的市場準入政策、國家優質、優價政策和生態補償政策。
2.必須將當前利益與長遠目標相結合
綠色防控要兼顧當前,謀劃長遠,科學制定短期目標與中長期目標,理清當前需完成的任務和長遠目標。當前階段就是進一步要加大宣傳力度,儲備技術,做好試驗示范,加大對適用技術,尤其是科學用藥技術和低毒高效農藥產品的推廣應用力度。
3.必須做好示范應用與大面積推廣相結合
當前,丘北縣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仍處于初期階段,要做到大面積面推廣與試驗示范展示的結合。大面積推廣的主要措施應該集中在科學合理用藥上,少用藥、用好藥是綠色防控精髓。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科學用藥和新農藥品種的篩選工作,引導專業化防治組織和廣大農戶優先選用推薦農藥品種。試驗示范應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自然條件和病蟲病蟲發生情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綠色防控技術進行試驗示范,獲得成功后方能大面積推廣應用。
五、結語
總之,丘北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正在不斷推進,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安全,只有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才能促進全縣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植保導刊》編輯部.農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意見》[J]中國植保導刊,2011,31(6):5 — 6.
[2]任愛勝.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人制度分析報告:2007年第 2期中央級公益性科研 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成果材料 [R].北京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2008.
[3]夏敬源 .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推廣[J].中國植保導刊 ,2010,30(10):5—9.
[4]楊普云,熊延坤.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工作進展與展望[J].中國植保導刊,2010,30(4):37—38.